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慶青年評論:你肯定不知道,“二川”冒充四川的曆史與今天 01 0203

我是1998年出生的重慶新青年,大學大學國際政治專業,碩士研究所學生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站在青年角度客觀、全面看世界!

川渝糾紛看似錯綜複雜,其實一點就破:重慶直轄遺留問題,“二川”冒充“四川”下的曆史難題。

<h1> 01</h1>

遼甯不能“冒充”整個東北,

江蘇不能“冒充”整個江南,

河南不能“冒充”整個中原,

廣東不能“冒充”整個嶺南,

宜昌不能“冒充”整個三峽,

二川不能“冒充”整個四川!

…………

類似的案例太多太多了。

重慶青年評論:你肯定不知道,“二川”冒充四川的曆史與今天 01 0203

【行政區劃】要跟【地理文化區】加以區分,隻把【地理文化區】的一部分拿來設省,會導緻不同區域之間形成隔閡,陷入無休止的内耗中,不利于【地理文化區】和【行政區】的長遠發展。

就好比現在的江南地區,曾經涵蓋今天的江蘇、浙江、上海、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區。但是如果隻讓江蘇省“冒充”江南省,結果必然是陷入同其他地區的無限糾紛中,“長三角一體化”和“江浙滬皖包郵”等政策落實難度必然加大。

重慶青年評論:你肯定不知道,“二川”冒充四川的曆史與今天 01 0203

江南地區和平分家後,大家自立門戶,沒有一家“冒充”江南省。實則大家都是江南地區,大家都願意發展江南文化,大家都是江南文化的建設者和享受者。江南地區大大減少不必要的内耗,整個長三角地區分工協作,共同建立世界級的城市群。

<h1> 02</h1>

我們把時間拉回宋朝。

北宋鹹平四年(1001年),四川地區分為益州(今成都)、梓州(今三台)、利州(今廣元)、夔州(今重慶奉節)四路,合稱“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其間設四川安撫制置使、四川宣撫使等官職,當時的“州”叫“路”也叫“川”,至此“四川”得名。

重慶青年評論:你肯定不知道,“二川”冒充四川的曆史與今天 01 0203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合并川峽四路,設四川等處行中書省,簡稱“四川行省”,是為“四川”建省之始,行省衙門駐成都路。曆經元、明、清三朝幾百年一直到今天,這就是”四川省“的幾百年曆史。

然而四川地區自古以來在都江堰黃金澆灌下,農業經濟非常發達,又有東西南北的山脈阻隔,很容易形成地方割據對抗朝廷,是以曆朝曆代都會對四川地區進行削弱分割。

重慶青年評論:你肯定不知道,“二川”冒充四川的曆史與今天 01 0203

經過幾百年的變遷,重慶大部、甘肅南部、陝西南部、雲南北部、貴州北部等,很多都已經脫離不再歸屬四川省,成為今天的重慶、萬州、涪陵、黔江、昭通、恩施、宜昌、隴南、六盤水、畢節、漢中、遵義等等。

以至于今天的四川省跟宋朝得名”四川“時重合的面積隻剩下50%左右,除益州大部分還在四川省,利州、梓州相當大一部分已經脫離四川省,夔州絕大部分也已經脫離四川省,今天的四川省實際上隻有“二川”。

<h1>03</h1>

是以,今天的“二川”冒充“四川”,就好比三國時期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結果當然是不能服衆,還會造成天下混亂。曹操及曹丕後來還是靠硬實力征服其他諸侯軍閥,而最後真正統一中國的則是司馬懿家族。

重慶青年評論:你肯定不知道,“二川”冒充四川的曆史與今天 01 0203

當然,今天“二川”冒充“四川”的事實是曆史遺留問題,不是簡單的任何一方所決定的。但是“二川”卻處處強化對“川”字的話語權,如今天所謂四川省的官方和民間,更多簡稱“川”很少簡稱“蜀”,無論是車牌号還是民間菜系,無論是戲曲表演還是文化作品,都展現着“二川”對“川”字文化符号的掌控野心。

這些做法顯然符合“二川”目前的利益,但是損害了重慶、萬州、涪陵、黔江、遵義、漢中、東川等老四川地區的利益。

最好的辦法就是四川省改名。

“成都省”、“天府省”、“雙川省”、“蜀康省”、“蜀益省”等等,都是結合實際情況且比較優美的新名稱。

對此,你怎麼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