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内土地革命戰争期間安徽舒城籍兩位紅軍進階将領遭到錯殺

安徽省舒城縣位于安徽省中部,大别山東北麓,江淮之間。舒城曆史悠久,人才輩出。在國内土地革命戰争期間,安徽舒城同時出現過兩位紅軍進階将領,一位是黃埔一期生、黃埔軍校武漢分校任四隊隊長(當時徐向前任一隊隊長)、後任紅軍紅四方面軍紅四軍第十師參謀長的吳展。另一位是作為中共中央特科卓越的情報員,打進國民黨中央黨部黨務調查科,冒着生命危險,傳遞出大量敵人的機密情報,被周恩來贊譽為“龍潭三傑”之一的胡底。

吳展,名鵬昌,字淩霄,号修翎。1899年6月25日生于安徽省舒城縣阙店鄉衛莊村吳家老圩一個地主家庭。吳展幼年天資穎悟,年少時入舒城第二進階國小,深受進步思想熏陶,常在校刊《桃溪浪》上發表進步文章。1919年秋,吳展以優異成績考入安慶省立第一中學,學習用功,成績優秀,被同鄉同學尊為學長。1924年春,瞞着家庭。奔赴廣州,經考試錄取為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經過半年學習,吳展于同年11月畢業,因才華出衆,被留校擔任特務營營長。1925年春,以黃埔軍校學生為骨幹,舉行了第一次東征,吳展随葉劍英上司的教導團率領特務營奮鬥兩個多月,平息了陳炯明叛亂。不久黃埔軍校在武漢設立分校,吳展任四隊隊長,此時徐向前任一隊隊長。1927年,蔣介石和汪精衛先後叛變革命,我黨上司的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失敗後,吳展率領的部隊南下,11月19日部隊到達廣東花縣,進行整編,編為紅四師,葉镛任師長,徐向前任第十團黨代表,吳展任團參謀長。1928年,吳展調任海陸豐蘇維埃工農民主政府委員,協助彭湃工作。由于敵人的“圍剿”,海陸豐革命失敗,1928年春,吳展、賀誠、彭鏡秋等10餘人乘木船抵達香港。後來由組織介紹,和黨中央取得聯系,吳展到達上海,在中央軍委和周恩來的直接上司下工作。為了充實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軍事力量,1931年11月7日,根據中共中央決定,紅四軍和紅二十五在湖北黃安七星坪改編為紅四方面軍,徐向前任總指揮,陳昌浩任政委,轄紅四軍和紅二十五軍,紅四軍下設第十、第十一、第十二3個師,吳展任第十師參謀長。1932年初,紅四方面軍在取得潢安、商潢、蘇家埠、潢光四大戰役勝利後。由于張國焘實行家長制上司,推行“左”傾機會主義路線,緻使第四次反“圍剿”失敗,部隊被迫轉移。同年11月,紅四方面軍翻越大巴山,進軍通江,攻克南江,占據巴中,建立川陝革命根據地,取得西征勝利。此時的張國焘借口“肅反”,以“改組派”、“第三黨”、“右派”等莫須有罪名,先後将紅軍大批進階指揮員逮捕殺害。1933年春,吳展在四川通江不幸被張國焘逮捕殺害,時年僅32歲。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吳展同志被平反昭雪,追認為革命烈士。

胡底,原名胡百昌,安徽舒城縣幹汊河鎮人,幼年讀私塾,後入城關植民國小和合肥省立第一中學讀書,1919年考入北京中國大學。1925年加入中國共産黨,長期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從事秘密革命工作,1930年在天津主持“長城通訊社”,與李克農、錢壯飛戰鬥在敵人要害部門。1931年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曆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國家政治保衛局偵察部部長,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野戰司令部特派員,國家政治保衛局紅軍工作部執行部部長。作為中共中央特科卓越的情報員,打進國民黨中央黨部黨務調查科,冒着生命危險,深入龍潭虎穴,傳遞出大量敵人的機密情報。被周恩來給予“龍潭三傑”的贊譽。1935年紅軍長征途中慘遭張國焘殺害。1981年12月8日,國家民政部根據中共中央調查部的建議,追認胡底同志為革命烈士。

吳展和胡底,這兩位舒城籍革命先輩為着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值得我們大家永遠的學習和懷念。為銘記曆史,激勵後人,現在在烈士的家鄉舒城縣阙店鄉三灣村和幹汊河鎮洪宕村分别修建了“吳展革命烈士紀念館”和“胡底革命烈士紀念館”,作為紅色教育基地,供大家學習參觀。

今天正值全國各地都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銘記英雄,崇尚英雄,學習英雄,傳承英烈精神,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努力奮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