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巴曙松:數字人民币是對粵港澳大灣區“理财通”的有利補充

1月18日晚間,香港交易所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在第十四屆亞洲國際金融論壇上參與讨論,他提到,全球已有80%的央行均參與了CBDC(央行數字貨币)的研發工作,其中10%已開展相關試點。

據悉,央行數字貨币目前包括零售與批發兩種模式,其中,零售模式主要運用于個人日常消費,批發模式主要運用于大額低頻的金融交易。

巴曙松指出,内地對CBDC的研究和推廣對香港有很大的借鑒經驗。内地在金融、工業等方面的綜合發展,與大灣區粵港澳三地的發展息息相關。香港是最重要的離岸人民币中心,也是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視窗,有大量的人民币流轉。如果電子在岸人民币可以在大灣區跨境試點應用,可以促進人民币國際化并加強流通,将促進香港、内地與一帶一路國家之間的繁榮交易。

另外,由于數字人民币具有可追溯性,可以解決此前在傳統架構下無法解決的問題,巴曙松認為,這是對大灣區粵港澳“理财通”項目的有利補充。

國際結算銀行創新樞紐香港中心主管Bénédicte Nolens同樣提到,香港是最早開始研發CBDC的地區,其在跨境支付的批發模式下具有天然優勢。但是在CBDC應用範圍擴大到各國的同時,還面臨着科技研發、統籌策劃、法律監管等方面的挑戰。

據香港特别行政區政府财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介紹,目前香港金管局已與泰國央行進行了數字貨币聯合研究計劃,該項目在泰國和香港之間建立了交易橋梁,可以使得兩地銀行以點對點的方式進行外彙交易。

作為金融中心,香港目前已有許多區塊鍊、數字資産的專業支援,并加強了對加密貨币的監管。羅兵鹹永道全球加密科技主管合夥人獅恒利(Henri Arslanian)認為,未來香港金融機構将進一步介入加密數字資産管理的領域,數字資産會越來越向主流資産看齊。

本文源自藍鲸财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