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中國人來說,制作食物的過程精細繁雜是對食物認真的态度,如果你認為,精細繁雜的烹調更多是江浙菜的做法,似乎和滇味的“簡單粗暴”不搭邊兒,那你就錯了。
雲南彌渡人最喜愛的年味——卷蹄,它制作過程可謂繁複至極,但鮮美的味道卻是讓人難以抗拒。
示意圖
彌渡卷蹄,是大理彌渡特有的傳統美食,已有500多年的制作曆史,素以色鮮味美、食法多樣、易于貯存而著稱,深受當地群衆的喜愛。
入冬時節到彌渡縣,不論走進哪一家尋常百姓的屋裡,你都能品嘗到一種色鮮味美的彌渡卷蹄,一層薄薄的熟食嫩皮,包着細膩的熟瘦肉,放進口裡,醇香四溢,美滋滋的。
相傳在清朝年間,彌渡一位赴京趕考的學子,帶了一罐卷蹄到京城,被一些學者有幸品嘗後倍加贊賞,後來竟驚動了皇上,并降旨禦口親嘗彌渡卷蹄,從此彌渡卷蹄就名聲大振,傳揚四方。
卷蹄的故鄉彌渡,古代是一個水鄉澤國,到此的人容易“迷津”,故此古名叫“迷渡”。若幹年後,大水退去,現出了一個土質肥沃、湖泊星羅棋布的寬廣壩子。這裡氣候溫暖,物産豐富,彌渡群衆花不了多少力氣就能喂養出又肥又壯的豬。彌渡豬多肉肥,為了儲存和利于流通,人們就變着法兒想花招。卷蹄就在這樣的背景裡被創造出來了。
彌渡卷蹄選料精良,制法考究,獨具地方特色。采用優質精瘦豬肉為主料,配以食鹽、紅曲米、多種天然香料,拌勻入味後,填入剔去骨的豬腳皮囊内,用麻線紮緊口,煮熟腌制而成,因為成品形同新鮮的豬腳,故名為卷蹄。
卷蹄号稱“500年吃法不變”,彌渡人喜歡的卷蹄是微辣略帶酸味的。是以還要把卷蹄切塊,放入裝有腌蘿蔔絲和炒米粉的壇子,進行短時間的再度發酵,讓酸辣味融入卷蹄。
皮層部分柔韌亮白,蹄筋和精肉白紅相間,切面更像是一朵清雅的花朵,是一隻優質卷蹄的基本面相。胭脂紅的細線是紅曲米酒發酵的結果,也是這發酵才讓卷蹄有了醇厚的韻味。
盡管是家常菜肴,但在一品一酌間,卷蹄卻是不能遺忘的味道,細細的咀嚼,慢慢的回味,人們似乎也能找到了那些久違的記憶和情懷。
*免責申明:本文推廣日期為2020年5月23日,本文圖檔及文字僅作說明使用,不作為要約條件,也不構成雙方買賣合同内容,雙方的權利義務以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為準。另:内容所用部分文字及圖檔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圖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
來源:大理雅美灣
如果您感興趣的話可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聯系我們,雲南買房、賣房、租房、出租,上“住在雲南”,您能想到的,我們這裡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