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小潘潘的痛批是否過分?誰來繼承發揚傳統文化?

作者:楊培川percy

對小潘潘的痛批是否過分?誰來繼承發揚傳統文化?

90後女歌手小潘潘因為一段改編黃梅戲的視訊,被粉絲和網友點贊到幾百萬,央視放原版黃梅戲片段内涵,之後小潘潘就被全網痛批。

對小潘潘的痛批是否過分?誰來繼承發揚傳統文化?

小潘潘的代表作《學貓叫》不僅曾經在國内大火,她本人還在央視唱過這首歌,而且,該曲在全球最大視訊平台油管斬獲1億多點傳播放,是海外為數不多的破億華語歌曲之一。

盡管《學貓叫》也被批是口水歌,一直遭受各種謾罵和批判,但該曲确實洗腦了海内外不少人。

小潘潘版的《黃梅戲》,首先肯定有相當一部分網友和觀者,覺得好聽或者還不錯,一部分會持中立态度,沒覺得太好,也沒覺得太壞,最後一部分則是覺得難以入耳、媚俗,而加以痛批。

她的改編同樣是迎合流量的,不然難以獲得熱度,被批之後,她不僅道歉,也删除了該視訊,但近乎全網的痛批并沒有停止。

對小潘潘的痛批是否過分?誰來繼承發揚傳統文化?

其次,從法律和道德角度來論,小潘潘的改編是否十惡不赦?

正統的黃梅戲是五大劇種之一,和平劇并列,人們說到國粹,一般是指平劇,說到黃梅戲,一般想起的就是經典的那兩部,《天仙配》和《女驸馬》。

但小潘潘翻唱的《黃梅戲》,是80後歌手、黃梅戲演員慕容曉曉的歌曲,其中正好穿插了一段《女驸馬》的經典台詞。

對小潘潘的痛批是否過分?誰來繼承發揚傳統文化?

而且,慕容曉曉的《黃梅戲》,是收錄在專輯《愛情買賣》中的,以品質而論,《學貓叫》和《愛情買賣》應該同屬流行歌曲範疇。

故此,小潘潘的行為并不是十惡不赦,隻有像莉哥那種,改編了明确不能改編的,才算違法,小潘潘并沒有觸碰到違法的紅線。

比黃梅戲更高一級的平劇,作為國粹,也是在乾隆年間徽班進京時融合而成的,本身就是廣泛包容力的結晶與代表,更何況,人們對乾隆的批判,還少嗎?

小潘潘的歌曲确實品質說不上精湛,也有媚俗嫌疑,如雲南山歌的被淘汰一樣,但,問題來了,若是不允許改編,黃梅戲等傳統文化怎麼去傳承、在大衆中弘揚呢?

喜歡黃梅戲的人确實不少,但誰敢肯定知道黃梅戲的人,有聽流行歌曲的人多?傳統戲曲的閱聽人正在逐漸減少,這是不争的事實,小潘潘事件,客觀上使得黃梅戲獲得了全網的熱度,黃梅戲本身沒有這麼大熱度也是事實。

對小潘潘的痛批是否過分?誰來繼承發揚傳統文化?

事件過後,真正的傳統黃梅戲,會有大幅度、大批量的閱聽人一直去聽,精心揣摩和弘揚嗎?恐怕不可能,傳統黃梅戲的浏覽暴增,也隻是在這個熱度期間。

俗氣上面,已經封神的周星馳,早年的不少作品,基本都是俗的,專門往俗上招呼,不俗能火嗎?

大話西遊的封神,同樣也有對名著、傳統文化的誇張式改編,從周星馳到大衆,網文創作方面,西遊、紅樓、水浒的同人,不少也是往俗字上面招呼,而看這些的讀者,多半是連原著都沒有讀通的。

是以,這應該怪誰呢?

對小潘潘的痛批是否過分?誰來繼承發揚傳統文化?

對小潘潘本人來說,應該是福禍相依,她獲得了流量,也遭到了流量的反噬,但她認錯之後,應該能夠更好。

以上要說明的兩個問題是,第一,死闆的、傳統的文化,閱聽人在越來越少。

同理,用傳統的、死闆的方式去創作,也很難收獲閱聽人的喜歡,基本火不起來。

不論是網文,還是短視訊、音樂,人們越來越願意接受創新的、新奇的。

對小潘潘的痛批是否過分?誰來繼承發揚傳統文化?

第二,若不允許改編,繼往開來和傳承弘揚可能将會成為問題。

甚至會讓一個個敝帚自珍的文化産品消失在曆史長河。

固然,改編是應該有一個度,但故步自封、墨守成規、因循守舊,也是很難取得進步的,其中的度和平衡在哪裡,也隻能交給大衆評判,任人評說了。

是以,我覺得比起批判小潘潘,思考怎麼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更重要,同時,擁有自己的三觀、邏輯、分辨能力,在随波逐流、烏合之衆式的網暴中,能保持清醒,也很重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