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0月,馬爾克斯在衆多中國學者前撂下狠話:“我死後150年内,都不會授權中國出版我的任何作品,尤其是《百年孤獨》!”說完此話,馬爾克斯就直接離開了中國,而陪同的錢鐘書先生在一旁隻能尴尬地賠笑着。
馬爾克斯是哥倫比亞作家、記者和社會活動家,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他被譽為“二十世紀文學标杆”。加西亞·馬爾克斯将現實主義與幻想結合起來,創造了一部風雲變幻的哥倫比亞和整個南美大陸的神話般的曆史。1967年創造了代表作《百年孤獨》,1982年更是通過《百年孤獨》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瑞典文學院認為,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天地,即圍繞着馬孔多的世界”,“彙聚了不可思議的奇迹和最純粹的現實生活”,因而授予他諾貝爾文學獎。
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辭:百年孤獨乃是過去五十年來所有語言中最偉大的傑作。
那究竟發生了什麼,出現了開頭的一幕呢?
那時,馬爾克斯首次出訪中國,他先來到上海,後又去首都北京。為了表示尊敬,更是讓我們文學泰鬥兼翻譯的錢鐘書先生親自陪同,兩人有着相談甚歡,相見恨晚。中西方文學互相碰撞,使得兩人有着聊不完的話。
直到,他們來到了王府井的一家書店,馬爾克斯就表情變得嚴肅起來。那是因為在書店最顯眼的位置上擺放着他的《百年孤獨》,接着他又連着逛了許多書店,都擺着自己的《百年孤獨》。
可馬爾克斯記得自己沒有給中國授權出版《百年孤獨》,可現在中國到處都是他的書,這足以證明中國在沒有經過他同意的情況下出版他的盜版書。不僅如此,現場他還看到了自己另一部作品《霍亂時期的愛情》,同樣的,這也是盜版。
馬克爾斯感到非常氣憤,向錢鐘書一行人問道:“你們都是盜版販子?”在場的所有人明白是自己理虧,連錢鐘書先生也很難堪到不知該說什麼好,隻能在一旁賠笑着。
而馬克爾斯扔下一句:我死後150年内,都不會授權中國出版我的任何作品,尤其是《百年孤獨》!便匆匆離開了中國。
馬爾克斯離開中國後,中國前前後後有100多家出版社要求出版他的書,可他真的說到做到,就是不肯給中國授權,《百年孤獨》這本4、50年前就風靡全球的書中國還是2010年才得到授權。
直到2008年,新經典文化的總編輯陳明俊寫給馬爾克斯的一封信,打動了馬爾克斯。
信中寫道:
正如當年您在巴黎隔街深情喊着“大師!”像您的偶像海明威緻敬一樣,我們正隔着太平洋竭盡全力高喊着“大師”向您緻敬。我們相信,如果您聽到了,您一定會像海明威一樣揮一揮手,大聲喊道:“你好,朋友!”
也許是這話讓馬爾克斯想起了當年的自己,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和偶像近距離接觸,馬爾克斯終于願意将《百年孤獨》和《霍亂時期的愛情》的中文版版權給了中國出版社。
2010年,中國春節過後的第一個工作日,新經典版權部終于收到授權通知。陳明俊當時激動得在自己的微網誌上面寫道:“這是一個在中國出版史上可以載入史冊的日子。”
可以說,馬爾克斯食言了,他并沒有死後150年不授權中國出版他的作品,《百年孤獨》等名作不僅在中國正式出版,而且非常火爆。
可能我們沒有看過這本經典名著,但基本上都聽說過《百年孤獨》。
《百年孤獨》于1967年出版,迅速暢銷全球。
成為有史以來最暢銷的書籍之一,全球賣了超過5000萬冊,每年的銷量還在以百萬冊增長。《百年孤獨》也讓馬爾克斯成為全球最知名的作家,還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莫言把它當做是引路人,他說“我讀《百年孤獨》這本書第一個感覺是震撼,原來小說可以這樣寫,緊接着感覺到遺憾,我為什麼早不知道小說可以這樣寫呢?”
《紐約時報》對它給出了史詩級的誇贊,稱它是“繼《創世記》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
有人這樣說《百年孤獨》“無法忘記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的震撼,竟然還有人這樣寫小說,小說本身的文字就很魔幻,讓人如中了毒一般,一定要一口氣讀完。”
後來,馬爾克斯不僅将《百年孤獨》傳入中國圖書市場,另一部代表作《霍亂時期的愛情》也同樣深受大衆歡迎。
生活中的我們,總會面臨孤獨,這是生活的常态,也是生活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
我們需要面對,更需要接受。
讀完這套書你會覺得:我們太多浮躁的期待,隻不過是一個個轉瞬即逝的環境,唯有孤獨永恒,才擁有祥和與平靜!
好的作品不分國界,讀完了國内文學巨作,不妨也讀讀國外大師的優秀作品,我們或許會從中經曆一場有趣的文學之旅。
如果你處在人生的瓶頸期,遇到了煩躁的事情,那你一定要看看這本世紀著作。每看一遍,都會有新的人生體會。
現在正版授權精裝馬爾克斯《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隻要69,不過就是一份外賣的錢,無論是年輕人自己買來看,還是家長買給孩子都非常适合。
點選下方藍色字型或者圖檔底部【看一看】即可購買!
【熱血】P 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 精裝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