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底撈銷售過期豆花被罰 上月剛曝光縮水毛肚事件

海報新聞記者 于明效 上海報道

日前,上海撈派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同濟路分公司因生産經營标注虛假生産日期、保存期限或者超過保存期限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被上海市寶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萬元。

處罰文書顯示,上海市寶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位于上海市寶山區友誼街道同濟路669弄1幢4号M-F3-026/027的上海撈派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同濟路分公司進行現場檢查,該公司正在從事餐飲服務經營活動,現場在廚房配菜區的出菜機中查見1盒“撈派豆花”,規格8塊/盒,出菜機電腦系統顯示已過期;上述過期食品未标明不再使用。

該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十)項“禁止生産經營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産品:(十)标注虛假生産日期、保存期限或者超過保存期限的食品、食品添加劑”的規定。執法人員現場監督當事人對上述過期食品進行了銷毀,并處以人民币貳萬元整罰款。

而就在此前不久,海底撈縮水毛肚事件剛被曝光。10月15日,河南鄭州,耿女士和朋友去海底撈新世界百貨店就餐,其中點了一份72元的撈派脆脆毛肚,上菜後發現分量明顯很少,要求員工稱重時發現規格約200g的毛肚實際隻有138g,竟少了62g。

10月19日,海底撈方面回應,産品按要求擺盤後存放需在半小時内,顧客淩晨4點就餐,因員工提前擺盤後放入凍庫儲存,産品特性導緻水分流失,屬操作失誤。因雙方就賠償問題未能達成一緻,已向市場監管部門報告。

根據公開資訊,最近兩年海底撈的漲價一直悄悄進行,并因漲價事件迅速被網友罵上熱搜,同時被多家媒體曝光。

“在漲價加持下,海底撈的股價表現卻依然不怎麼樣。”有媒體評論。截至昨日,海底撈股價20.90股/港元,跌幅4.13%。

在今年6月的一個投資者交流會上,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坦承預判失誤,表示對海底撈維持業績增長不抱有希望。同時表示,部分開店較密的城市超過5%的門店出現經營虧損,一個地區出現 5%的門店确定性虧損時會暫停在該地擴張。目前會給更多的觀察時間以确定是否屬于确定性虧損。

海底撈此前公布2021年中期業績,2021上半年實作營收200.9億元,同比增加105.9%;歸母淨利潤為0.97億元,同比扭虧為盈;整體翻台率從2020年同期的3.3次/天下降至3.0次/天;一線至三線城市海底撈餐廳的人均消費開支同比跌2.6%-2.8%。

天眼查App顯示,上海撈派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同濟路分公司成立于2019年12月,根據股權穿透資訊,該公司疑似實際控制人為HAI DI LAO HOLDINGS PTE.LT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