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1日上午,西安市兩位鳥類攝影愛好者在渭河西安段,無意間發現了4對世界極度瀕危鳥類——青頭潛鴨。這是陝西有記錄以來的第七次,也是西安自2016年灞渭橋車遊濕地記錄後的第三次記錄。
1月12日下午,華商報記者來到渭河西安段,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觀察,發現一隻疑似青頭潛鴨,但在準備拍照進一步确認時,它突然振翅飛走,再尋找已不見其蹤影。
據發現者于學和、郭陸和介紹,1月11日他們在濕地裡看到幾大群白眼潛鴨,數量有上百隻,躲藏在蘆葦中,待仔細觀察後發現有幾隻疑似青頭潛鴨,最終通過照片放大對比,确定了青頭潛鴨的真身,應該有4對。
據了解,100多年前,青頭潛鴨曾廣泛分布在中國、俄羅斯、印度、緬甸、泰國等地。但近十年間,因生态破壞、獵殺,全球青頭潛鴨的數量急劇下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等級為最進階别——“極度瀕危”,屬于極危鳥類。此前認為全球數量不足500隻,它對栖息環境的要求非常高,堪稱環境品質好壞的訓示物種。
青頭潛鴨又被稱為東方白眼鴨,雄性青綠色的頭部加白色的眼睛很引人注目,它們很少鳴叫,為深水鳥類,善于收攏翅膀潛水覓食,雜食性,采食量連普通家鴨的二分之一都達不到。在陝西屬于冬候鳥,因它們遷徙一般都是幾隻或十幾隻的小群,又生性膽小,是以很少被人們發現。青頭潛鴨的厲害之處不止在于它們擁有鴨子中罕見的運動能力,而且還是十項全能的選手。它們不僅會遊泳而且會潛水,不僅能在空中飛而且陸地上的奔跑速度也非常快。
2015年,陝西首次記錄到了青頭潛鴨。2015年12月28日,著名鳥類專家、陝西師範大學于曉平教授在渭河寶雞段,首次記錄到青頭潛鴨,這也是陝西省的首次記錄。
2016年12月,西安灞渭橋車遊濕地發現青頭潛鴨;2017年2月19日下午,一對青頭潛鴨現身浐河西安段,與上百隻其他水鳥相伴覓食。此後,陝西其他地區也多次發現青頭潛鴨,2018年12月,在韓城黃河濕地發現一隻雄性青頭潛鴨;
2019年6月,榆林紅堿淖濕地首次發現青頭潛鴨在當地成功繁殖,這也是陝西發現的首次繁殖記錄;2020年1月,在寶雞市鳳翔縣一水庫發現一隻雄性個體。
2021年1月11日,時隔四年,西安再次發現4對成體的青頭潛鴨,這也是陝西有史以來的第七次記錄。
文/圖 華商報記者 田睿 強軍 實習生 鄧裁昆 攝友 于學和 郭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