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曆史長河中,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是被稱為契丹的,甚至現在包括俄羅斯在内的很多國家,至今仍是這樣稱呼中國的,如果要直譯的話,便是“契丹人民共和國”。
契丹,作為一個民族早已不存在了,可當年這個民族建立的大遼國,那可是威名遠播,那勢不可擋的遼人,鐵流千裡,所向披靡,占據着中國東北部遼闊的疆域。
他們是北宋王朝最大的邊患,大家熟知的楊業楊老令公,便是殇于遼人之手,而後面的穆桂英、佘太君等人的對手,也是這些遼國人,于是有了中國戲劇舞台上很拉風的一個系列劇目——《楊家将》。
就異族建立政權的開國君主中,對國人來說,他的名氣并不是很大,至少是低于元蒙的成吉思汗和後金的努爾哈赤,大約同金王朝的完顔阿骨打及匈奴的冒頓單于在一個層面上,他的名字一般是出現在中學考試時的曆史填空題中。
于我來說,很長時間中,隻知道他東征西讨,統一了契丹各部,建立了契丹王朝,至于我們所說的遼國,則是他的兒子耶律德光在攻占汴京後改的國号;而且,他還有個狠到極緻的娘子,在面對群臣怼她時,連眼都不眨一下便自斷手腕的述律平。
契丹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他是東胡的一支,曆史上很是悲催,先是被匈奴一頓胖揍,北魏時又被高句麗打壓,後來又遭到突厥的欺淩,凄凄慘慘地苦挨時日。
及隋朝建立,他們便來中原拜碼頭,認隋王朝為大哥,勢力漸強,“東西亘五百裡,南北三百裡”;一時還成了點小氣候。
隋末戰亂,他們認為機會來了,便不斷地進中原來掠奪,及唐王朝建立,自知不敵,他們亦歸附大唐,很多人還為朝為官,這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名将李光弼。
但當晚唐藩鎮割據、連年混戰之時,給了契丹人翻身的機會,他們乘天下大亂之際禍亂四方,中原王朝對割據勢力早已是疲于奔命,應對不暇,更無力控制原來那些奉自己為宗主的小弟們。
于是,這些少數民族在沒有老大控制的情況下,先是各自殘殺,内鬥屠戮,繼而打出一個最強者,被奉為新首領,耶律阿保機便是契丹民族打出來的那個草頭王。
在你打我殺,部落間互毆的草原,能平安地生活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尤其是如耶律阿保機這樣出身貴族家庭的人,他在幼年時,很早就飽嘗了生活的艱辛,這艱辛不是貧困,而是那随時而來的殺身之禍。
他的武力值應該是很高的,據《遼史》記載他:“身長九尺,豐上銳下,目光射人,關弓三百斤。”
能開弓三百斤,應該是牛人了,正史記載中的三國黃忠,極善射,能開弓兩百斤,相比之下,這耶律阿保機似乎更勝一籌,至于演義中紀靈可開500斤弓,張飛可開800斤,聽着便是了,不必太當真。
耶律阿保機是靠着執掌國政的伯父掌軍,他率軍打敗了周邊衆多的小部落,獲得契丹衆人的認可,俨然成為人們心目的領袖級人物,而當伯父被殺後,他很自然地繼承了王位,利用自己的威望,降服了草原上各個不歸依的部落。
在不斷的征伐後,他麾下的部衆大增,實力爆棚,于是便有了同中原群雄一争高下的資本,從此便開始了他實作野心的夢想曆程。
他數次南下,今天幫這個打那個,明天又幫那個打這個,連當時實力最強,終結了大唐國祚的流氓朱溫也主動與其交好,他還同後唐太祖李克用結為兄弟,當然,對耶律阿保機來說,搶掠和擴張勢力是第一位的,沒有朋友,隻認利益。
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機建契丹國開始稱了,他承襲漢王朝的繼承制,廢除原來實行的從部落首領合議制,就如同後世皇太極一般,開始的皇權獨攬的王朝。
他國号“契丹”,定都臨潢府,即今内蒙古赤峰;其後,他鎮壓了由衆多親兄弟發動的叛亂,以殘忍的陰謀将兄弟們全部斬殺,鞏固了地位,使契丹王朝成為一個強有力的緊密聯系的的國家。
可惜,他在征伐渤海後的歸途中病逝,終年55歲,被追封為遼太祖。
耶律阿保機不僅是位軍事家,也是一位極具手腕的政治家,他并不是一味地崇尚武力,他頗知進退,該示弱時示弱,該強勢時絕不手軟;他懂得讓利于人而成就自己的道理,他知道,有時的妥協是為了更進一步地前進,最後,在恰當之時,給對手以緻命一擊,實在是一位足智多謀的君主。
他在掌握契丹最高權力後,能審時度勢,根據自己的實力來選擇不同的盟友,進而選擇不同的對手,制訂相應的克敵方法,他在位期間,對外,他東征西讨,南攻北伐,開拓疆土,南進中原;對内,他行州縣制,與民生息,番漢分治,變易舊俗,建立文字,為後來遼國的漢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其中最為人稱道的,便是他創立的番漢分制國策,契丹的人口并不多,但随着擄掠和避難而來的漢人不斷增多,原來實行的政體已不适宜控制,于是耶律阿保機因俗而治,設定了兩套平行的行政機構,對境内臣民進行管控。
具體形式為,設南北兩院,北面“以國制治契丹”,保留契丹部落舊俗;南面“以漢制待漢人”,是中原制度的翻版,地方行“一國兩制”,朝堂上朝則左右兩班,官制則番漢各一,這标志着契丹從遊牧向半耕半農的準封建政權的過渡。
最終,在耶律阿保機去世後,在他的兒子耶律德光手上,完成了國家的正式建立,随着石敬瑭獻上的“燕雲十六州”到手,大遼王朝成為同宋王朝分庭抗禮的封建王朝。
遼王朝全盛時期疆域廣大,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其影響力涵蓋西域地區,是以,在此之後,西亞與東歐等地區更将遼朝,也就是契丹,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
耶律阿保機對契丹各部的統一及大遼王朝的建立,是立有不世之功的,可以說是他奏響了中華現代疆域形成的第一個音符,管他是大調還是小調,期間也許還有夾雜着一些異音,但畢竟是如序曲般在曆史長河的上空回響。
曆經210年的遼王朝是被完顔阿骨打的金朝所滅,金朝又是被蒙古和南宋夾擊不存,後來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滿人入關建立清王朝,在辛亥革命後,又将這遼闊的黑土地和一望無垠的,一起并入了中華民國的版圖,翻開這本厚重而濃郁的書,作為此書第一人的耶律阿保機,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