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合則去,張儀安全脫身

話說張儀相秦,秦惠王非常看重他,而他也為秦國做了不少的事情。這個人最牛的是,能看準形勢,屢屢化險為夷,前面講過他先得罪楚懷王,然後懷王恨他想殺掉他,結果他去了楚國還能說服楚王,全身而退。他為了秦國利益到處遊說各國,有時候其他國家反應過來非常恨他,如果秦國不庇護他,他肯定就非常危險了,今天講的就是秦惠王死掉之後,張儀如何安全脫身的故事。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舊朝得勢的人很可能在新朝得到清算,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兵法大家吳起就是這樣死的。話說張儀為了秦國出差到燕國,成績非常好,說服燕國與秦交好,并願意獻上五座城池。結果張儀準備回秦國交差的時候,還沒到鹹陽,就聽說秦惠王挂掉了,武王即位。要知道武王可不太喜歡張儀,而且群臣中張儀的敵人很多,一直說他壞話。而且這事吧,天下皆知,其他諸侯國都知道,于是很多國家都覺得張儀蹦跶不久了,都背叛了連橫,恢複了合縱。

恰好這時候齊國派人到秦國來,責備張儀。張儀害怕了,武王不喜歡自己,群臣中好多人天天在武王那裡說自己壞話,這會兒齊國派使者來,不正好給武王借口嗎?于是他就主動對武王說要獻上一個計策。武王問計。張儀說,為秦國利益着想的話,東方各國一直動亂才好,這樣秦國才能趁機多占地方。現在齊國非常恨我,大王不如把我送到梁國去,這樣的話齊國肯定要攻打梁國,如果齊軍在大梁城下與梁軍糾纏,這樣秦國不就有機會了嗎?這時候您隻要兵出函谷關,都不用進攻,就可以威脅周室,拿到天下的戶籍和地圖,這是霸王之業啊。秦王一聽有理,就準備了三十輛兵車,派張儀前往梁國。

張儀到了梁國,果然齊國派兵攻打。梁王害怕了,張儀對梁王說,大王别怕,我有辦法讓齊國退兵。張儀怎麼幹的呢,他先派人去楚國,然後借用楚國的使者前往齊國,對齊王說,大王您恨張儀,但是您現在的行為卻讓秦國更加信任張儀啊。齊王說,這就怪了,我恨張儀天下皆知,但凡他去哪國,我就攻擊那個國家,我看他能去哪?使者說,大王有所不知,這正是張儀的計策。我聽說張儀離開秦國的時候就和武王約好了,隻有東方諸國亂起來,秦國才有機會,是以他才離開秦國,正好讓各國打起仗來。齊王正是因為覺得張儀說的對,這才讓他前往大梁的。現在大王您所做的,難道不正是他們的謀劃,正中他們的下懷嗎?齊王一聽有理,于是撤軍了。

張儀這個算是陽謀了,他派人借楚國使者之口,說的都是真事,張儀離開秦國的時候,與秦王說的就是這回事,一點都沒有捏造。可是卻達到了他的預期目的。最後張儀又去了魏國,做了一年宰相,死在魏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