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羅惟巍 實習生 陳柯帆
近日,重慶市生态環境局釋出消息稱,2021年,重慶市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目标和任務是,以PM2.5和O₃協同控制為主線,確定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和PM2.5濃度等空氣品質改善目标達到國家考核要求,完成國家下達的揮發性有機物(VOCs)和氮氧化物總量減排目标。到2025年,優良天數穩定在322天以上。
根據重慶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印發的《大氣污染防治2021年重點工作目标任務》顯示,治理的總體思路是“主城提升、兩群提質、工程減污、川渝關聯”為重點,共建共享“重慶藍”,重點任務是深化工業、交通、揚塵、生活污染控制和提升污染天氣應對能力等。

PM2.5和O3協同控制
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O3)不僅是影響大氣環境品質的主要污染物,也是大氣環境治理的重點與難點。
十三五期間,重慶市PM2.5濃度下降幅度達42.1%,而臭氧濃度呈緩慢上升态勢,臭氧超标天以輕度污染為主,成為重慶夏季首要污染物。
據介紹,2020年,重慶臭氧超标20天,占總超标天數(33天)的60.1%,加強對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O3)的協同控制,成為持續改善空氣品質的關鍵。
重慶市生态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将以PM2.5和O₃協同控制為主線,推進實施空氣品質提升行動,確定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和PM2.5濃度等空氣品質改善目标達到國家考核要求,完成國家下達的揮發性有機物(VOCs)和氮氧化物總量減排目标。到2025年,優良天數穩定在322天以上。
5大類48條2000餘項措施精準施治
2021年,重慶大氣污染防治主要措施共5大類48條2000餘項。
在深化工業污染治理方面,完成揮發性有機物治理337家、涉氣中小微企業綜合整治2.2萬餘家,鞏固600家企業VOCs治理成效,推進工業塗裝、化工、包裝印刷等行業開展揮發性有機物低揮發性原輔料替代工作,完成水泥、玻璃、垃圾焚燒發電等15家企業深度治理和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完成鍋爐清潔能源改造和低氮燃燒改造185台,加強對1000餘家重點排污許可企業管理。
在深化交通污染治理方面,完成淘汰、替換老舊車3.8萬輛,路檢機動車19萬輛、遙測機動車1000萬輛次,抽測非道路移動機械1800台,完成抽測儲油庫26座、加油站320座,推廣純電動等新能源汽車1萬輛,建立充電樁6000個。
在深化揚塵污染治理方面,建立(鞏固)揚塵控制示範工地430個、示範道路430條,覆寫或綠化200萬平方米以上的裸土,新增城市綠地1500萬平方米,進一步完善建築工地“紅黃綠”标志分類管控制度。
在深化控制生活污染方面,突出餐飲業油煙整治、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建設、禁止露天焚燒、煙花爆竹禁燃禁放、生活類揮發性有機物控制、建築節能等重點措施。鞏固1.1萬餘家餐飲油煙治理成效,抽測1260家餐飲業油煙,新增高污染燃料禁燃區19平方公裡,完成公共建築節能改造30萬平方米。
在提升污染應對能力方面,突出空氣品質預報預警、區域聯防聯控、水泥和磚瓦企業錯峰生産、人工增雨、污染應對加密監測、大氣環境科研及大資料應用等重點措施。開展執法監測1000家次,發放臭氧污染控制告知書不少于3萬份。對排污企業送技術、送方案、送政策,發揮中央和市級專項資金效果,落實惠企五條措施。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