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金融科技發展與金融業轉型

作者:貝川資料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作了題為“金融科技發展與金融業轉型”的視訊演講。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金融科技發展與金融業轉型

以下為演講全文:

我作為一個金融研究者,應邀參加這樣一個大會,感到非常榮幸。通過這個會我想跟大家分享幾個關于金融科技發展和金融業轉型的看法,三個看法:

第一個看法就是關于數字經濟的發展和傳統金融業轉型的關系。

我們知道發展數字經濟是我們目前的一個很重要的任務,或者說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方面和重要的動力。關于數字經濟它有兩面,一面是對傳統經濟數字化,另外一面是新湧現出來大量的資料要讓它産業化,是這樣兩個側面。是以數字經濟就定義為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資訊作為關鍵生産要素,以現代資訊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資訊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的經濟活動。這一段話實際上表達了我們經濟的發展如何依賴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的深化的。

這樣一個數字經濟發展是如何來推動經濟不斷的優化,不斷進階化的呢?還是兩個過程,第一個過程是解構,第二個過程是重組。所謂解構就是要用數字的手段、數字化的手段把我們傳統經濟金融行業解構開來,形成新的專業化分工。第二個階段就是做了上述的工作之後,用數字化的方式把它們在虛拟的網絡空間上重新聚合,形成新的交易體系、産業鍊和價值鍊,這個過程在我們面前每天都在進行。

既然是這樣,既然是一個解構和重組的過程,所有的産業都會受到影響,我們金融業事實上是受到影響最大的行業,是以對于我們金融業來說擁抱科技、擁抱數字化是我們必行之路,否則就死路一條。

第二個看法和大家讨論一下金融科技發展的幾個階段以及它主要特點。

金融科技發展第一個階段是1.0時代,這個1.0時代應當說科技對于金融業還沒有革命性的本質性改變,但是它推動了金融業在一些領域,特别是在國際領域裡的發展。另外一個領域就是它讓我們金融業那些傳統的營運有了一個新的承載方式,大家注意我說的是“承載方式”,為什麼要說這一點呢?因為現在大家可能更多聽到的是數字貨币和電子化時代開始,在金融科技發展的1.0時代隻是電子化,隻是換了一個載體,是以這是1.0。

2.0時代就深化了,金融服務開始數字化,辦公電子化、自動化、自助化,是以我們說2.0時代應該是金融業進入了自助時代。自助時代最明顯的一些表征,比如說ATM機、CDM機,什麼存折、賬單的列印機,非現金自助終端、夜間金庫等等,過去想象不到的事情都發生了。

那麼在這個基礎上就進入了3.0時代,我們目前在處在3.0時代的後半期,3.0時代出現了一個很顯著的特點就是網際網路金融。大家知道網際網路金融在中國是十幾年前開始有了,它發展的過程也是曲折複雜,有它非常好的方面,但是确實也帶來了一些新的風險。在3.0時代,應當說最有革命性的一個變化就是非金融機構利用網際網路和通訊技術進入了金融領域,它不會說我叫金融,但是它會提供服務,最早金融機構提供的金融服務就是支付清算,在支付清算的基礎上形成了一些資金池,形成了一些類似證券的一些産品,它就全面的向傳統的金融業滲透。

正是因為這樣,大家也看到程序是在我們眼前發生的,有很多的科技公司應當說是在金融領域凱歌行進。也是由于各種原因,我們監管當局正是由于對眼前革命化的程序認識不足,是以産生了一些問題,比如數字保護的問題、隐私權的保護問題、數字産權的濫用問題,還有從金融業角度來說沖擊傳統的金融規範的問題,這些事現在已經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現在正在進行整理。資訊共享,現在共享的面已經很廣了,是以在這個時代應該是金融業進入了自助時代,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網際網路進入了移動終端的普及,是以網上銀行、短信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等等層出不窮,我們看到在這個過程中其實開始出現了金融的泛化。

第4個階段是4.0時代,金融業已經全面受到金融科技的沖擊,并且得到了改造。現代金融科技一些主要要素,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等這些已經進入了金融業,而且大資料+AI風控和征信、大資料+智能投顧成為金融發展的主流。現在應當說是網際網路金融無處不在,而且随處可得,金融業進入了智能投顧時代。

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二個看法,就是關于金融科技發展的階段問題。

第三個看法,也就是最後一個看法。

既然金融科技這麼重要,金融科技推動了金融業改革,講到第3、第4階段的時候大家已經能聽得出傳統金融業不能那樣幹了,于是金融科技就會成為主導我們傳統金融發展的一個主要技術力量,我們要讓它規範發展。我用BASIC這樣一個詞概括了金融科技的五個要素,我們這樣一個概括主要是想向大家說,金融科技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它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以及已經做了什麼和未來将要做什麼,我們一個一個看。

B就是區塊鍊,我這裡想強調的是區塊鍊現在被大家到處談,也許也會被到處用,但是對于我們金融業來說區塊鍊的發展就是為了獲得一種信任的機制。傳統上至少經過兩個階段,原始階段我們的信任就是人與人的信任靠人與人的關系、靠親屬、同學和朋友,不太靠得住,而且範圍非常小。工業化時代靠的是大企業,然後靠的是專業化資訊收集、分析、處理機構,甚至包括像中國移動這樣的機構,但是也靠不住,它也有的範圍的問題,也有作假的問題,我們知道本世紀初在華爾街上就出現了一起醜惡的資訊造假的事件。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金融業是一個信任經濟,解決這個問題就引進了區塊鍊,區塊鍊是重構信任機制,排除那些人為的影響,讓你不能夠更改,讓你都有記錄,在這個基礎上提高資訊、共享效率,這是B。

然後是人工智能,它三大要素:資料、算法、算力。大家知道資料中國應當說還是可以的,但是存在資料孤島的問題,因為部門分割。算法,基本上是一個科學層面的事情,中國的科學發展是有一些問題的,是以算法實際上我們不算先進,算力應該說還可以,總之在人工智能方面我們還有很多東西要迎頭趕上。

安全技術,使用生物識别、加密技術等等提高風控的效率。大家一定能敏銳感覺到,有一段時間在沒有監管,沒有很好控制的情況下生物識别技術到處在使用,甚至是泛濫。對于隐私的問題,對于安全的問題考慮不多,這段時間有關部門實際上是在進行監管,使它進入安全科學發展的軌道。

第4個要素是互聯,我們用互聯這個詞概括了兩個側面,一個是移動互聯,一個是物聯。移動互聯、物聯共同發展,并且協同發展之後就會産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我們現在還不能夠充分估計它的前景的一種情況,就是萬物互聯,并在此基礎上人人金融。到時候金融就不是少數人的專利,不是少數機構的專利,它會成為一個人人都在參與其中的一個過程,這一點我們做金融研究的在高度關注,是不是金融是以消滅了,還是會發展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形态,這個我們需要注意。

最後是大資料和雲計算,我們要有大資料,要在這個基礎上進行雲計算,是為了降低資訊處理成本,提高資訊處理效率的。

總之,這就是金融科技健康成長的幾個要素,這幾個要素必須正确的、規範的、科學的,而且以人為本的使用。我相信在這樣一個基礎上,我們整個金融業,我們整個經濟都會有一個長足的發展。我們數字經濟引領、金融科技引領,我們會在下一個百年中一定會創造出與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相比對的偉大的成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