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希特勒卻有了另外的打算。他并非沒有看到部隊可能陷入合圍的危險,但卻認為這并非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在突出部和被圍的德國軍隊由于是在内線作戰,往往能夠牽制住外線數倍于己方的蘇軍,而這要比讓部隊在嚴寒和優勢敵軍追擊下陷入潰退好得多。這種思路後來形成了所謂“要塞”戰術。

和希特勒的堅守戰略一樣,這種要塞戰術也受到廣泛的批評,但近年來似乎又受到了肯定。但和任何其他戰略戰術一樣,希特勒的“堅守”和“要塞”是否合理,是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具體判斷的,不能簡單地視為正确或者錯誤。而在1941年東線北部地區,這種戰術卻處于一種微妙的地位。一方面德國人的撤退可能在漫天大雪中陷入混亂,并被窮追不舍的蘇軍給予沉重打擊;但另一方面,繼續堅守則意味着一個龐大的重兵集團将陷入蘇聯人的包圍,因為沒有彈藥和物資補充而迅速喪失戰鬥力。
而勒布卻不能接受讓一個集團軍主力陷入合圍的安排,并旋即提出了辭呈。被解職後的勒布再也沒得到過希特勒的任用,而在戰後則被送上了軍事法庭。但法庭沒有出示什麼對他特别不利的證據,是以最終隻判了勒布3年刑。總的來說,作為一個老派軍人,勒布似乎對于希特勒和他的黨都沒有什麼好感,而且他的部隊主要是在親德的波羅的海地區作戰,手腳要比中央和南方集團軍群幹淨。
第18集團軍司令格·馮·屈希勒爾大将在1月17日成為新的北方集團軍群司令。第18集團軍司令職務則由原第50軍軍長林德曼接替。同時被撤職的還有北方集團軍群參謀長布倫内克,他的職務由哈賽取代。1月18日,屈希勒爾釋出指令,要求第2軍守住包括霍爾姆在内的後方防線,并派第39摩托化軍(将由第8裝甲師和來自丹麥的第218步兵師組成)前往增援。從西歐調來的新銳部隊也将陸續派往第2軍以及霍爾姆一線。德軍各級司令部,包括陸軍總參謀長哈爾德,都相信霍爾姆的局面可以挽回。
可蘇聯人的行動遠比德軍預料得更快。屈希勒爾承諾的大批援軍尚未抵達,1月23日,第3突擊集團軍先頭已經抵達霍爾姆。德國人倉促間拼湊了一個戰鬥群來應付,由第281警衛師師長西奧多·舍雷爾少将指揮,戰鬥群就用他的名字來命名。舍雷爾手下的部隊宛如一鍋雜燴,包括:第385步兵團一些小機關、3個步兵連、4個警察連、一些雜七雜八的後勤人員,總計有3500人。他們很快被蘇聯人包圍起來,隻能蜷縮在1.5平方公裡的消防區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