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小河的夏天

作者:電影人程青松

還有22天,第21屆世界杯就要在俄羅斯開幕。

非常湊巧的是青年導演周全的處女作《西小河的夏天》,也是一部與世界杯有關的影片,讓我們夢回1998年,這部影片将于5月25日上映。

西小河的夏天

1998年法國世界杯,一晃就過去二十年了。關于這屆世界杯的影片,有一部來自不丹的影片《高山上的世界杯》(又名《小喇嘛看世界杯》),導演是宗薩欽哲仁波切。

西小河的夏天

每一屆世界杯讓地球都在顫抖,就連被視為甯靜遙遠的喜馬拉雅雪山的小喇嘛們都被波及。他們逃出寺廟下山看比賽,集資購買電視機看電視直播,狂熱勁頭與凡間衆生毫無差異。

西小河的夏天

面對《高山上的世界杯》,你很難用東方、西方,殖民、後殖民、文明、蠻荒,第一世界、第三世界,中心與邊緣這些二分法的術語和概念去判斷一群世界屋脊上的喇嘛們觀看世界杯的熱情,以及由于熱情給他們的生活帶來的煩惱和快樂。你如果一廂情願地用“在世界屋脊上,住着一群喇嘛,他們過着與世無争的平靜生活,世界杯的到來改變了他們的生活”這樣的想象來概括他們的生命的話,立刻就顯得武斷和狹隘。

西小河的夏天
西小河的夏天

同樣,對于中國南方西小河的十歲少年曉陽來說,這個夏天,除了激動人心的法國世界杯,還有他年輕生命裡蕩起的波瀾:

獨自成長的孤獨,鄰居老爺爺的“秘密”,父母感情出現的“插曲”,他還不能完全了解的死亡,不能完全了解的别離。

西小河的夏天

即使沒有世界杯,隻要一個人在長大,就會有成長之痛。電影是一種纾解的方式,也是記憶的一種方式。

每個導演的處女作,幾乎都與自己的生命體驗有關,有的導演返身童年,在時代巨變中尋覓幸存的溫暖;有的導演講述殘酷青春和自我的放逐,比如《陽光燦爛的日子》、比如《夢旅人》。更多的導演都選擇回到故鄉拍攝自己的處女作,賈樟柯的汾陽,章明的巫山。

在美國學習電影的周全回到故鄉紹興,拍攝了他的長片處女作《西小河的夏天》。

很幸運的是他的處女作有台灣影帝級演員顧寶明和大陸的實力派演員譚卓、張頌文的出演,也有張家振、廖慶松、林強這樣的業内大咖的支援。

西小河的夏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