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效雄 閑說湘菜 89 炒碼米粉

張效雄 閑說湘菜 89 炒碼米粉

閑說湘菜89 炒碼米粉

張效雄

我母親住在長沙市晚報大道附近的崇文閣,崇文閣往東走,有一家很不起眼的鋪子,小招牌的名頭叫“手擀面”。這小鋪子賣的不光是面條,還賣米粉。

這個手擀面的的鋪子,可是個紅透了的網紅店。它前後隻有一間鋪面,室内室外都可以擺放桌凳。食客們一波接着一波進出,無論是早餐還是午餐的時候,大竈台前總是排着長長的隊。人們領了号子,點了菜單,幾個師傅照單現做,食客們吃的就是炒碼的鮮辣味道。

炒碼,顧名思義,是在顧客點單以後,當即用小鍋炒出配好了的原料,将炒制的菜碼蓋在米粉或面條之上。炒碼是湖南米粉文化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湖南人最愛的吃法之一。客人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菜碼,經炒碼師傅熱鍋翻炒後,蓋于骨湯米粉之上,色澤鮮亮,香氣撲鼻。當“炒碼”與骨湯中的米粉一同入口時,濃郁的鮮香便可在味蕾上肆意蔓延。

長沙街頭吃這種炒碼的鋪子當然不隻是這一家紅火的店鋪。記得我小的時候來長沙,最愛吃的就是楊裕興和甘長順的三鮮炒碼面條。這三鮮指的是墨魚、肚條和豬肝,當然還有用蘑菇、鱿魚、瘦肉和青菜做配料的,炒出來的味道香噴噴的。大學畢業後,我配置設定來長沙工作,長沙街頭就不隻是這兩家名店經營炒碼,除了街頭的小米粉攤子外,大一點的米粉店都會經營各式炒碼。現如今我這把年紀了,隻要去米粉鋪吃炒碼,我必定要點這個三鮮炒碼,試圖找回童年的味道。

除了三鮮炒碼外,還有一款炒碼"招牌腰花”,也是我的最愛。這個炒碼也是招牌炒碼品種,是大大小小米粉店裡點單次數最多的。赤褐色的腰花經過爆炒後,配以紅椒和翠綠色芹菜,互相交映,紅豔豔、綠油油的,讓人驚豔不已。爆炒腰花的技巧在于刀工,腰花也處理得沒有異味,切成小片,并打花刀,吃起來口感才是爽嫩的。

另一款螺絲辣椒炒肉,也是食客們常點的炒碼。大廚将螺絲椒拍扁斜切,青蒜或青蔥切段,蒜米拍扁,五花肉切薄片。原料備好後,取少許豬油下鍋,小火至七八成熱,放入拍扁的蒜米煎至香味飄出,然後将切好的五花肉下鍋翻炒。多煎一會兒肉,稍稍煎的老一點,吃起來會更有嚼勁。再将切好的辣椒下鍋,炒至辣椒稍稍變軟時,将之前炒好的肉也下鍋,放鹽和雞精少許,最後在起鍋時加入青蒜或青蔥,翻炒至蒜香味飄出即可出鍋。

米粉炒碼的做法,訣竅在于米粉和碼子分開制作,碼子炒好後再下粉。炒碼的同時,将熬制好的骨東加入到碗中,然後将粉在沸騰的水中燙熟,撈起粉放在碗中,立馬将熱騰騰的碼子放在米粉之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道地湖南炒碼粉就這樣完成啦。口味重的人,配上如剁椒、酸豆角、榨菜等,絕對的人間美味啊。

與炒碼類似的,也有長沙粉煨碼的做法,與炒碼大緻相同。先将裡脊肉切絲,加入澱粉和少許醬油、姜絲,再放點油拌勻。熱鍋倒入油,待燒至輕微冒煙,倒入調好的肉絲,讓肉在鍋裡停十秒,再翻炒會更滑,肉炒至八成熟鏟出。鍋内餘油多的話,直接放姜蒜辣椒和鹽爆香,倒入已炒好的肉絲一起翻炒,加入豆瓣醬、少許醬油,頓時香味四溢。可以用的是蓮藕豬骨湯做湯底,也可以是豬骨頭雞架子熬湯。湯碗做好後,放入煮好的米粉,依次放入肉絲、煎雞蛋、香油、辣椒油、花椒油、蔥花,如果可能的話,在文火上煨煮幾分鐘,一熱當三鮮,味道更有特色。

這好的味道,怪不得從外地回家鄉的長沙人,下飛機或下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鋪子裡炒一大碗,然後狼吞虎咽,享受隻有長沙才有的絕味。

張效雄 閑說湘菜 89 炒碼米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