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辛酸的過程是成為一個電子競技遊戲冠軍的必經之路,那麼這塊世界冠軍獎牌的背後,到底隐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辛酸。現實的殘酷告誡我們,冠軍沒有捷徑,一耕耘,一收獲,是以才有了坊間流傳的: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至理名言。
這是星際争霸2 世界冠軍的Byun右手,因為長時間用滑鼠操作,手腕處已經磨成了不像樣子了。當不了第一,就什麼都不是!

這是曾經的星際第一人“教主”Flash,虎口的位置也因長時間編隊動作,弄成這個樣子,明明很好的手,現在已經也是千瘡百孔。為了榮譽,都是有所犧牲的!
獲得冠軍的時候,有些媒體起了這樣的标題,動一動手指,六千萬到手”,相當心痛這些選手,鬼知道他們經曆了怎樣痛苦的過程,才走到了聚光燈下為大家呈現最完美的賽事。
再來看看曾經因為反向Q被世人一直诟病的godv。
大家可能會懷疑,這确定不是笑笑嗎?如果沒有确定的證據,能放圖嗎?心疼godv。
二十多個耳光!這是6歲的曾卓君第一次去街機房玩格鬥遊戲時,他父親給他留下的記憶。但并不是因為他去打遊戲,而是因為他打輸了,在采訪了小孩父親求證這段傳言之後,确認了這是真的,小孩的爸爸當時打小孩不是因為他打的不好,而是爸爸認為小孩可以打赢對手的,但是小孩沒有動腦子,沒有用心去打。是以每輸一次爸爸就通過這樣的方式“激勵”小孩,結果第二次再去遊戲廳打的時候,就一個币也沒有輸給對手了。
18年後,2007年日本東京頂級格鬥遊戲賽事 “鬥劇” 總決賽,拳皇98項目,小孩打入了8強,主持人第一次把麥克風遞到他手上,問他有什麼想說的?他說:多的話我就不說了,我隻說一句話,我就是來拿冠軍的!全場4000日本觀衆燃了!因為他最後真的拿到了冠軍。在這之前,在中日對抗賽中,小孩就創造了一打十的傳奇戰績,是以才有了這次大家看到的的鬥劇總決賽的世界冠軍後續。
其實,在2007年日本東京頂級格鬥賽事“鬥劇”總決賽之前,2003年開始,中國就一直有申請去日本參加比賽的資格,從03年到06年全部都輸。因為主辦方日本那邊會把最強的那幾個對手安排到跟中國的打,基本2比0或者團隊6比0就會讓中國隊滾蛋。後來到2007年的時候,剛好拳皇98項目對我們來說是最有信心,加上5月份中日對抗賽一打十,是以申請的名額多,是以小孩就在朋友的幫助下請假去參加7月份舉辦的“鬥劇”賽,這才有了為中國電競向世界正名的機會。
從小明星到世界冠軍。曾卓君的輝煌戰績被各大遊戲報刊争相報道,後來有同學把有曾卓君奪冠照片的報紙給了班主任老師看。盡管如此,每次參加比賽,曾卓君還是不敢以“參加比賽”的名義向老師請假,隻能說明自己另有原因。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很久,直到有一天曾卓君參加比賽屢次奪冠的消息被級長知道了,這位可敬的級長對他說了一句:“我已經知道了你的一舉一動!”鑒于曾卓君不錯的學習成績以及他在遊戲競技界優異的戰績,學校老師對他以後的“比賽請假”申請,都酌情批假。
所有的成功背後都有一段看似艱苦的過程,大家很難想象在上高二的小孩,打遊戲真的隻是他業餘時間靠自己天賦和努力去堅持下來的。在以學習為主,連參加比賽都要靠好朋友去說服爸爸才能讓他去參加比賽,是以這段長久的堅持還需要身邊更多人一起堅守,因為夢想的種子在經曆風雨洗禮的時候,也需要呵護與照料。
小孩的父親是開五金行的,他覺得培養小孩玩遊戲和培養他下象棋,打籃球一樣,小孩子在學習之外需要其他興趣愛好來放松一下,然後偶然機會,6歲時袋小孩去遊樂場,剛好旁邊有遊戲廳,第一次進遊戲廳,第一次打街霸遊戲,在遊戲廳裡認了個師傅,師傅教了他幾招,然後他把師傅打了個十幾連勝。天賦這個事情,有時候不認不行呀。
“我現在很少出去打比賽,有機會的話會和大學同學偶爾切磋”。——“小孩”的話有點像歸隐山林的武林高手,身邊的同學很少知道他作為“中國街機格鬥第一人”的身份,對此“小孩”自己也沒有主動提起。對于曾經在日本世界大賽上放出的豪言壯語,兩年以後“小孩”首次以少年老成的口吻解釋道,“比賽中打敗對手的最大法碼就是打擊對手的心理,心理上輸了,什麼都會輸。”
現在小孩的生活比較穩定,自從2012年加入職業戰隊之後,遊戲對他來說也悄然發生了變化,以前是一直興趣愛好的方式來玩,玩遊戲不再成為一個娛樂,而是成為一種工作,可能勝利才是你最大的任務和樂趣,可能會變得很職業化,就是很多愛好變成工作之後,都要經曆一個情感上的過渡期。期待未來小孩能繼續為我們帶來更多驚喜。
最後,我們一起來重新認識一下小孩:中國拳皇第一人。曾卓君,廣州人,外号:小孩。中國KOF著名玩家,日本“鬥劇07格鬥遊戲大賽-KOF98項目”世界冠軍,精通曆代KOF和問号(随機),人稱“東升機神”、“問号之王”。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天道酬勤,你的努力一定能讓是以人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