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秋高氣爽、秋光明媚,

旨在“弘揚珞巴文化,展示珞巴風采”

的第二屆阿巴達尼文化節,

10月15日在米林縣南伊鄉才召村開幕。

請跟随小編,一起到南伊溝,

去感受一下這場珞巴盛事吧~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珞巴刀舞表演(林勇/攝)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珞巴歌舞表演(林勇/攝)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珞巴族原生态老調子:始祖傳說(林勇/攝)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珞巴箭比賽(林勇/攝)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工布響箭比賽(林勇/攝)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珞巴刀示範(林勇/攝)

你懂的,

這是到珞巴人家做客的最佳時節。

美麗好客的珞巴人,神奇神秘的珞巴族

到珞巴人家裡做客,這些細節你不得不知。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一、珞巴族生活原始社會形态到社會主義生活的跨越式發展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當我們來到南伊溝珞巴民族鄉,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環抱着錯落有緻的農家庭院,成群的牛羊在山坡河谷間覓食。鄉内的三個珞巴村落裡,處處皆是窗明幾淨,道路平整,秩序井然。然而這樣的新生活是從1985年才開始的。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珞巴族被稱為“大山深處的民族”,就是因為他們曾經居住在叢林深處,以打獵為生。生活方式原始落後,後來被整體搬遷至南伊溝,才過上了新生活。是以珞巴族也是從原始社會狀态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生活的幸福人群。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珞巴人曾經的“住房”(林勇/攝)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現在的珞巴人生活大不同,生活環境優美、生活方式現代化,簡直就是現實中的“桃花源記”。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二、珞巴族飲食

先“扔”一桌“滿漢全席”給你看,

真是不要閃瞎你的眼哦~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OK,即然說到了“制毒”的問題,那我們就來聽聽傳聞吧。有傳珞巴人會給人下毒,小編要負責任地告訴你:珞巴人從來沒有過下毒這樣的風俗,以前沒有,現在更沒有。珞巴人從來都是熱情好客,而現在更是生活幸福美滿。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但珞巴人又是一個“擅制毒”的民族。曾經珞巴族過着刀耕火種的生活,需要獵殺大型獵物,是以會使用毒箭射殺,再将傷口中毒部分的肉割掉後,才會使用無毒部分的肉來烹饪食用。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說到珞巴族的美食,“烤山鼠”真是一個繞不過的話題,珞巴族也是以被人傳為“重口味民族”。但在曾經的叢林生活中,物資匮乏,山鼠難道不是很難得的佳肴嗎?山鼠有别于家鼠,是珞巴族利用自制的捕鼠器,在森林裡的捕獲的野鼠,野山鼠肉極富營養,可以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具有保健作用,是珞巴人家待客的美味佳肴 。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随着珞巴人生活方式的改變,他們“喜生食”的飲食習慣已經大大改善,煎炒烹炸,各種烹饪手段、各種美食……

我們來介紹兩道專屬于珞巴人的菜肴吧~

第一道菜是一道藥膳——石鍋炖雞,食材是當地非常有名的藏雞。藏雞生活在高海拔地區,體型小,但是肉質鮮美,口感好,而且營養豐富。用珞巴族道地的石鍋加當歸的根一起熬制,美味且滋補。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第二道菜是牛肉蓋被,先将洋芋切大塊鋪在鍋底,然後将牛肉與多種調料一起翻炒,最後蓋到洋芋塊上,舌香味俱全。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除了大餐,日常的小食也很美味。小巧的藏雞蛋、紅皮的洋芋,再加以辣得過瘾的生牛肉醬,絕對的原生态道地美味,不可不嘗哦!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三、珞巴族服飾讓漢子的歸漢子,妹紙的歸妹紙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珞巴族服飾經國務院準許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其突出特點就是充分利用野生植物纖維和獸皮為原料。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珞巴族婦女喜穿麻布織的對襟無領窄袖上衣,外披一張小牛皮,下身圍上略過膝部的緊身筒裙,小腿裹上裹腿,兩端用帶子紮緊。她們很重視佩戴裝飾品,除銀質和銅質手镯、戒指外,還有幾十圈的藍白顔色相間的珠項鍊,腰部衣服上綴有許多海貝串成的圓球。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珞巴族男子的服飾,充分顯示出山林狩獵生活的特色。他們多穿用羊毛織成的黑色套頭坎肩,長及腹部。背上披一塊野牛皮,用皮條系在肩膀上。内着藏式氆氇長袍。博嘎爾部落男子的帽子更是别具一格,用熊皮壓制成圓形,類似有沿的鋼盔。帽檐上方套着帶毛的熊皮圈,熊毛向四周蓬張着。帽子後面還要綴一塊方形熊皮。這種熊皮帽十分堅韌,打獵時又能起到迷惑獵物的作用。男子平時出門時,背上弓箭,挎上腰刀,高大的身軀再配上其它閃光發亮的裝飾品,顯得格外威武英俊。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如果你到珞巴人家做客,可以考慮借一套珞巴服飾穿戴下,自是有不同的風采,比如這二位酷斃了的遊客——是不是瞬間氣質就大不同了!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四、珞巴族禁忌請謹記,尊重是尊重的前提

到人家家裡做客,請謹守客人本分,隻有尊重别人,才會獲得别人的尊重。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到珞巴人家做客有哪些禁忌吧~

最重要的一點,請一定要尊重珞巴人的宗教信仰。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當客人進村時,珞巴族人都會謙恭地拉手邀請到家做客,請客人坐火塘邊的上座,然後拿出幹肉、竹筍、奶渣、荞麥餅和酥油茶等親切待客;請客人用飯時,主人要先喝一口酒,先吃一口飯,以示無毒和真誠,端出的飯菜,客人要吃完,主人才高興;遇到獵獲野物,客人也同樣能分得一份;遇上婚嫁,客人要和村裡人一起前往祝賀、飲酒唱歌。

金秋時節,到西藏米林體驗“中國印第安人”——珞巴族風土人情

珞巴族人忌生人來訪時走錯了門;外出打獵的前一天,在家門前插樹枝作标記,禁止親朋入内;家裡有病人時,也在門前插樹枝以示外人不得入内,即使是遠方來客也不能例外。

禮多人不怪,請做一個被歡迎的客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