天天看點

古陶瓷鑒賞學習:清代綠松地紛彩博古紋賞瓶

今天陪大家鑒賞一件瓷器,[p500]這件瓷器是清代中晚期的一件綠松地堆塑賞瓶,[p500]看完以後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p500]把此你認為此瓷器的斷代年份标在留言區裡

A:乾隆嘉慶

B:道光鹹豐

C:同治光緒

小編這裡先感謝大家的關注留言。好了,讓我們一起先觀看視訊吧!

古陶瓷鑒賞學習:清代綠松地紛彩博古紋賞瓶

清晚期綠松地粉彩堆瓷博古圖賞瓶,全瓶施綠松石地,胎體厚重,高大挺拔,直頸豐肩,直腹下收,瓶口折沿,口沿下描金,繪有紅彩回形紋,肩及足圈分别繪有纏枝花卉紋,瓶身飾松石綠地,飾有傳統文化中常見的暗八仙、紅珊瑚、花果紋、花瓶、香爐、書畫茶具等博古圖案,整幅畫片繁而不亂,構思巧妙,器身以堆瓷為飾,通體塑博古圖,極富立體感,佈局合理,錯落有緻,疏密得體,為清代粉彩瓷堆塑之精品。

古陶瓷鑒賞學習:清代綠松地紛彩博古紋賞瓶

清代松石綠地粉彩器物,多見乾隆時期官窯燒造,普遍較為精緻。綠松石地粉彩制作師技于景泰藍器,故器裡底皆施以松石綠釉。一般先在景德鎮燒制帶青花款的白釉器,再由紫禁城造辦處繪畫入爐二次燒造,(也有景德鎮燒造之說)。其色淡雅,溫潤、甯靜其色綠中帶藍,俗稱豆瓣綠。器身的繪畫多以松石綠為地,繪畫繁缛、構思缜密、制作十分精湛。此賞瓶綠松石地色澤偏淡雅,年份較晚。

古陶瓷鑒賞學習:清代綠松地紛彩博古紋賞瓶

堆塑又稱“堆貼”、“塑貼”、“堆雕”,是以手捏為主,工具為輔,塑出各種帶有浮雕的形象貼于坯體上的裝飾工藝。在瓷器燒造史上,堆塑技法運用時間很長,起源于東漢瓷器誕生之初,曆朝皆有,一直到晚清民國,甚至現代瓷器生産上也是比較常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