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濟南名泉家族裡那些南北相望的“孿生泉”

濟南七十二名泉,有的名字相同,僅以方位區分,如珍珠泉、漱玉泉、芙蓉泉、煮糠泉,均以南北分之;蜜脂泉,則以東西别之。

濟南名泉家族裡那些南北相望的“孿生泉”

攝影:李鋒

1934年底,著名作家艾蕪旅居濟南三個多月,寫下一組描寫濟南名勝風物的遊記,其中有一篇《珍珠泉和黑虎泉》。他所說的珍珠泉在黑虎泉西面,城壕溝邊,“用丈把長的石條,砌成五個小池。隻有一個不住地冒出一串串的水泡來,上升速度極其迅速,仿佛一大鍋剛要開沸的水一樣……冒出的水泡作淡銀灰色和淡藍色兩種,在碧水中上升的時候,非常好看,有的大如龍眼,有的小似櫻桃,叫做珍珠泉,實是名不虛傳的。”艾蕪所寫的,實際是南珍珠泉。

濟南名泉家族裡那些南北相望的“孿生泉”

元代著名地理學家于欽的《齊乘》一書轉引了金代《名泉碑》内容,碑文記載:“曰南珍珠,鐵佛巷東。”鐵佛巷因宋代所建的鐵佛庵而名,是司裡街西部往北通達下河沿的一條南北小巷,以後改叫水胡同。“泉在鐵佛庵東,甃石為方沼,深不及三尺,石發粉敷。泉自石底湧出,如摩尼串串,日光激射,晃漾奪目。”上面所說的摩尼,是指佛教的摩尼寶珠。可見此泉的神奇和人們對它的喜愛、尊崇之情。

清代文士管世銘在《城南諸泉記》一文中記載,南門橋東有南珍珠泉,“珍珠泉有二,其一舊在撫署内。此泉故别以‘南’字。甃石為池,深可五六尺,清澈見底。泉自沙際,達于水面,如萬斛珠玑,霏霏不絕。”清代詩人徐子威贊曰:“風回池面破蒼煙,湧出珍珠萬顆圓。”南珍珠泉名不虛傳,北珍珠泉更脍炙人口。

濟南名泉家族裡那些南北相望的“孿生泉”

攝影:陳彥

金代《名泉碑》有記:“曰北珍珠,白雲樓前。”正如明代詩人晏璧所詠:“白雲樓下水溶溶,滴滴泉珠映日紅。”白雲樓始建于元代初年,為山東行尚書省兼兵馬都元帥後封“濟南公”的張榮所建。此樓在珍珠泉南岸,巍峨壯觀,北觀明湖碧波,南望佛山青峰,尤其雪後初霁,四野晴光如畫,遂以“白雲雪霁”之名被列為“曆下八景”之一。元代著名文學家張養浩《白雲樓賦》,便有“上有浮雲容與卧蒼狗,下有驚湍澎湃奔流霞”的名句傳世。北珍珠泉一向為豪門王府衙署所占據。元代初期,珍珠泉大院是“濟南公”張榮的私人宅第,俗稱“張舍人園子”;明代德王朱見潾又将其擴建為德藩王宮,習稱德王府;清代改建為山東巡撫衙門;民國又變身為督軍署和省政府駐地。此泉深藏侯門,卻久負盛名,曆代文人騷客寫下無數贊頌詩文。金代雷淵《濟南珍珠泉》有“大地萬寶藏,玄冥不敢私。抉開青玉罅,渾渾流珠玑。輕明疑夜光,潔白真摩尼。風吹忽脫串,日射俄生輝”的描摹;清代蒲松齡《珍珠泉撫院觀風》有“稷下湖山冠齊魯,官寮勝地有佳名。玉輪滾滾無時已,珠顆涓涓盡日生”的詠唱。清代文人王昶《遊珍珠泉記》說得極為形象:“泉從沙際出,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日映之,大者為珠,小者為玑,皆自底已達于面,瑟瑟然,累累然。”清代康熙和乾隆兩個皇帝南巡時,駐跸珍珠泉畔,也都忍不住詩興大發,留下篇什。百章千句,當數明代本邑詩人邊貢“百尺珠簾水面鋪”的詩句,最具穿透力。

濟南名泉家族裡那些南北相望的“孿生泉”

攝影:王琴

總的說起來,北珍珠泉為權貴之泉、府衙之泉,老百姓難得一見。南珍珠泉才是老百姓的泉,挑而飲之,洗而浣之,須臾不可離之。南珍珠泉先後有四池、五池、三池之變,到了今天,竟成一池,并且名字也變成了五蓮泉。白雲蒼狗,滄海桑田,誰能想象南珍珠泉這樣一個曆史名泉的無端消失?

濟南名泉家族裡那些南北相望的“孿生泉”

攝影:邵凱

南漱玉泉在今趵突泉公園李清照紀念堂前,李清照故居坐落于此。據說,易安居士的傳世之作《漱玉集》即取名于該泉。明代詩人晏璧《南漱玉泉》一詩有“月照波心清可鑒,豈無湘女解裙裾”的詩句,形容該泉清澈可人。北漱玉泉原在後營坊街119号(水潮庵,又名金地院)院内,泉水靜靜溢出,相伴經聲佛号,顯見比南漱玉泉冷清不少。而今,寺廟拆除,北漱玉泉被埋于地下,難尋影蹤。 

“一池新綠芙蓉水”,清代詩人董芸的詩句說的是芙蓉泉,該泉位于芙蓉街69号院内。《齊乘》記載:“曰芙蓉,姜家亭前”。當時,濯纓湖水面浩蕩,芙蓉(荷花)盛開,映得左近的泉水如扮紅妝,故泉名芙蓉,街亦因襲此稱。而在芙蓉泉北面的岱宗街,還有一眼北芙蓉泉。此泉位于明代所建的碧霞宮(俗稱娘娘廟)東,清代所建的水官廟前。那時,這一帶為湖畔濕地,蘆葦叢生,蓮荷搖曳于芙蓉池,池東的泉亦以芙蓉名之。因南面的芙蓉街早有芙蓉泉在,是以此泉遂稱北芙蓉。上世紀五十年代,娘娘廟成了岱宗街國小本部,水官廟成了岱宗街國小的分校,也就是低年級部。我那時在這裡讀書,每天上學、放學都路過北芙蓉泉。隻記得泉水極清冽,串串水泡悠然上升,直至鼓破水面,來此挑水的人絡繹不絕。前幾年,偶在尹君的《濟南名泉考》一文中看到:“北芙蓉泉,岱宗街24号院内,已填埋建廁所。”嗚呼,我的夢繞萦回的北芙蓉泉,你的命運讓我無語。

南北相望,這一對對泉像孿生姐妹,是名泉家族的奇葩。

作者:魏敬群

來源:濟南古城曆史街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