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果顧恺之參加“偶像創造營”

作者:小詢筆記

如果在魏晉時期舉辦“偶像創造營”,那,那肯定是不現實的。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創造營不适那個時代。魏晉,是什麼樣的風貌?魯迅先生曾說:魏晉時代是文學的自覺。

最為耳熟能詳的故事,比如:殺伐果決的曹操寫下了《觀滄海》,仕途不順的曹植,作成《七步詩》。

而存在于曆史課本和公考選擇題中的名字——顧恺之,更是那個時代的一個神話。

如果顧恺之參加“偶像創造營”

01 魏晉愛豆顧恺之

顧恺之,人稱三絕——才絕,癡絕,畫絕。他的認識深刻,讓人歎服。為人低調情商高。

相傳在寺廟中,做布施登記的時候,分文未捐的顧恺之揮筆寫下100萬。說完,要了一面空白的牆,大筆一揮,在牆上繪成一幅《維摩诘圖》,獨留眼睛沒有落筆。

接着讓寺廟散布一則消息,廣邀各位來看他畫眼睛,收門票!很快,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觀看,門票錢很快漲到了100萬。

這幅《維摩诘圖》已經随着歲月化為了平凡的塵土,但是這位才子的其他作品,我們還是有機會觀賞的。

如果顧恺之參加“偶像創造營”

02 《女史箴圖》,宮規?還配上了,插畫?

《女史箴》是晉代張華撰寫的文章,意在規範宮廷婦女的行為,教導人們樹立高尚的德行。被當時奉為“苦口陳箴,莊嚴警世”的名篇。這幅偉大的作品,《女史箴圖》則是顧恺之為其繪制的畫作。

這幅畫共有12段,以寫實為主,切實地再現了文中場景。畫面的布局錯落有緻,人物為主題,間雜山水、走獸,畫面豐富活潑,更能凸顯出作者心中的心境。

如果顧恺之參加“偶像創造營”

《女史箴圖》以曆代光輝事迹為借鑒,比如,第一段中诠釋的是漢元帝率宮人看鬥獸,後宮佳麗美人在座。有一黑熊突然躍出圍欄,直逼漢元帝,馮婕妤挺身保護漢元帝。

畫卷中,馮婕妤長帶寬衣,身材柔弱,危機來臨時,她表現出的勇敢無畏讓人歎服。與之相稱的是身邊的兩個武士,他們手執武器,但面露驚惶之色,這更加突出了馮婕妤臨危不懼的精神。至于其它宮女、驚慌失措的神态更是與馮婕妤的昂首挺立形成鮮明的對照,更突出地表現了馮婕妤的勇敢與忠誠。

顧恺之在這一段繪畫中,充分生動形象地表現了人物的不同形象和性格。更是運用對比的方式,突出了主角的鮮明個性。

再比如,在第四段中描繪的是三個女子對着鏡子梳妝的情景。畫面中,女子優雅文靜,顧影自憐。身邊擺設着鏡台餐具,十分精緻。

如果顧恺之參加“偶像創造營”

配文“人鹹知修其容,而莫知飾其性。”意思是,每人都愛護自己的外貌,但更重要的是提高内心的道德修養。

從圖文的搭配來看,這是此畫的一個缺陷。因為單從畫面來看,我們無法看出文字中的深意,不能表達複雜的思想感情,缺少神韻。

貢布裡希在《藝術發展史》曾經提到“繪畫是從知道的到看到的曆史”。我們的繪畫藝術,是一個從可知到可見再到可知的過程。顯然,這幅《女史箴圖》隻是一個從可知到可見的過程。

03 何以——以形寫神?

在中國漫長的美術發展史上,顧恺之實作了以形寫神的轉變。到底是才子造時勢,還是時事造才子呢?

曾經有人讨論,畫什麼最難。一位畫家的回答是:畫犬馬最難,畫鬼魅最易。原因是:犬馬可見,人人可評。而鬼魅存于想象之中,無據可考。

如果顧恺之參加“偶像創造營”

相傳匈奴使者來訪時,曹操為了捉弄他,特意和侍衛換了服裝。幾句言談之後,匈奴離去。私下裡有人問他覺得曹操其人如何,他回答:平平,我倒覺得他身邊那個侍衛氣宇不凡。

魏晉,是一個注重思想的時代,是一個推崇精神風貌的時代。出于藝術的考量和時代的呼喚,以形寫意的畫風鋪陳開來。而開創了這一先河的,正是才子顧恺之。

《洛神賦圖》的繪畫靈感來自曹植的華美篇章《感甄賦》,這位将懷才不遇的痛苦傾訴于文字之中。顧恺之這一次的配圖是二次創作,實作了可知可見再到可知的境界。

如果顧恺之參加“偶像創造營”

04 《洛神賦圖》——我滴個神啊!

洛神賦圖一共分為七個部分,主角為曹植與一位洛神娘娘。至于為什麼畫面偶爾會出現多個洛神娘娘,是為了表達洛神娘娘不同的行動軌迹和姿态。你也可以了解成動态圖。發揮你的想象!畫者隻能幫你到這兒了。

初臨落水,置身險境。洛神出現,邂逅相遇。翩若驚鴻,宛若遊龍。人神對晤,情誼綿延。無奈,人神殊途,洛神駕六龍雲車離去。曹植駕舟追趕,未果。

如果顧恺之參加“偶像創造營”

失落的情郎席地而泣,身邊的兩根蠟燭已經燃盡,難道他在次哭坐了一夜?兩夜?

洛神終究沒有出現,情郎心灰意冷,重新騎上馬匹,回到原來的生活之中。

這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大概是所有古裝言情劇的藍本。觀此畫時,我們關注的不單是畫了什麼,而是說了什麼。

如果顧恺之參加“偶像創造營”

縱觀整幅繪畫,畫者在忠實于原著故事的基礎上,充分調動了自身的想象力與繪畫本身的特性。畫面中運用大量的意象,促成了自然界、人界和仙界的交織。進而傳達了人神之間的感情。

繪畫内通過顔色、技法、對空間的布置來傳達了視覺、聽覺效果;對真實的景物的描摹,如山水自然,則将虛幻的虛拟具象化,不時出現的靈獸、祥瑞以及衣袂飄飄、潇灑自在的仙人,使得畫面豐富而虔誠。

顯然,這幅畫因為以形寫神,使得大才子顧恺之的藝術成就又高出了很多層次。

05 他的一滴墨,天上一顆星

如果顧恺之參加“偶像創造營”

如果說經濟的發展造就了更高階的藝術,這句話是不全對的。因為,顧恺之的畫作,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經典,不會因為年代久遠而被低估,更不會被遺忘。

我們無法全然體會那個時代的空氣,而且世界上不存在感同身受,更何況相隔千年。

可是,可是,就是這麼巧。在他的筆下,我們感受到了它所要傳達的精神,感歎着他的感歎,歎息着他的歎息。這就是藝術的超然之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