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希特勒却有了另外的打算。他并非没有看到部队可能陷入合围的危险,但却认为这并非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在突出部和被围的德国军队由于是在内线作战,往往能够牵制住外线数倍于己方的苏军,而这要比让部队在严寒和优势敌军追击下陷入溃退好得多。这种思路后来形成了所谓“要塞”战术。

和希特勒的坚守战略一样,这种要塞战术也受到广泛的批评,但近年来似乎又受到了肯定。但和任何其他战略战术一样,希特勒的“坚守”和“要塞”是否合理,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具体判断的,不能简单地视为正确或者错误。而在1941年东线北部地区,这种战术却处于一种微妙的地位。一方面德国人的撤退可能在漫天大雪中陷入混乱,并被穷追不舍的苏军给予沉重打击;但另一方面,继续坚守则意味着一个庞大的重兵集团将陷入苏联人的包围,因为没有弹药和物资补充而迅速丧失战斗力。
而勒布却不能接受让一个集团军主力陷入合围的安排,并旋即提出了辞呈。被解职后的勒布再也没得到过希特勒的任用,而在战后则被送上了军事法庭。但法庭没有出示什么对他特别不利的证据,因此最终只判了勒布3年刑。总的来说,作为一个老派军人,勒布似乎对于希特勒和他的党都没有什么好感,而且他的部队主要是在亲德的波罗的海地区作战,手脚要比中央和南方集团军群干净。
第18集团军司令格·冯·屈希勒尔大将在1月17日成为新的北方集团军群司令。第18集团军司令职务则由原第50军军长林德曼接替。同时被撤职的还有北方集团军群参谋长布伦内克,他的职务由哈赛取代。1月18日,屈希勒尔发布命令,要求第2军守住包括霍尔姆在内的后方防线,并派第39摩托化军(将由第8装甲师和来自丹麦的第218步兵师组成)前往增援。从西欧调来的新锐部队也将陆续派往第2军以及霍尔姆一线。德军各级司令部,包括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都相信霍尔姆的局面可以挽回。
可苏联人的行动远比德军预料得更快。屈希勒尔承诺的大批援军尚未抵达,1月23日,第3突击集团军先头已经抵达霍尔姆。德国人仓促间拼凑了一个战斗群来应付,由第281警卫师师长西奥多·舍雷尔少将指挥,战斗群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舍雷尔手下的部队宛如一锅杂烩,包括:第385步兵团一些小单位、3个步兵连、4个警察连、一些杂七杂八的后勤人员,总计有3500人。他们很快被苏联人包围起来,只能蜷缩在1.5平方公里的消防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