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明威,喪鐘為誰而鳴?

作者:迂愚語玉

誰都不是一座島嶼,自成一體……

任何人的死亡使我有所缺損,

因為我與人類難解難分;

是以千萬不必去打聽喪鐘為誰而鳴;

喪鐘為你而鳴。

——約翰·堂恩

今天,來聊一聊海明威。

上面的這首詩是海明威在他的代表作之一,《喪鐘為誰而鳴》卷首引用的。毫無疑問,這首詩展現了他悲天憫人的人文主義關懷的情愫。但是,請親愛的讀者們千萬不能忽略,海明威作為左翼文學作家的身份特征。

長久以來,公共媒體和公共教育領域在對海明威的評價局限于作家、記者等社會身份,而對他的政治光譜分析甚少。想了解海明威首先得知道他是一個行動派,是一個實踐者,而不是一個誇誇其談的臆想宅男。對他的作品也不能僅從文學性上去考量,還需要考察它們的政治性。

在《喪鐘為誰而鳴》中,海明威詳細描寫了一個年輕戰士在戰前戰時内心獨白。誰能想象,海明威在這部作品中,嚴肅地讨論了共産主義黨開展組織生活的方式方法,生動直白地描寫了組織内的官僚主義和山頭政治是如何白白葬送了戰事鬥争的大好局面,戰友們是以無辜丢失了生命。海明威鄭重提醒了,在革命實踐過程中,對流氓無産者,必須敬而遠之,要堅決把他們排除在隊伍之外。這些内容,各位在閱讀這部作品時,需要特别注意。

正因為海明威在左翼文學戰線上——紙面上和現實行為上——的活躍表現。導緻他長期被米國情報部門跟蹤監視監聽,以至于他以為自己精神上出現幻覺,在被長久痛苦折磨後,終于崩潰,飲彈自盡。

海明威,離開這個世界已有整整半個世紀。加勒比海上依舊留有他與風浪搏擊,與海洋生靈共舞的身影。

作為一個男人,他剛直而又細緻;

作為一個作家,他凝練而又繁密;

作為一個戰士,他勇猛而又怯懦;

作為一個丈夫,他暴虐而又溫柔;

作為一個朋友,他親切而又淡漠。

向他緻以同志間的最高敬意!

海明威,喪鐘為誰而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