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盧漢之女眼中的盧漢是怎樣的?盧漢唯一的女兒盧國梅回憶了父親跌宕起伏傳奇人生。

作者:昭人看曆史

<h1 class="pgc-h-center-line">

</h1>

<h1 class="pgc-h-center-line">盧漢唯一的女兒盧國梅回憶了父親跌宕起伏傳奇人生。</h1>

盧漢之女眼中的盧漢是怎樣的?盧漢唯一的女兒盧國梅回憶了父親跌宕起伏傳奇人生。

盧漢與女兒女婿合影

【和龍雲是表兄弟】

提起“雲南王”,大家首先會想到的是龍雲。從1927年确立統治到1945年被架空,龍雲在雲南統治了18年。龍雲離開昆明後,父親盧漢出任雲南省主席,是以也有人稱他是繼蔡锷、唐繼堯、龍雲之後的第四代“雲南王”,也可以說是最後一代“雲南王”。

不過父親的人生軌迹的确與龍雲密不可分。他們倆都是彜族人,龍雲比父親大11歲,是父親的表哥。辛亥革命爆發後不久,父親和龍雲正式投入滇軍。不久,兩人進入雲南講武堂第四期學習。龍雲學騎兵科,父親學步兵科。1914年,父親從講武堂畢業,配置設定到滇軍任少尉見習排長,開始了他的職業軍人經曆。

那時,蔡锷已經去世,取而代之的是唐繼堯,不久唐繼堯被滇軍第一軍軍長顧品珍逐出昆明,流落香港。在唐繼堯失去權力時,父親和龍雲依然效忠于他。次年3月,唐繼堯又重新确立了對雲南的統治,龍雲被任命為第五軍軍長兼滇中鎮守使,駐守昆明,成為滇軍實際上的第二号人物,父親被任命為近衛第三團團長,不久又升任第七旅旅長。

後來龍雲在父親的支援下,統一了雲南。父親與龍雲之間雖然是并肩作戰、一道打天下的戰友,但兩人之間也難免産生摩擦和沖突,這也使得他們的關系複雜而微妙。龍雲上台後,提出“廢師改旅”的整頓軍隊辦法,用了很多自己的親信,引起父親的反對。1931年3月11日,父親和其他3位師長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兵變,龍雲措手不及,隻好以回昭通掃墓為名離開昆明。但龍雲走後,父親他們反而沒有了主意,幾天後,隻好又把龍雲請回來當省主席。

【滇軍浴血台兒莊】

20世紀30年代,中原大地軍閥混戰不斷,而雲南則相對安定。龍雲在雲南站穩腳跟後,利用這個優勢,從軍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實行了一系列整頓和改革,建設“新雲南”,使地處邊疆的雲南成為民國時期一個引人注目的省份。在此期間,父親不但幫助龍雲處理省财政一些問題,也在軍政大事上為龍雲出謀劃策,是龍雲最重要的助手和事實上的雲南第二上司人。

與桂系、川系等其他派系的軍閥一樣,龍雲也一直注意儲存實力,對于攔擊長征中的紅軍也不積極。在紅軍長征過程中,中央紅軍和紅二、紅六軍團,先後兩次路過雲南。蔣介石指令龍雲“追剿”紅軍,但是龍雲要求滇軍對紅軍多追少堵,盡可能讓紅軍走出雲南。有趣的是,當年紅二、紅六軍團路過雲南時,父親帶領部隊就跟在賀龍部隊的後面。新中國成立後,賀龍與父親分别被任命為國家體委主任、副主任,兩人見面時,父親還和賀老總開玩笑說:“我當年還追擊過你呢。”賀龍笑答道:“我曉得,我曉得,你追也追不上,擊也擊不倒嘛!”大家都默契而笑。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在南京國防會議上,龍雲慷慨表示“滇省将盡地方之人力物力”,出兵20萬,參與抗戰。不久,滇軍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60軍,由父親任軍長。9月9日,60軍在昆明南郊巫家壩機場舉行誓師大會,出征抗日。

盧漢之女眼中的盧漢是怎樣的?盧漢唯一的女兒盧國梅回憶了父親跌宕起伏傳奇人生。

原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龍 雲

雖然出身地方軍閥,但無論對龍雲還是對父親來說,民族大義是放在第一位的,是以滇軍出征抗日時絲毫沒有儲存自己的實力,帶上了最好的武器。這些武器并非來自南京中央政府,都是雲南省自己花錢從比利時、德國買的。

60軍的裝備和人數,尤其是兵員素質甚至超過了國民黨的嫡系部隊,是以當他們到達武漢後,蔣介石還特地指令這支軍容整齊的軍隊繞鬧市一周,以此來安定民心。滇軍的很多人都是彜族同胞,他們特别善戰,甚至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做後退。

當60軍被調到台兒莊前線時,台兒莊戰事極為不利,李宗仁、孫連仲各部都已疲憊不堪,紛紛後撤,僅有湯恩伯一部留在峄縣附近。60軍到達時,甚至還沒來得及将機槍從馬背上卸下來,就與日軍的闆垣師團展開一場惡戰。

60軍浴血台兒莊最慘烈的戰鬥,就是禹王山攻防戰。禹王山不過是座隻有300米高的小山頭,但因為這座小山地處魯南大平原上,登上山頭便可一覽無遺地俯瞰60軍陣地,湯恩伯部隊大潰退時,禹王山被日軍占領,這對60軍各部構成了極大威脅。4月23日,父親下令奪回禹王山。他們在敵人密集的炮火下強渡運河,向禹王山發起猛攻,日軍瘋狂抵抗。這時陣地上突然刮起了強勁的東南風,将濃煙卷向敵方的陣地,日軍一下子看不清目标。184師師長張沖抓住這一機會,指令吹響沖鋒号,部隊一鼓作氣攻下了禹王山。這場進攻戰曾在1940年被定為優秀戰例編入國民黨軍事院校的軍事教材。

1949年12月9日夜間10時,盧漢将軍率領全省軍政人員,在昆明通電全國,舉行起義,宣布雲南和平解放。

【去越南接受日本投降】

禹王山一戰,由于60軍前仆後繼的英勇阻擊,打得日軍寸步難行,傷亡慘重,日本報紙也不得不承認:“自‘九一八’與華軍開戰以來,遇到滇軍猛烈沖鋒,實為罕見。”此役日軍死傷7000多人,全線潰敗,不僅粉碎了敵人由台兒莊直下徐州的企圖,也為數十萬的中國軍隊大部隊迅速跳出敵人包圍圈赢得了寶貴的時間。

在台兒莊這場28個晝夜的大血戰中,60軍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全軍38242人,陣亡13869人,受傷4545人,失蹤430人。各級軍官犧牲177人,最終已不足5個團的兵力。

台兒莊戰役的總指揮是李宗仁,而滇軍和桂系一直有沖突,是以當60軍被派去執行最艱難任務的時候,下面的軍官頗有微詞,有的人認為李宗仁是借機報複。父親的老部下張沖向我們回憶,他曾在父親面前忿忿不平地念叨說:“不行就走,誰跟他們打啊!”父親說:“怎麼能走呢?!這是民族戰争,打日本!”

徐州會戰以後,滇軍名聲大震。不久,60軍改編為第30軍團,之後再擴編為第一集團軍,先後參加了武漢會戰、長沙會戰及贛北戰役。1940年,日本占領越南北部,危及雲南大後方,蔣介石委派父親為滇南作戰軍司令,調回一部分滇軍防守中越邊境,父親圓滿完成任務,在5年中沒有讓日軍越雷池一步。

抗戰後期,父親升任第一方面軍總司令,軍銜升為上将。與他身份相同的幾個方面軍總司令,都是蔣介石的嫡系、出身黃埔的正規軍,父親是滇軍出身,又是少數民族,能獲得那個位置,也相當不簡單。父親是一員福将,打了那麼多年仗,每次他都沖在前頭,這麼多年隻是手指頭擦破一點兒皮。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1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任命遠東盟軍統帥麥克阿瑟為同盟國接受日軍投降的最高統帥,并同時下達了第一号總指令,對同盟國各自的受降區域作了嚴格的劃分。

按照這一指令,國民黨将中國戰區劃為15個受降區,以何應欽為全權代表,其中第一受降區,以父親盧漢為受降主官,到越南接受北部約6萬多日軍的投降。

作為第一方面軍的最高将領,去越南接受日本投降,是父親軍人生涯的最高榮耀。

【毅然起義】

就在父親率領幾乎全部滇軍入越後,蔣介石卻坐鎮西昌,策劃了轟動一時的“驅龍事件”。除掉龍雲之後,蔣介石也知道,他還必須要依靠父親統治雲南。1945年12月1日,父親接替龍雲任省政府主席,成為新一代“雲南王”。

那時候,父親的政治立場也并不明确。雖然他與國民黨中央政府若即若離,但他也并沒有下決心走到共産黨這邊來。他隻是以地方實力派的一貫心态,力求壯大自己的實力。

在父親的争取下,蔣介石同意成立“雲南保安司令部”,于是父親很快以入越受降的原第一方面軍司令部為基礎,改組成雲南省保安司令部,由他兼任保安司令,取得了對省内地方部隊的控制權。到1949年起義前夕,這支部隊已達5萬餘人,成為起義中的基本武裝力量。

1946年4月下旬,遣返越北日軍的任務即告全部結束,滇軍60軍和93軍先後搭乘美國艦艇,在葫蘆島登陸,自此又開始投入到内戰。蔣介石此舉也是一箭雙雕:一是滇軍能征善戰,正好可以用他們來對付中共的部隊;二是60軍和93軍是父親親自帶出來的部隊,把這兩支部隊調出來,也是借機把滇軍分化掉。

在東北戰場,60軍和93軍歸東北保安司令部司令長官杜聿明統一指揮,中央軍對滇軍也并不完全信任,彼此有不少懷疑和猜忌,沖突不斷。中共方面也深知滇軍與蔣介石的沖突,是以他們非常重視對滇軍的策反。

5月29日,60軍第184師師長潘朔端在海城率部起義,這是解放戰争時期第一支國民黨軍隊整師起義。蔣介石深為震驚,他特命父親趕往東北前線。在東北公開場合,父親總是高調要求滇軍發揚光榮曆史,擔當軍人使命。而在與60軍軍長曾澤生和93軍軍長盧浚泉的私人談話中,父親說了一番模棱兩可的話:“你們要固守而不死守,要根據形勢靈活判斷,不要顧慮雲南……”

盧浚泉也是盧氏家族裡的人,雖然年紀比父親小,但從輩分上講,卻是父親的叔叔。他的93軍在海城被圍時,因顧及父親的位置而拒絕投誠,最終被俘成了戰犯,新中國成立後被關在功德林監獄,直到1959年被特赦;而曾澤生則于1948年10月17日,率60軍2萬多人,在長春宣布起義。

1949年初,随着國民黨在軍事、政治上的全面崩潰,父親的态度也慢慢發生了變化。2月下旬,他派與中共有聯系的民主人士宋一痕秘密與中共接觸,父親與中共華南局的聯系也從此建立。

1949年12月9日,父親正式宣布起義。父親宣布起義後,還緻電西康省(1955年撤銷,原西康省所轄地主要為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雅安市、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西藏東部昌都市等)政府副主席劉文輝(1949年12月9日率部起義,解放後曾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等職),要他會同四川各将領扣留蔣介石,可惜此電被蔣介石截獲。1949年12月10日下午2時,蔣介石在成都鳳凰山機場登機升空,自此永遠地離開大陸。

【最後的歲月】

父親的性格與龍雲完全不一樣。龍雲性格外露,社會活動能力強,是以比較容易引人關注。相比之下,父親一直很低調,嘴也非常嚴。他平時極少在我們面前點評時政,也從來不議論他人。我想,這固然有他本身的性格原因,也與他戎馬一生的軍人生涯有關。他經曆的很多事情都是涉及生死攸關的大事,是以必須嚴守秘密。新中國成立後,他更是謹慎低調,從不談自己的事。

我們家搬到北京之後,每隔一段時間,父親必然要去龍雲家去看他,有時我也會陪着去。

1957年,時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的龍雲對中央提出向蘇聯“一邊倒”的政策提出質疑,批判蘇聯掠奪了東北的不少機器,又占領了海參崴等等,是以被劃成“右派”,也成了中國少數民族頭号“右派”。1962年6月27日,75歲的龍雲患心肌梗塞去世。第二天,中央統戰部宣布摘去龍雲的“右派”帽子,成為第一批被平反的“右派”。

盧漢之女眼中的盧漢是怎樣的?盧漢唯一的女兒盧國梅回憶了父親跌宕起伏傳奇人生。

原雲南省政府主席:盧漢

也許因為父親早就淡出了政治,是以他在後來的“文革”中受沖擊并不厲害。1973年,父親被查出患了肺癌。雖然父親從來不提,但我們都知道,他非常想見我的兩個哥哥。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們就和兩個哥哥失去了聯系。抱着試試的态度,家人向組織提了一下,沒有想到,在外交部的幫助下,我們很快就與失散25年的兩個哥哥取得了聯系。兩個哥哥得知消息後,都從美國趕了回來,輪番伺候父親,讓即将離世的父親得到了最大的安慰。

盧漢之女眼中的盧漢是怎樣的?盧漢唯一的女兒盧國梅回憶了父親跌宕起伏傳奇人生。

最後的“雲南王”盧漢

1974年5月13日,父親離開了這個世界。一代“雲南王”和他經曆的那些歲月,已永遠成為一段傳奇。

(盧國梅/文,《文史博覽·文史》2016年第10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