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作者:真好160863998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連淮揚鎮鐵路淮安至鎮江段于12月11日開通營運,這意味着連淮揚鎮鐵路全線建成營運。連淮揚鎮鐵路縱貫江蘇南北,對繁榮蘇北沿海城市群帶來很好契機更給沿線百姓帶來很大便利,也給滬上旅遊客帶來新出發。

寶應縣位于江蘇省中部,夾于江淮之間,寶應始建于秦,古稱安宜,隸屬名揚海内外的揚州市,京杭運河穿邑而過,風光宜人,悠久曆史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寶應土地肥沃,湖蕩密布,農業資源豐富,是國家首批生态示範縣、被國家授予“中國荷藕之鄉”稱号。

寶應縣十大旅遊景點

1.寶應湖 AAA國家級濕地公園

寶應湖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寶應湖位于鹽城金湖公路西不員處,屬淺水、封閉型湖泊。據明代《隆慶縣志》載:“清水湖在縣南,東西長十二裡,南北闊十八裡,西南連汜光湖;汜光湖在縣西南十五裡,東西長三十裡,南北闊十裡,南會津湖,西通灑火湖;灑火湖在縣西南四十裡,西通衡陽河,東北入汜光湖;又名白鹿島生态旅遊區,毗鄰寶應縣城,這裡水清林幽,環境優雅。具有“水、綠、野、趣”四大主題和“水、島、林、鳥”等生态要素,是綠色健康休閑旅遊與農業觀光的絕佳目的地。園内林木衆多,水網密布,天藍、水清、地綠,是一塊難得的原生态淨土。園區内現有林地近3000畝,其中40年生的水杉成片林達2200多畝,是久居喧嚣鬧市、飽受廢氣侵害的都市人吸氧洗肺、暢享健康的首選之地,被譽為“蘇中第一森林大氧吧”。

2.曹甸楚甸公園 AAA

曹甸楚甸公園

  楚甸公園位于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曹甸集鎮陸莊排以東,晨化路以南,曹南路以北,占地面積100畝。園内花木蔥郁,小橋流水,古色古香的黑色小徑跌宕起伏、蜿蜒曲折,大型戶外影視屏氣勢恢弘。楚甸公園内花木蔥郁,小橋流水,古色古香的黑色小徑跌宕起伏、蜿蜒曲折。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3.寶應甯國寺 AAA

寶應甯國寺

  寶應縣甯國寺始建于唐貞觀十一年(637年),由無塵和尚開山,原址在縣城葉挺路東首,名為甯國教寺,後易名甯國禅寺,迄今1368年。曆代僧、官多加修建。

原址在大新橋東、葉挺路北側。面臨大街背倚城牆,前後共六進,寺房計數百間,有“跑馬關山門”之說,乃淮東一大名刹。明朝時士子儒生讀書其中,入寺則書聲梵音洋洋可聽。清兵入關後,因其規模宏闊常為過境和駐防兵士所據。“不幢幡而旌旗,不鐘鼓而刁鬥,不梵語而饒歌”、邑人劉中柱曾為之慨歎。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4.縱棹園 AAA

  寶應縱棹園位于寶應縣城中心葉挺路和安宜路的交彙處,占地68畝,三面環水,典雅清秀,别具一格。清潘耒《縱棹園記》曰:“水之潴者因以為陂,流者因以為渠,平者為潭,曲者為澗,激而奔者為泉,淳而演迤者為塘、為沼。”縱者,即泛也;棹者,即舟楫也,是文人墨客臨波泛、修身養性的最佳去處。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清康熙年間,翰林院侍讀喬萊因不滿仕途污濁,罷官歸裡後修建了私家園林,取名“縱棹園”,用以潛心讀書,吟詩作畫。清代中期,其後人曾捐贈建畫川書院。清末民初改為“安宜學堂”、“群眾教育館”,後被日軍盤踞,園林遭到毀壞。解放後,園林由當地政府修葺一新,頗具規模,定名為寶應人民公園,直至1982年恢複。

5. 揚州八寶亭

揚州八寶亭如同虎丘之于蘇州,五亭橋之于揚州一樣,八寶亭是寶應的象征。來到寶應,不遊八寶亭,誠憾事也。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寶亭坐落在城中心的縱棹園裡。進了素磚。高瓦的園門,走過垂柳依依的石路,踏上溪流涓涓的小橋,那飛檐翹角、淩然欲飛的八寶亭就躍人了你的眼簾。遠遠地,趙樸初先生書寫的餾金大字“八寶亭”赫然醒目。拾階而上,伫足亭内,八面來風,近聞鳥語花香,遠眺旭日東升,悠悠然如臨仙境。夕陽西沉,晚霞滿天,翠柳環繞的八寶亭倩影倒映水中,上下一體,晃蕩不息,頗有幾分“深潭藏古寺,碧水化翠薇”的意境。

 6.揚州荷園

揚州荷園 位于寶應縣水泗鄉新區的西側的荷園,園區面積達2萬多畝,水陸交通便利,自然環境優美,原始河湖縱橫,人造景觀獨特,因而享譽海内外。 2019年2月27日晚,射陽湖鎮荷園再次登上央視熒屏,驚豔亮相于《中國影像方志》寶應篇。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荷藕品種以本地“美人紅”、“大紫紅”、“雁來争”、“水選1号”、“野蓮”為主,近年又引進了“武植2号”、“鄂蓮”、“洪湖蓮”、“太湖蓮”、“太空蓮”等,是江蘇省蓮藕新品種引進和良種培育基地。園區的東湖和西湖盛産魚、蝦、蟹、龜、鼈等水産品,遍長蘆葦、蒲草,形成了較為獨特的生态旅遊景觀,有“蘇中沙家浜”之美稱。先後被評為國家AA級風景區、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江蘇省生态濕地公園。

遊客或乘船,或垂釣,或賞花,或品藕……可盡情欣賞、品味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的水鄉湖蕩風光。

7.寶應學宮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寶應學宮位于寶應縣安宜鎮小新橋25号。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間,明、清均重建。大成殿于1992年重修。主要建築有迎秀門、狀元橋、泮池、棂星門、戟門、大成殿、明倫堂、磊英堂、文昌祠、尊經閣、鼎甲坊等,依次排列在中軸線上。寶應縣城的孔廟、大成殿,曆經宋、元、明、清四代。寶應縣城的孔廟、大成殿,曆經宋、元、明、清四代,曾兩度毀于戰亂,後經重建、增建,直至清代中葉巳成為一組完整的、規模宏大的古代建築群。其範圍東抵朱家巷,西至縣南街,南臨迎秀門,北止學墩巷,占地共約五十多畝。其周圍城河環繞,石橋臨空,南頻秀水,北倚“高峰”。當時的迎秀門、狀元橋、泮池(即孔子的硯台池,後又稱做養魚池)、棂星門、鼎甲坊、戟門、大成殿、明倫堂、磊英堂、文昌祠、尊經閣、天魁亭等建築,依次排列中在軸線上。東為副學署,西為射圃廳,布局對稱,各得其勢。副學署的大門為一高兩低三楹古牌樓,中樓楣上有“鵬搏九萬”四字;其下三楹上楣分别為“狀元”王式丹、“榜眼”季愈、“探花”馮煦的匾額,巍峨壯觀、氣勢雄偉,俗稱“三鼎甲坊”。學宮的後面,堆土為山,豎方亭在其上,名曰“狀元峰”,通常稱之為“學墩”。

8. 周恩來少年讀書處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揚州周恩來少年讀書處1997年,周恩來少年讀書處被命名為首批揚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8年3月5日,在周總理百年誕辰之際正式對外開放。2002年底,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機關。周恩來少年讀書處位于寶應縣城水巷口3号,原為周恩來外祖父陳沅的世宅。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9.寶應萬壽寺

萬壽寺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其位置在汜水鎮北側,開山住持為僧西林。乾隆二十年,僧方旭在寺内建大悲樓,由此成為傳戒寺院。上世紀上半葉,萬壽寺出一高僧法明,其佛學造詣很深,多年在各地遊學布道,并多次赴香港、南洋、日本弘揚佛法,于抗戰期間回家鄉萬壽寺任住持。在任期間廣結善緣,萬壽寺聲望日隆。法明擅書法,以書法名世。

寶應美食

寶應美食有着一種讓人無法一眼勘透的精妙藝術。 來到寶應舌尖上的美味不品嘗,将是一生遺憾。 寶應的小吃就五花八門。大街小巷賣着:油條、油杠子、(油扁擔)、油端子、燒餅、麻團、麻花子、春卷、粽子、年糕、金剛臍、大糕、京果、麻餅、茶馓、桃酥、臘八粥等。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震豐園的鍋貼,一枝香的面,大衆的包子,魚市口的燒餅”。頗具特色,别具一格。 寶應是“中國荷藕之鄉”,寶應人舌尖上的第一風味美食。應是荷藕,它色澤鮮豔,表皮光滑,體白個大,産量高,品質優秀。用它加工的多種藕菜也非常著名。 寶應藕粉,用鮮藕澱粉制成,早在明代就成為貢品。 寶應蜜餞捶藕,為寶應十大名菜之首,曾載入清宮禦食譜。它是用荷藕、糯米、蜜餞、白蓮為主原料,配以青梅、桔餅、蜂蜜等佐料,經焖、拍、炸、蒸等10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它色澤醬紅,香甜酥爛,素而不淡,濃而不膩,有健脾開胃、生津止渴、減肥降壓、益腎固精之功效。 寶應的各大小酒店,基本上都藕粉圓、藕餅、藕夾、藕糕,清爽可口。荷仙蓮藕蛋餃,蛋餃,薄薄的雞蛋皮包裹着足夠的餡料 。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寶應全藕席,也稱“全藕宴”被列為寶應十大名菜之首,是維揚菜系中一個獨特的門類。“全藕宴”包括下列名菜:蜜餞捶藕、桂花藕粉圓、糯米爛藕、糖水花香藕、炸藕夾、蔥花藕餅、百年和合水晶糕、荷葉叫化雞、荷葉粉蒸肉、金蓮瓣、琥珀蓮羹、甲魚蓮子羹、藕絲糕、牛肉焖藕、糯米爛藕、蓮菜八寶飯、荷葉八寶粥等等。隻要吃過全藕席的人,一定會有清淡、涼爽、馨香的感受。 史料記載:全藕席始于清代,建于民國。盛于20世紀80年中期。全藕席以藕為原料,通過炸、熘、爆、炒、烹、炖、燴、煎、貼、煮、蒸、烤、熏、炝、涮、拌、鹵等道工序,制作出香、甜、鹹、酸、辣等五味俱全的百種以上精品佳肴,被列入《中國名菜單》,其中多種極品菜肴如捶藕、鵝毛雪片等被列為皇室貢品。現被列入“國菜”系列。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寶應是“中國慈姑之鄉”,種植慈姑曆史悠久,源遠流長。明代《隆慶志》《萬曆志》、清代《康熙志》《道光志》以及《民國志》的物産種類中均有慈姑種植的記錄。 慈姑在寶應種植的曆史悠久,在唐代就成為禦用貢品,清代被列為重要土産。經過幾代人的經驗總結,加之水土營養豐富,寶應生産的慈姑個個都是皮青肉白、又大又圓、堅實如栗,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寶應慈姑有侉老烏、紫皮子、大白皮等品種,過去的寶應人用慈姑充饑。随着生活水準的提高,用慈姑燒大鹹菜、慈姑燒肉、慈姑豆腐湯白如奶質,鮮美可口。 慈姑與許多葷素食材搭配,做出慈姑焖牛肉、拔絲慈姑、慈姑丸子、油炸慈姑片、煎慈姑餅等等多種菜肴。 慈姑被各大小酒店廣泛運用,把慈姑與肉、雞、鵝、鴨、魚、豬大腸、大蒜、豆腐等結合做成冷、炒、煎、羹、湯等菜品。 用慈姑制作的“全慈宴”,風格獨特,别有一番風味,讓人百吃不厭,回味無窮。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核桃烏”青菜,寶應人叫黑菜。以前是寶應人常見的一道土菜,現在是國家地理标志産品。它葉墨綠,葉面皺褶如核桃,它是經霜入冬的綠葉菜,味道特别鮮美。初冬春末時節,寶應人家家戶戶都會燒上一道這應時的美味:黑菜燒蔔頁、黑菜燒牛肉、黑菜豆腐湯、黑菜鹹肉燒河蚌,寶應人對這道菜更是鐘愛有加。因為河蚌鮮美,鹹肉臘香醇厚,青菜清甜。寶應有“冬天的核桃烏青菜賽羊肉

泾河西瓜,是國家地理标志産品。是寶應泾河鎮的特産,泾河鎮“金禾”牌産銷兩旺。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泾河大糕,口味純正,曆史悠久。相傳東海龍王太子小白龍曾在泾河一帶遇難,有一位熱心的泾河人每日将自己制作的大糕送其充饑,東海龍王得知後,龍顔大悅,下令浚理了泾河,為泾河百姓消災送福。“白龍牌”泾河大糕便是以而得名了。

曹甸“小粉餃”,始創于清代末期。現已成為餐桌上常備點心,内餡以豬油,菜泥增加了棗泥,受人青睐,為佳品。 寶應西安豐鎮的“兩絕”傳統小吃“安豐小馄饨”和“安豐蔔頁裹油條”。 1898年,安豐武舉人梁巨魁被點為中國曆史上一個、清朝的武傳胪,據傳他将安豐蔔頁進獻給西太後,太後嘗後大喜,遂列為貢品。”

安豐蔔頁,選取優質黃豆為原料,采用當地獨特的水源。經過浸泡、磨漿、晃漿、燒漿、點鹵、澆蔔頁、榨蔔頁、剝蔔頁等諸多工序制作而成。(安豐的地下水中富含锶,具有增加體質,延緩衰老的神奇效用)。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寶應氾水長魚面,選料精良,制作精細,風味獨特。乳白色的長魚湯,面條既筋道又軟綿可口。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氾水素雞,相傳汜水素雞起源于宋朝。有李氏廚師将蔔頁制成多種食品,其中就有素雞。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當時稱為“素大腸”。到清代晚期,氾水廚師朱正,在當時素大腸的基礎上,加入了多種天然植物香料,經過很多次的試驗,終于制作出了現在的汜水素雞。汜水素雞,純天然有機食品,選料精良、制作精細、風味獨特、軟綿可口。 寶應嘶馬拉豆腐,這道菜的主料是晶瑩細嫩的豆腐。配料是菠菜、香菇、竹筍、蒜葉等。調料有素油、麻油、白糖、醬油、姜末、胡椒粉、味精、鹽等。

寶應粘食子餅,将糯米面摻和一些米面,包上芝麻筍、豆沙的餡心,做成圓形小餅,小火炙烤熟。可直接食用,煮粥或煮燙飯時放在裡面,很好吃,耐饑餓。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寶應“驢打滾”,用糯米粉和面,掌握好面團的柔軟度,餡心有小烏菜、荠菜、菠菜、香菇、蔥蒜,配上姜沫、肉沫等食材,吃完這道菜,醇香撲面,食欲大開,而且胃暖氣爽,唇齒留香。

寶應燒餅,寶應城燒餅店很多,名氣大一點可能是盧記燒餅店,原名盧源順燒餅店,相傳早在清光緒十六年(1890),寶應城内魚市口就開設了一家“盧源順燒餅店”,店主人叫盧偉寅,後來加了“盧記”兩字,寶應人就稱“盧記燒餅店”。據我所知,“盧記燒餅店”現在寶應有好幾家。 盧記燒餅店,品種豐富。目前,除了保留原來的椒鹽、蔥油、蘿蔔絲、糖油等傳統燒餅外,還新增加了肉松、細沙、翡翠、生肉、棗泥、荠菜、糯米、芹菜、枸杞等幾十個品種。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寶應子嬰羊肉,遠近聞名。煮熟後并剔了骨的山羊肉,再做成“三羊”(湯羊、紅羊、冰羊),三羊既是餐桌上的三道美菜,又是調養體質的食療佳品。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寶應山陽豬頭肉,在寶應飯桌上的各色菜肴中,一碗腌豬頭肉是待客必備菜。相傳早在民國初年,山陽鎮就有一家程氏炕坊,每年冬天都要腌制許多豬頭,豬頭肉熟而不爛,有誘人的臘香味。

寶應的“韭菜漲蛋”,寶應人囗頭彈:“韭菜吃的頭和尾”。頭刀的韭菜很好吃的,所謂:“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杜工部亦有詩句:“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秋末的最後一刀韭菜也是很好吃的。 寶應韭菜炒螺蛳肉,一般在清明前吃這道菜,過了清明,韭菜也不嫩不香了,螺蛳肉也老了不鮮了。這道菜是亮眼明目的,吃了對眼睛有好處。

寶應炝菜,是一個特色,炝,炝菜是寶應人常用的烹調方法,把要炝的菜洗淨,然後用沸水燙一下或略煮一下,還可以是高溫的“高湯”,寶應的炝菜有:炝荠菜、炝藥芹、炝蘿蔔,可以炝各種涼菜。 寶應雜燴,也稱之為“頭菜”或“三鮮”,這一道菜有:大白菜、粉皮、鹌鹑蛋、肉膘、雞絲、肉絲、雜菜、魚丸、肉丸。“坨子”等大雜燴。這一道菜是寶應的“八大碗”、“六碗四盤”必用的菜。

寶應喬家白酒,史料記載:“明末清初,‘喬家白酒’脫穎而出,冠領裡下河釀酒業數十年,成為皇室貢品。1934年,以其傳統工藝,選用陳瓜為輔料的‘陳瓜酒’榮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蜚聲中外。二十世紀中葉,寶應人又沿襲光大“喬家白”之工藝,生産出第三代産品“五瓊漿”、“齡酒”等系列名酒。

連淮揚鎮鐵路旅遊新出之四 蓮藕之都寶應

寶應人有口福,寶應美食琳琅滿目,花色繁多,大飯店小吃店,寶應人把吃食看成是是一種幸福,品味是一種情趣。 應的美食,總能讓人有所思,或饞性千嬌,食前觀察、吃中思想、品後體味,食為天性,靜靜地咀嚼,輕輕地回味,非比尋常的韻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