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格局 新動力——經濟之聲對話經濟學家」對話巴曙松:發展數字經濟亟需破解哪些新課題?

新華社北京1月21日電(記者李斌)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大對新基建的投入。專項規劃《新格局新動力——經濟之聲對話經濟學家》21日啟動:數字經濟發展亟待破解哪些新課題?對話:北京大學彙豐金融學院執行董事、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樹松。

<b>記者:"數字化産業化</b><b>"</b><b>和"行業數字化</b><b>"</b><b>兩個專業術語您如何了解?您認為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方面,我們必須走哪條具體道路?</b>

巴樹松:行業數字化,我的了解是,真正将行業數字化經濟的特點結合起來,利用其新工具實作數字化轉型。比如新能源汽車,人們認為,較傳統的産業與數字經濟相結合,用5G網絡、大資料、人工智能等實作數字化轉型。特斯拉現在是全球市值最大的汽車公司,它将成為一個高度基于資料的移動辦公空間,使用者可以在這裡用大顯示屏處理日常任務,如果它通過數字經濟的組合進行轉型并更新到自動駕駛,這将是大部分交通的切入點。

它能實作嗎?我們拭目以待,但至少這是每個人所期望的。很多行業都會經曆這樣的數字化轉型,就是行業數字化。數字産業化是數字經濟本身是帶動經濟增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産業,它将帶來很多相關的新型基礎設施産業投資。根據相關預測和研究報告,我們看到預測,2019年至2024年工業網際網路相關投入的GDP增長可能占整體GDP增長的13%。

這就是圍繞投資數字經濟、帶動相關投資的數字工業化,已慢慢成為帶動整體經濟增長的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當其他行業受到疫情打擊時,它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重要行業和增長動力。

<b>記者:中國的數字經濟在全球增長中僅次于美國。從您的觀察來看,您認為我們在未來的數字經濟發展中有什麼問題需要解決嗎?</b>

巴曙松:我們的問題有幾個方面,比如資料,如何明确其股權?例如,使用者在網上購物的行為,資料本身是由使用者自己的交易産生的,但現在交易平台的權益所有權,有可能形成一個平台在數字經濟時代資料壟斷。消費者本身是否應該被視為享受這部分資料的歸屬?同時,越來越多的交易通過網絡進行,并從離線遷移到離線,是以網絡安全變得非常重要。

而且,網際網路自然有一個特點——"赢家吃",容易産生資料壟斷。一旦形成依賴和壟斷,市場往往以低價補貼,壓垮同行,然後提高價格。如何防止這種壟斷?為了防止這種"赢家通吃"的資料壟斷,有必要保持資料的開放性和競争力,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消費者在資料平台面前的弱勢地位。

同時,資料經濟有一個特點——自然開放。通過電子商務平台進行的跨境交易必然涉及資料的跨境流動。如何建立跨境流量之間的法律法規、監管體系、權益保護,協調跨境資料流之間的相關問題?我認為這是數字經濟的快速增長在帶來經濟增長和促進轉型的同時向我們提出的一個新話題。

策劃人:楊春陽

制片人:柯成雲韓志峰

記者:李碩唐明

主持人:楊福建李羚羊

來源:中央電視台中央廣度經濟之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