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釜山電影節頒獎:《西小河的夏天》成唯一獲獎華語片《西小河的夏天》成唯一獲獎華語片閉幕片《相愛相親》收獲好評《罪行累累的少女》《閉塞》獲“新浪潮獎”

作者:頭條娛樂

文字/宇飛 編輯/昕醬

10月21日,第22屆釜山國際電影節閉幕,閉幕影片《相愛相親》主創張艾嘉、田壯壯,“新浪潮”入圍長片《西小河的夏天》導演周全、《在碼頭》的主創等走上紅毯。

其中,《西小河的夏天》斬獲KNN觀衆獎,也成為今年釜山電影節上唯一獲獎的華語影片。

釜山電影節頒獎:《西小河的夏天》成唯一獲獎華語片《西小河的夏天》成唯一獲獎華語片閉幕片《相愛相親》收獲好評《罪行累累的少女》《閉塞》獲“新浪潮獎”

《西小河的夏天》海報。

<h1>《西小河的夏天》成唯一獲獎華語片</h1>

據悉,今年的電影節有12部華語片在釜山展映,包括《藍天白雲》、《西小河的夏天》、《在碼頭》、《最後的詩句》在内四部華語片入圍“新浪潮”單元,占據半壁江山。

但遺憾的是,去年華語片包攬這一獎項的盛況沒有再現,華語片中僅《西小河的夏天》碩果僅存,獲得了KNN Award觀衆獎。

釜山電影節頒獎:《西小河的夏天》成唯一獲獎華語片《西小河的夏天》成唯一獲獎華語片閉幕片《相愛相親》收獲好評《罪行累累的少女》《閉塞》獲“新浪潮獎”

《西小河的夏天》導演周全領獎時發表感言。

《西小河的夏天》将于2018年在國内上映,影片從幾代人的故事入手,将小鎮的平凡生活講述得引人入勝。導演周全當天領獎,他認為對一部電影來說,影展是視窗與媒介,觀衆才是終點。

釜山電影節頒獎:《西小河的夏天》成唯一獲獎華語片《西小河的夏天》成唯一獲獎華語片閉幕片《相愛相親》收獲好評《罪行累累的少女》《閉塞》獲“新浪潮獎”

影片監制張家振則表示,這個獎項對于一位新導演是一份很大鼓舞,這次獎項是由觀衆投票選出,因而具有特别意義,“相信大家都能回憶自己成長過程中對于成年世界的那份好奇和不解,父子間、祖孫間的對抗與和解。”

釜山電影節頒獎:《西小河的夏天》成唯一獲獎華語片《西小河的夏天》成唯一獲獎華語片閉幕片《相愛相親》收獲好評《罪行累累的少女》《閉塞》獲“新浪潮獎”

監制張家振。

片中爸爸顧建華和媽媽楊慧芳的扮演者張頌文、譚卓感謝了觀衆的認可。

釜山電影節頒獎:《西小河的夏天》成唯一獲獎華語片《西小河的夏天》成唯一獲獎華語片閉幕片《相愛相親》收獲好評《罪行累累的少女》《閉塞》獲“新浪潮獎”

張頌文劇照。

張頌文表示:“電影是拍給觀衆看的作品,我認為觀衆在觀影後是有權對電影說出真實想法和感受的,知道釜山電影節的觀衆給予了我們這麼高的評價,我和家人也很高興,謝謝你們。”

<h1>閉幕片《相愛相親》收獲好評</h1>

電影節閉幕片《相愛相親》導演張艾嘉與男主田壯壯一起亮相釜山電影節閉幕紅毯,張艾嘉一襲黑裙優雅端莊。

釜山電影節頒獎:《西小河的夏天》成唯一獲獎華語片《西小河的夏天》成唯一獲獎華語片閉幕片《相愛相親》收獲好評《罪行累累的少女》《閉塞》獲“新浪潮獎”

田壯壯與張艾嘉一同走紅毯。

影片也在露天影院進行了放映,收獲了不錯的反響。外媒稱《相愛相親》拍出亞洲人的共同情感,對此張艾嘉表示自己在創作時主要參考生活:“我個性很好奇,喜歡觀察别人,會站在别人的立場去思考。”

釜山電影節頒獎:《西小河的夏天》成唯一獲獎華語片《西小河的夏天》成唯一獲獎華語片閉幕片《相愛相親》收獲好評《罪行累累的少女》《閉塞》獲“新浪潮獎”

田壯壯與張艾嘉合影。

田壯壯首次在電影中擔綱主演,他幽默表示“被張艾嘉盯上的人她都不會輕易放過”,“其實我們是老朋友了,在一起做電影真的不容易,很感激張艾嘉來找我演。”該片将于11月3日在國内上映。

<h1>《罪行累累的少女》《閉塞》獲“新浪潮獎”</h1>

大獎方面,南韓電影《罪行累累的少女》與伊朗電影《閉塞》獲得了今年釜山電影節的新浪潮獎,為紀念釜山電影節已故元老金志錫設立的志錫獎則是被泰國電影《Malila: The Farewell Flower》與日本電影《The Scythian Lamb》獲得。

釜山電影節頒獎:《西小河的夏天》成唯一獲獎華語片《西小河的夏天》成唯一獲獎華語片閉幕片《相愛相親》收獲好評《罪行累累的少女》《閉塞》獲“新浪潮獎”

釜山電影節評委會。

南韓電影《蘇城裡》與日本電影《日本國VS泉南石綿村》獲得了今年的BIFF Mecenat獎,南韓電影《大字報》與印尼電影《麥當娜》獲得了Sonje獎,南韓演員樸鐘煥與全汝彬獲得了今年的演員獎。

【完全獲獎名單】:

New Currents Award(新浪潮獎):

《罪行累累的少女》 / 南韓

《閉塞》 / 伊朗

Jiseok Award(智奭獎):

《Malila:The Farewell Flower》 / 泰國

《The Scythian Lamb》 / 日本

BIFF Mecenat Award(最佳紀錄片獎):

《蘇城裡》 / 南韓

《日本國 VS 泉南石錦村》 / 日本

Actor &amp; Actress of the Year(年度最佳男女演員):

樸鐘煥 / 《Hit the Night》 / 南韓

Jeon Yeobin / 《罪行累累的少女》 / 南韓

Sonje Award(亞洲最佳短片獎):

《大字報》 / 南韓

《麥當娜》 / 印尼

KNN Award觀衆獎:

《西小河的夏天》 / 中國

BNK Award(釜山銀行獎):

《Pulse》 / 澳洲

Citizen Critics’ Award(市民評論獎):

《Possible Faces》 / 南韓

CGV Art-House Award(CGV藝術空間獎):

《Microhabitat》 / 南韓

NETPAC Award(亞洲電影振興機構獎):

《二月》 / 南韓

Busan Cinephile Award(釜山觀衆獎):

《A Free Man》 / 德國、日本

Vision Director Award(視覺導演獎):

1)Kim JoongHyun / 《二月》 / 南韓

2)JEONG Gayoung / 《Hit the Night》 / 南韓

The Asian Filmmaker of the Year(年度亞洲電影人獎):

鈴木清順 / 導演 / 日本

Korean Cinema Award(南韓電影功勞獎):

Christoph Terhechte / 柏林國際電影節執行委員長 / 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