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西首任桂系軍閥陸榮廷,最清貧的“土皇帝”看着墓塚與身份不符

陸榮廷,生于1859年,逝世于1928年,是桂系首任軍閥,嚴格意義上說就是廣西首任皇帝,廣西民間稱其為“廣西聖雄”。陸榮廷身為首任桂系軍閥,手中大權在握,掌管财力無數,但晚年卻清貧如洗,以至于逝世後下葬都是由民間籌資和時任廣西省主席李宗仁資助才可以下葬。為何說陸榮廷是最清貧的土皇帝,看陸榮廷墓再跟奉系軍閥張作霖,直系軍閥馮國章等墓就知道陸榮廷的墳墓有多麼的寒酸。

廣西首任桂系軍閥陸榮廷,最清貧的“土皇帝”看着墓塚與身份不符

陸榮廷出生在武鳴縣壘雄村(武鳴區甯武鎮雄孟村)的一個農民家庭,雄孟村不知何時又改成皇太後村,不過印象中的陸榮廷墓依舊是雄孟村。取名特宋,特在壯語裡面就是男丁的意思,生男娃叫特,生女娃的叫亞,特宋是陸榮廷壯語的叫法。1歲沒到陸榮廷的父親被村民陷害成勾結太平軍而被打死,後母親改嫁至縣城。陸榮廷跟養母生活至8歲,然後到縣城投靠母親,同年進入私塾,第二年母親病逝陸榮廷失學,無親無靠的陸榮廷隻能到處流浪。

廣西首任桂系軍閥陸榮廷,最清貧的“土皇帝”看着墓塚與身份不符

16歲時陸榮廷無法在武鳴立足隻能到南甯流浪,後跟船戶朱拉索到龍州生存。陸榮廷打死法國傳教士的一條狗後被迫出逃,後以不劫中國人為前提入夥流寇,在一次官兵追捕中逃至龍州水口村,在水口認識以撐渡船為生的譚泰源一家,也就是後來陸榮廷的老丈人。利潤表23歲時被駐守水口的清兵管帶程武英招入軍營,然後秘密加入三點會,成為當地三點會的頭目,同年跟譚泰源的女兒結為夫妻。三點會是明末清初天地會的一個分支,以反清複明為口号,三點會對内稱洪門,洪字有三點水偏旁,故稱三點會。

廣西首任桂系軍閥陸榮廷,最清貧的“土皇帝”看着墓塚與身份不符

1844年随軍參加中法戰争,因作戰勇猛被劉永福提為哨長(帶領100來人相當于現在的連長),中法戰争清兵戰勝,腐敗無能的清朝廷向法國示好而解散劉永福帶領的黑旗軍。陸榮廷率領部衆帶走部分号衣和槍械,活躍于中越邊境與法軍作戰。1892年在那蘭戰勝法軍,此後陸榮廷帶領的遊勇軍名聲大振,部衆發展到5000餘人,成為偏居一方的小軍閥。1896年清廷駐廣西總領請求陸榮廷率部到靖西剿匪,随後又率部參與平定玉林三點會起事,從此跟三點會不共戴天。

廣西首任桂系軍閥陸榮廷,最清貧的“土皇帝”看着墓塚與身份不符

平定三點會玉林起事後,陸榮廷可謂是仕途通天,健字營分統(500餘人兵力相當于營長)、前營統領(1500人兵力相當于團長)、榮字軍十營統領(18000人兵力相當于師長)一路升遷。1907年陸榮廷在鎮南關(友誼關)起義,因得不到革命黨人的完全信任,清兵實力大于己不得不假裝配合清軍攻打革命黨軍,把革命黨軍趕至越南境内。事後誇大戰績被清朝廷提升記名總兵,出任廣西邊防軍務督辦,1911年5月份升任左江總兵兼廣西提督。

廣西首任桂系軍閥陸榮廷,最清貧的“土皇帝”看着墓塚與身份不符

陸榮廷軍事生涯最高光時刻,或許就是清朝崩潰後就任中華民國的首任廣西提督,受封陸軍中将加上将銜,成為廣西真正的土皇帝。也在同時期内廣西的省會從桂林移至南甯,為日後南甯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打下基礎。陸榮廷出現滑鐵盧的是反對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總統,導緻兩廣戰事爆發,桂軍内部被分化收買導緻全線崩潰。叛将韋榮昌帶領“援桂軍”攻打南甯,陸榮廷率部退往龍州,借道越南到上海居住。

廣西首任桂系軍閥陸榮廷,最清貧的“土皇帝”看着墓塚與身份不符

本以為陸榮廷的軍閥生涯就此結束,沒想到韋榮昌的“援桂軍”撤出南甯,各路首領又請求陸榮廷傳回廣西。1923年北京政府任命陸榮廷為廣西全省善後督辦,1924年率領屬下4000餘人出巡桂林,被孫中山任命總司令的沈鴻英包圍。陸榮廷由北京政府任命,北京政府就是當時的直系軍閥,而孫中山是中華民國總統,沈鴻英雖然曾經是桂系軍的一員,但此時各為其主,也隻能短兵相見。沈鴻英萬餘人攻打桂林,陸榮廷率部閉門固守,後在李宗仁、黃紹竑發出勸陸榮廷下野通電。之後湘軍旅長葉琪率部入桂,武力調停,桂林解圍,陸榮廷通電下野,借道湖南去上海,1928年病逝于上海,廣西首任“土皇帝”結束自己輝煌的一生。

廣西首任桂系軍閥陸榮廷,最清貧的“土皇帝”看着墓塚與身份不符

陸榮廷出生在貧窮的農村家庭,自幼父母雙亡,盡管往後混迹于綠林好漢,也進行過打家劫舍,但所做的都是對外不對内。也許綠林好漢在外名聲不大好,但是在武鳴的老百姓都很愛戴這位“土皇帝”。比起曹锟、吳佩孚、馮國章等軍閥死後搜查出來千萬家産相比,陸榮廷死後唯一值錢的也就一條價值5角錢的圍巾,連死後下葬都要靠當地村民籌資和李宗仁的資助才能下葬。不過陸榮廷在死前已經備好一口材料相對較好的楠木棺材,聽說走到哪裡都要帶着這口棺材到哪裡。上海病逝後直接裝入棺材然後運回南甯,在南甯停棺一個月才下葬。

廣西首任桂系軍閥陸榮廷,最清貧的“土皇帝”看着墓塚與身份不符

陸榮廷生前喜歡吃豬下水,并且炒得一手好味,每次回到家鄉都跟村民切磋廚藝,跟村民們打得不亦樂乎。死後佩刀也一同帶入棺材,屁股窿和嘴巴各塞一顆明珠,佩刀和兩顆明珠在幾十年前被摸金校尉給盜走。盜墓賊開棺的時候肉身還沒有完全腐爛,足見楠木棺材的密封度和材質有多好,不過一生都在打打殺殺中度過,死後卻不得安甯确實感到有些惋惜。縱觀陸榮廷生前死後的衆多紛纭,讓曆史去解讀,身為壯家人在曆史上出現這樣一位風雲人物感到很慶幸。

本文是記事性文稿,見物說物,見其所想,所想所寫,如有不對的地方,敬請大夥諒解。謝謝廣大讀者閱讀本文稿,敬請給予建設性意見。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