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國時期與徐志摩齊名的邵洵美,因為是高富帥,才華被人忽視

作者:張生全精彩曆史

魯迅罵過形形色色的人,這其中最讓魯迅看不上的就是“軟飯男”邵洵美。

魯迅在《拿來主義》中曾寫道:“我們之中的一個窮青年,因為祖上的陰功,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問他是騙來的,搶來的,或合法繼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換來的……”

為了不傷及無辜,也為了不讓讀者受胡亂猜疑之苦,魯迅特意在文章後備注:“這裡是諷刺做了富家翁的女婿而自我炫耀的邵洵美之流。”

民國時期與徐志摩齊名的邵洵美,因為是高富帥,才華被人忽視

(邵洵美)

說起來,邵洵美和徐志摩都是民國時期極風流的人物,并且都因頗有詩才,被時人譽為“詩壇雙璧”。同時又因長相俊美,且二人相貌頗似,是以又被稱為“美男子”。作家周劭曾就邵洵美與徐志摩之相貌評價說:“洵美似乎比戴眼鏡的志摩更漂亮一些。”

要論出身,邵洵美可不是魯迅所言的“窮青年”。他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邵友濂是同治年前的舉人。由于祖上有蔭功,因而在官場上平步青雲。不僅做過頭等參贊,還先後擔任過湖南巡撫和台灣巡撫。

他的外祖父則更加厲害,在晚清時期,不僅是李鴻章的得力助手,而且還是洋務運動的主要創辦者。他創辦了鐵路、紡織、電報、輪船、煤礦、銀行等實業,是當時富可敵國的實業家。再加上邵洵美的大伯邵頤娶的是李鴻章的侄女李氏,而邵頤英年早逝,沒能留下子嗣。是以邵洵美被過繼給了大伯。這樣一來,李鴻章也是他的叔外祖父。

坊間都傳盛宣懷最疼愛的女兒是盛愛頤。其實,四女盛樨蕙才是他最疼愛的女兒。盛樨蕙的婚事是由盛宣懷安排的,她的丈夫正是邵友濂的公子邵恒。

由于疼愛盛樨蕙,她出嫁時,盛宣懷給她準備了極為豐厚的嫁妝。據說光是銀元就有100萬,古董、首飾及妝奁等更是非常可觀。是以盛家嫁女,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民國時期與徐志摩齊名的邵洵美,因為是高富帥,才華被人忽視

(盛宣懷)

古話說,一個女婿半個兒。邵恒在結婚後,也深得盛宣懷提拔,做了輪船招商局督辦。這可是個肥缺。可惜邵恒是個纨绔子弟,隻顧得食鴉片、賭博和玩女人,是以老丈人給他安排的好差事,他居然數月不到崗。把盛宣懷氣得幹瞪眼,隻得把他免職。

雖然父親不成器,但邵洵美從小就生得像個玉人一樣招人喜歡。再加上家境優渥,讀書的功利心就淡了不少。比如家塾裡所學多是《詩經》和唐詩宋詞等,而不是枯燥的《四書》《五經》,更不用搜腸刮肚學什麼八股文。在詩歌的熏陶下,邵洵美的貴公子氣質,也越來越濃厚。此後,邵洵美又被送到貴族學校聖約翰學校讀書,接受西式教育。

要知道不少名人都畢業于聖約翰學校,比如張愛玲、顧維鈞、宋子文等都是邵洵美的校友。可想邵洵美那幾年書讀下來,自然也是大有收獲。

邵洵美是個早熟少年,他在10歲時便暗戀上了比自己大1歲的表姐盛佩玉。

那是1916年,外公盛宣懷病逝的時候。邵洵美随母親盛樨蕙送盛宣懷靈柩回蘇州老家時,得以第一次見到盛佩玉。他一見鐘情,從此便犯下了相思病。

分别後,邵洵美不僅學會了開車,還學着纨绔子弟們出入風月場所。

不過,邵洵美終究還是涉世未深的小鮮肉,他很快就吃了虧。

原來,邵洵美在戲院裡結識了一個美豔的交際花,便極殷勤地請交際花和她的朋友吃飯。誰知吃飯的途中,交際花的朋友中,有個姓邵的人無端打傷了一個人且溜之大吉。随後趕來的警察,在沒有搞清狀況的情況下,誤以為是邵洵美傷了人,是以把他關到了監牢裡。

後來終于真相大白,邵洵美也得以釋放。但交際花卻找到邵家,狠狠訛詐了一大筆錢,此事才算了結。

民國時期與徐志摩齊名的邵洵美,因為是高富帥,才華被人忽視

(盛佩玉)

風波雖然過去了,但是邵家公子傷人的消息,卻成了街巷尾的談資,而邵家也是以頗失了些臉面。

邵洵美後來才從朋友那裡得知,他之是以有牢獄之災,本來就是交際花給他做的局。他不過是年少無知又行為不檢,是以才吃了大虧。

從那以後,邵洵美便視風月場所為虎狼之地,再不肯涉足,轉而安心讀書。而表姐盛佩玉則做了他白天的紅玫瑰,夜裡的白月光。

為了向盛佩玉表達愛意,他還尋了《詩經》中“佩玉锵锵,洵美且都”這句,把名字改為了“邵洵美”。除此外,愛情也催生了邵洵美的詩情畫意,讓他在那段時光裡寫下了不少情詩。

邵洵美對盛佩玉的愛戀,其實已經是公開的。他的母親盛樨蕙寵愛他,再說,盛家和邵家本就是姻親。是以,在母親的張羅下,邵洵美與盛佩玉訂下了婚事。

在訂婚前,莊夫人曾詢問盛佩玉的想法。盛佩玉想到盛家男人納妾成風,又無不吸煙濫賭,是以她就提出了三個條件:一是不食鴉片煙,二是不賭博,三是不納妾。

對于盛佩玉的條件,邵洵美認為都是極簡單能辦到的事情。是以他當即就一口答應了下來,于是一樁婚事就這樣敲定了。

在英國留學期間,邵洵美結識了徐悲鴻、張道藩等人,不過他和徐志摩的結識卻最有意思。

原來,徐悲鴻初識邵洵美時,便說他長相頗似徐志摩。後來就連劍橋街頭賣舊書的老頭也總是問他是不是姓徐。在弄清楚後,便慨歎他居然和徐志摩長得一模一樣。

有趣的是,沒過幾日,邵洵美便在街上遇到了徐志摩,而徐志摩徑直走到他面前,且連聲喊着:“弟弟,我終于找到你了。”

原來有人也和徐志摩說了一樣的話,因而勾起了徐志摩的好奇心。于是他四處打聽,終于找到了邵洵美。

民國時期與徐志摩齊名的邵洵美,因為是高富帥,才華被人忽視

(徐志摩與邵洵美)

1927年,由于家庭變故,在母親的催促下,未完成學業的邵洵美,回到了國内,并與盛佩玉舉行了婚禮。

盛佩玉出嫁的時候,盛家雖然不及從前風光,但是她帶到邵家的陪嫁依然豐厚無比。不光有1萬銀元的嫁妝,而且還有田地商鋪等。這份嫁妝自然在整個舊上海的富家小姐中都是極有分量的。于是邵洵美娶了闊小姐的消息,也就傳得四鄰八舍都曉得了。

此後,邵洵美曾在南京做過市政府的秘書長。不過官場的黑暗及腐敗讓他氣得沒幹到3個月就辭了職,還發誓說從此再也不做官了。

不做官,就做學問。本來邵洵美就是個文人,寫詩,讀書,做文章,都使他歡喜又心安。

邵洵美喜歡寫詩,舊體詩做得不錯。對于寫新詩,他自己曾說他不曾受過别人的啟發。而他在文壇上又有好人緣,大家便把他和徐志摩推舉為新月派詩人代表。

對于邵洵美的詩,他的朋友們都十分捧場。比如柴樹铎評價:“有聲,有色,有情,有力。”沈從文也評價說:“以官能的頌歌那樣感情寫成他的詩集。贊美生,贊美愛,然而顯出唯美派人生的享樂,對于現世的誇張的貪戀,對于現世又仍然看到空虛。”郁達夫的評價最不走心,他說:“邵洵美是個很好的詩人……”

總之,由于邵洵美常常做東,大家其樂融融吃了他不少好飯菜,似乎很少有人不誇贊他的詩歌。

民國時期與徐志摩齊名的邵洵美,因為是高富帥,才華被人忽視

(魯迅)

邵洵美在當時的文壇上還有“孟嘗君”的美名。他樂善好施,但凡朋友有難,他必慨然解囊。他又極不善理财,揮金如土,因而與他做朋友的文人頗多。他家裡常常高朋滿座,像郁達夫、林語堂、胡适等人皆是他家裡的常客。郁達夫還為了應景,說他家“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

雖然與邵洵美交好的人多,但也不乏看不上他成天隻會耽于享樂,吟風弄月的人。

像左翼代表人物魯迅,就對邵洵美的行為很不滿,同時也頗看不上他的文章。是以魯迅數次譏諷:“邵公子有富嶽家,有闊太太,用陪嫁錢,做文學資本。”

其實細究,雖然盛佩玉的确有一份厚實的嫁妝,但邵洵美家亦還很殷實。不僅鄉下地産有上萬畝,且還有不少商鋪地産出租,是以他并沒有落魄到隻能靠吃軟飯過活。

不過,由于邵洵美的文章很不入魯迅的眼。是以魯迅一說到他,必定拿他娶了闊太太做開頭,再說他的“文學家”是捐出來的。言下之意,他的文學資本絕不是靠才華所得。

對于魯迅的譏諷,邵洵美也曾撰文反擊過。不過他罵魯迅,哪裡能有魯迅的那種殺傷力!是以幾次下來,邵洵美也難過起來,于是他在《勸魯迅先生》中才會委屈地說:“魯迅先生便總罵我‘有錢’……但是無論如何,它和我的文章究竟有多少關系呢?”

甚至在解放後,邵洵美因政治問題,關在提籃橋監獄時,他還拜托獄友說,魯迅先生當年聽信謠言,說他有錢,他的文章都不是他寫的,是他花錢雇人寫的,他知道他的文章雖寫得不好,但他沒有叫人寫過,都是他自己寫的。

看看,一個本來可以與徐志摩比肩的詩人。由于娶了闊太太,因而引出不少謠言。再加上影響力極大的魯迅又給他又貼了标簽,是以,他在文學上的才華便如黯淡的星子一樣,淹沒在了浩瀚的文海中,而他也是以漸漸不為人知了。

(參考資料:《盛氏家族·邵洵美與我》《天生的詩人——我的爸爸邵洵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