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至十月尾聲,二手房的觀望氛圍似乎更濃重了。
買房人在擔心現在買房會不會買在了高點,賣房人則不願看到自己賣房的價比半年前的鄰居要低。于是,兩種不同的心态反應到市場上就是,看房的越來越少,賣房的也決不妥協。
不過,随着買賣雙方的博弈加劇,交易放緩,可售房源的數量卻一直在飛速累積,根據鍊家網資料顯示,截止10月底,北京挂牌二手房數量超過了9萬套,4個月裡,新增了1.6萬套新房源。在更多可售房源的壓力下,天平正在向買家市場傾斜,賣家堅守的價格聯盟似乎也在變得越來越難……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下挫</h1>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政策嚴了 成交垮了</h1>
今年京樓的“金九銀十”從最初就不被看好,新房還可以用集中入市,供應大增來遮羞,二手房則是在學區新政、信貸收緊的聯合沖擊下,泥沙俱下。
北京市住建委公布的資料顯示,2021年6月至今,北京市存量房網上簽約套數逐月下降,6月存量房住宅簽約套數18849套,而到7、8月份則分别下降至17855套、15942套。“金九銀十”的9月,住宅簽約套數則進一步下降至12575套。這還不夠,10月份下滑趨勢更甚。根據北京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網站顯示,10月份,北京二手房成交網簽為9340套,創今年以來月度新低。
“往年的9、10月份都是成交旺季,年底甚至可能出現翹尾行情。但今年成交量逐月下滑,有些同僚一個月都開不了一單,隻能靠基本工資維持,我們現在銷售重點已經放在新房了。”海澱區某鍊家門店中介趙小姐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業内人士認為,京樓二手房成交變化在時間軌迹上,與北京學區房新政和二手房貸放款慢的時點基本重合。
7月初,西城區結束2021年國小多校劃片入學意向填報工作,此前對多校劃片持樂觀态度的家長大失所望。随着多校劃片被嚴格執行的消息迅速發酵,西城、東城、海澱幾個教育大區的二手房市場也在幾個月内迅速遇冷。
與此同時,北京二手房貸也明顯收縮。約在今年6月底7月初,北京各大主流銀行針對房貸的放款速度相較于上半年,明顯放緩,一些購房人的放款進度甚至排到了明年。
“7月底就過戶了,到現在還沒有拿到全款。”期望賣房變現的蔣先生對北青·北京頭條記者表示。按照他的說法,這筆二手房交易4月份就敲定了,雙方約定了3個月周期,中介經紀人當時還向他承諾過,半個月左右銀行就能放款。但實際上,7月底過戶後,又三個月過去了,還是沒等來放款的消息。
有接近銀行房貸部門的人士透露,目前銀行對于放款時間并不做承諾,原本過戶與放款之間快的半個月以内,但現在都被拉長至4至6個月,尤其是一些組合貸客戶,甚至要等到明年春節後才能收到貸款。相比較而言,單純的公積金貸款,放款速度還是要明顯快于商業貸款。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僵持</h1>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看房人少了 業主不甘降價</h1>
另一個對二手房堪稱暴擊的新政策,是海澱區出台的二手房指導價。9月末,海澱區房地産經紀協會釋出行業内部自律倡議,為全區29個小區制定二手房指導價,為熱門區域樓市又澆下一盆冷水。包括上地東裡、蜂鳥家園、華清嘉園等一衆海澱區高換手率的熱點小區,都遭遇了“限價”。
不少買家預計二手房價格将進入下行通道,為了避免“高位站崗”,選擇了擱置購房計劃。客戶的入市熱情減退,直接導緻了中介帶看量的下滑,在海澱鍊家的趙小姐透露,她在10月份的客戶帶看量環比9月減少了19%。其所在門店的二手房交易量也跟随大市同步下滑,而且幅度更大。買賣雙方預期的不一緻導緻市場活躍度明顯不足,帶看量持續下降。“買家的預期是向參考價看齊,甚至低于參考價,這跟賣家的心理價位還是有較大距離。”趙小姐如是表示。
趙小姐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雖然市場情況不理想,帶看量也在減少,但是大部分業主降價意願還不明顯,少數降價百萬的都是大戶型高總價的房源,對于更受歡迎的小戶型房源來說,業主的态度都很堅定,“價格不到就不賣”。
該中介還表示,“很多小戶型業主都是比較早買房的人,月供不多,生活沒什麼壓力,是以把盤挂着,不漲價也不降價,他們不願意自己同戶型的房子價格低于鄰居不久前的成交價,購房者想要還價的基本都會被拒絕。”
已經看過一段時間二手房的盧先生也表示,“業主們的态度很飄忽”。
“我前兩周看了一套西城德外的二手房,想跟業主談談價格,不管中介怎麼邀約,那個業主就是不見我。不過,十一假期過後中介突然聯系我說業主約見面,我覺得很可能是國慶節二手房賣得太差了,擔心房子賣不出去吧。”盧先生這樣說道。
雖然部分業主期望較高,但市場下行已是事實,成交量的持續下降,已經跌破月均萬套的分水嶺,這意味着業主賣掉房子變得更難了。
對此,58同城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7月份以來,由于房産調控的持續收緊,二手房市場出現了膠着狀态,這一狀态表明市場已經出現明顯降溫。雖然基于價格因素,買賣雙方還在激烈博弈,并且會持續一段時間,但二手房市場正在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換趨勢已然确立。
張波同時表示,二手房市場相對于新房市場來說更為市場化,也是博弈更為自由的市場,二手房業主的情況也千差萬别,未來圍繞價格的多空對決将更加激烈,對于購房者來說,也是挑房尋找“筍盤”的好機會。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再平衡</h1>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月成交在萬套徘徊 不溫不火将是常态</h1>
目前看來,業主們的價格聯盟在新房源挂牌量急劇增加的情況下,很可能陷入博弈論經典的“囚徒困境”中,更具價格優勢的二手房,将打破困境獲得成交。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查詢發現,截至10月30日,鍊家網的二手房挂牌量為9.06萬套。而之前的6月~8月,鍊家挂牌資料分别為7.66萬套,7.81萬套,8.26萬套。也就是說,四個月時間,北京的二手房挂牌量合計增加了1.6萬套。要知道,這四個月裡,二手房成交量是在不斷下挫的,這意味着供應量大增,但實際需求卻在減少,降價的房源有可能不斷增加。
在一份中介機構提供的10月份部分德勝片區成交房源資訊中,14套成交房源,隻有1套錄入價與成交價相同,其餘13套成交價均低于錄入價格,沒有一套是溢價成交。降價房源的降幅基本以十萬元計,最高的降幅200萬元。
麥田房産提供的一份資料也顯示,國慶節後調整價格的房源中,下調挂牌價的房源達到了87%,上調挂牌價的隻有13%,說明房東的價格預期正在變弱,越來越多的房東接受通過降價來加速成交,部分急售房源已經有了一定的談價空間。
對于後市,業内的預期都不太樂觀。張波認為,從房産調控的節奏來看,今年二手房市場成交量上漲的動力已經明顯偏弱,月成交量大機率會在萬套左右徘徊,既不會出現更大幅度的下滑,也很難恢複到上半年的月成交水準。
張波認為,買賣雙方的預期趨同需要較長時間的博弈再平衡,如果房地産貸款放款周期能有所縮短,信貸支援有所放松的話,不排除後續的成交量在資料層面有一定提升,但并不會改變今年二手房市場穩中有降的整體态勢。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李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