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一周裡,有關于 #澳洲山火# 的消息鋪天蓋地,噩耗不斷傳來
這場從2019年9月份燃起的大火,直到今天已經4個月過去了,還在熊熊燃燒。大火造成的惡劣影響,讓芭姐看了也揪心不已。據最新的資料統計,澳洲山火過火面積超過5.25萬平方公裡,比丹麥、荷蘭、瑞士、比利時等等小型國家的國土面積還要大
衛星雲圖中的澳洲,整片國土如同一塊被燒紅的木炭
整個澳洲大陸,近乎三分之一的地區被濃煙籠罩。
據監測,這場大火已經向地球大氣中排放了大約4億噸二氧化碳,超過了116個排放最低國家的年度總排放量。昔日空氣澄澈的墨爾本,如今部分地區空氣污染指數甚至達到706,位列世界倒數第二
(空氣污染指數劃分為0-50、51-100、101-150、151-200、201-250、251-300 和大於300共7級。如果空氣污染指數大於300,則所有人的健康都會受到極嚴重影響)
更為可怕的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稱,澳洲山火産生的霧霾,将繞地球傳播至少一圈。
曾經純淨的南太平洋地區,近日就被檢測到超高的一氧化碳濃度,而這些一氧化碳正是來源于澳洲的大火。此外,紐西蘭等國家也正陸續受到大火煙霧的影響。
而在這場驚動全世界的山火中,最無辜的是那些喪生于這場災難裡的動物們
悉尼大學釋出的報告顯示,澳洲全國有10億隻動物被大火波及,而于火災中喪生的至少有5億…
各種動物的屍體,如焦炭一般,遍布被大火席卷過後的森林。燒焦的軀體讓人不忍多看
澳洲的國寶動物,考拉,在這場大火中死亡超2萬隻,以至于被宣告功能性滅絕。(在某些地區被列為瀕危動物)
我們都知道考拉是一種行動遲緩的動物,也正是因為它們溫吞呆萌的性格,是以如此讓人類喜愛。在遇到危險時,它們會爬到樹冠上,蜷成一個球來保護自己,等待危險過去。可是在這樣的森林大火中,不知如何逃脫的它們,就隻能無助等死。
大火産生的濃煙讓考拉幾乎喪失視力,完全迷失方向,最後被活活燒死…
不隻珍貴的考拉,瀕危動物輝鳳頭鹦鹉,可能也在這次大火中滅絕。山火産生的大量灰燼和沉澱物,随着大雨流入新南威爾士州的麥基裡河中,導緻成千上萬條魚死掉…
這些死亡本可以被避免。
為什麼四個月的時間都沒能将這場山火撲滅,任由它愈演愈烈?為什麼等到已經有上億隻動物喪生之時,才想起去救助?
山火剛剛發生時,澳洲總理還在夏威夷悠閑度假;澳政府則花費3100萬舉行跨年焰火表演,而火情卻無人在意...在調查之後,更令人心寒的是,這場大火竟然并非全是天災,還有人禍
“180人涉嫌縱火,24人涉嫌故意縱火,53人涉嫌未能遵守消防禁令,47人涉嫌在地面上丢棄點燃的香煙或火柴”。歸根結底,是人類的輕視與私欲,點燃了這場“世紀大火”
而葬身其中的動物,又何其無辜?
人類總是習慣了掠奪,卻很少給予。我們使用和支配着絕大多數的自然資源,貪婪而沒有節制;我們為了經濟的快速發展,摧毀了動物們賴以生存的栖息地;我們為一己私欲,毫無節制的偷獵捕殺,甚至導緻多個物種瀕臨滅絕...
非洲大象被偷獵
我們中的一些人,還用“物競天擇”、“适者生存”當幌子,來為自己的殘忍和貪婪開脫。
2019年Netflix與BBC合作制作了一部關乎地球動物的自然紀錄片——《Our Planet》(我們的星球)
全片共8集,從蒼茫冰蓋到海洋深處,從遙遠的森林到戈壁沙漠,紀錄片展示了瑰麗神秘而危險的自然世界裡,那些為了生存而努力的動物們。
在印尼,蘇門答臘北部的沼澤森林,居住着我們血緣最近的祖先之一,紅猩猩。
紅猩猩甚至已經學會如何用棍子制作工具,它們是世界上唯一被發現,掌握此技能的動物。
然而這一偉大神奇的物種,由于栖息地的毀滅,正在以每周100隻的數量減少。紀錄片中看到的這一代,可能将會是地球上最後的野生紅猩猩。在過去的40年裡,紅猩猩賴以生存的原始低地叢林,由于人類活動的影響,已經驚人地減少了75%。
放眼全球,我們正在失去熱帶森林,以每年約1500萬公頃的速度。還記得不久前發生的 #亞馬遜熱帶雨林大火# 嗎?
2019年8月,一場大火讓昔日的“地球之肺”被濃煙充斥,“綠色心髒”上被烙下一個巨大的黑色印痕。
同樣的救火不及時,态度輕慢,讓這場火也持續了一月之長,亞馬遜雨林受到嚴重破壞。2019年以來,亞馬遜雨林火災數量超過7.2萬起,相較于2018年增長了83%。随着雨林消失的,是這個星球多樣性的寶庫,人類不僅失去了曾經生活其中的動物,還在改變着全球氣候。
俄羅斯的東北海岸,是地球上最大的海象聚集地。十萬頭海象密密麻麻的布滿整片海岸,狹窄、逼仄、擁擠,卻别無它法。
他們的自然家園,海冰,由于氣候變暖已經退卻到了北方。這片海岸就成了離他們的捕食區最近的地方。(人類焚燒化石燃料和石油等化學物是導緻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
每一寸空間都被擠滿了,想要向前行進就必須爬過緊湊堆積的同類。踩踏事件可能突然發生,稍有不慎就會被同伴踩死。
沒能在海岸上占領一席之地的海象隻能另尋栖息地。它們甚至違背習性,拖着一噸重的身體,爬上80米高的懸崖,隻為了尋找一個可以休息的地方。
當饑餓時,它們要重新回到海上。然而海象出水後視力極差,于是紀錄片裡最殘忍的一幕出現了…
上百隻海象,從那個它們本不該爬到的高度跌落,一隻又一隻,滾入同類的屍體堆中
海象的生存,正因人類活動帶來的影響而改變。它們是氣候變化的首批受害者,正在承受由此帶來的後果。
人類毫無節制的偷獵,是導緻動物數量銳減的又一大原因。過去20年裡,為了滿足人類對叢林野味的需求,剛果大猩猩的數量減少了一半,現在他的種群已瀕臨滅絕。
藍鲸,曾經在世界上有超過30萬的數量,上個世紀它們被人類無情獵殺,如今全球範圍内也僅剩數千頭存活。
盡管1986年《全球禁止捕鲸公約》開始生效,然而直至今天,日本依然在大量捕殺鲸魚。西伯利亞虎,偷獵使之存世數量已不足600頭…
在過去50年裡,由于人類活動所導緻的溫室效應、全球氣候變暖,以及偷獵等等行為,使全球野生動物的數量平均下降了60%
在人類曆史上,第一次,自然的穩定性已不再是理所當然了。好在,隻要有機會,我們星球的森林、海洋仍有着難以置信的恢複能力。
比如東南亞拉賈安帕的島嶼,曾經被鲨魚捕獵團體長期占據,在這裡進行無管制捕魚行為,讓這裡的鲨魚和其他大型魚類都不複存在。
但如今,這片環礁湖被人類列為海洋保護區,又重新成為了幼鲨的庇護所
人類的細心呵護,讓這片海域的生物再次變得多樣起來
了解自然界是如何運作,以及人類如何才能幫助它,這一點,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重要過。
或許會有人認為,所有這些離我們都太過遙遠,畢竟我們的日常生活都還在有條不紊的如常運作着。
但不要忘記,擁有高等智慧如人類,也始終是生物鍊中的一環。蝴蝶效應掀起的飓風,終有一天我們不得不面對。
正如《流浪地球》中的那句台詞:“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與每個人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