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毛澤東在中南海頤年堂接見了“末代皇帝”溥儀!
我們知道,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溥儀在沈陽準備逃亡時被蘇聯紅軍俘虜,之後被帶到蘇聯。
在蘇聯生活将近5年後,于1950年8月初正式被押解回國,之後便一直在撫順戰犯管理所裡學習和改造,直到1959年被“特赦”。
被特赦後,溥儀先是被安排到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園工作,爾後又被安排到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任職。
作為滿清王朝最後一任皇帝、僞滿洲國的“首任皇帝”,溥儀對這一段跌宕起伏的曆史很有發言權,他後面寫成的那本自傳——《我的前半生》也非常值得閱讀和研究。
在被毛澤東接見時,溥儀已經在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工作有一段時間了!

從“俘虜”到“戰犯”,再到現在的文史研究員,共産黨的善良讓這位“末代皇帝”非常感動,以至于在被毛主席接見時,溥儀還顯得非常地激動。
溥儀見到毛澤東後,激動地說道:“我是一個對國家對人民犯過死罪的人,今天有幸得到毛主席的接見,是我溥儀一生最大的榮幸。”
毛澤東則擺了擺手,笑着說道:“先不談這個,聽說你在北京植物園工作,休息的還不錯,很好嘛!要保重身體,繼續學習。”
聽到主席這番關懷備至的話,溥儀竟然感動得失聲痛哭起來!
也許他沒有想到,自己當初犯下了那麼多的過錯,現在竟然還能得到毛主席的關心,這種恩情真是讓他有點受寵若驚。
之後,毛主席又問他:“文繡同你分手後,還有她的消息嗎?”
溥儀回答道:“文繡與我辦理了離婚手續後,日子并不好過!”
這裡所說的文繡,即溥儀的“淑妃”。
民國十一年(1922年)12月1日,溥儀在“小朝廷”舉行大婚典禮,娶了一後一妃;皇後是婉容,妃子便是這個文繡。
在結婚初期,溥儀和文繡的感情相對來說還不錯;但後來,由于文繡反對溥儀投靠日本人、以圖所謂的“複辟大業”,加上後妃争寵,于是兩人的關系開始逐漸惡化。
1931年8月,文繡伺機逃離了天津,并登報公開表示與溥儀離婚。頓時間“刀妃革命”成了天字号新聞。
妃子與皇帝離婚,這恐怕是中國幾千年曆史上的頭一例!
文繡與溥儀離婚後,生活過得并不是太好,但她卻始終保持着自己的立場和底線。
1932年,文繡在北平私立四存中國小教書,最後因不堪忍受騷擾而憤然辭職,之後便一直隐居。抗日戰争期間,文繡又多次拒絕日僞的各種威逼利誘。
抗戰勝利後,文繡與一名國民黨的少校軍官結婚。一年後,因時局動蕩,文繡的丈夫被迫退役,夫妻倆靠租平闆車艱難度日。
1953年,文繡因病去世,終年44歲!
總的來說,文繡的确算得上是一位“烈女”,其為人剛正,敢想敢幹,而且還能時刻保持着自己的道德底線和民族立場,其精神确實值得表揚。
而在這些方面,他的首任丈夫的溥儀,就很不如她,甘願做日本人的傀儡,為其效命,還不如一婦人矣!
下午6點左右,毛主席邀溥儀一起吃飯,因為隻有他們兩個人,是以準備的菜肴并不多。在幾個普通菜中,隻有一個“紫罐煨肉”。
菜上來後,毛主席微笑說道:“我也有些日子不吃豬肉了,今天算是破例了!”
溥儀一聽,頓時被驚住了,心想:主席身為國家的領袖,竟然很久沒有吃肉了?這簡直不敢讓人相信。
回過神來後,溥儀問道:“誰勸你律己不吃肉的?”
毛主席笑着說道:“誰也沒勸,是我們自己定的。大家都沒有肉吃,為什麼我非吃豬肉不可?”
當時,正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新中國面臨着建國以來最為嚴重的經濟困難。而作為國家領袖,毛主席則親自帶頭節衣縮食,與全國人民一起共克時艱。
是以,若不是溥儀來,主席這頓飯肯定又是草草解決!
是以,在聽完主席的這番話後,溥儀對共産黨的認識又更深刻了幾分,他随即說道:
“正是有了共産黨正确改造政策和高水準的監管幹部,我才有根本轉變的可能。事實證明,我選擇接受改造這條路是走對了,使我親臨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見識了全新的人、全新的事。今後會靠自己的能力活着、做人。”
溥儀的這一番話說得不錯,如果沒有共産黨的正确上司,那麼中國就不可能有如今的繁華樣貌,溥儀也不可能安度晚年。
在臨别之時,毛主席又對溥儀囑咐道:“抓緊時間找一位合适的女人結婚成家,不要再拖了。這樣生活上有人照顧也友善,對工作、對你的身心健康都有益處”。
此時,被感動得熱淚盈眶的溥儀與主席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而在這一瞬間,多少的陳年舊恨也都煙消雲散了……
其實,類似于這樣的故事,在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一書中還有很多,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去買來看一看!
此外,如果你想了解晚清到近代這段曆史的話,溥儀的這部《我的前半生》可以說是很好的選擇,畢竟作為當事人的他,寫出來的曆史也更具真實性。
是以如果你也喜歡這部經典著作,趁着現在雙十一搞活動,趕緊入手一部吧!
愛新覺羅溥儀:我的前半生 ¥79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