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外科學家通力協作 建構被子植物最完整“生命之樹”

作者:光明網

被子植物又稱有花植物,約有30萬種,是種子植物門物種多樣化程度最高、分布最廣、适應性最強的一個陸生植物亞門。

近年來,被子植物演化研究取得了長足進展,但一些主要分支間的系統發育關系尚不清楚,極大地阻礙了人們對其進化和早期多樣化的充分了解。

記者10月31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近期,中外科學家通力協作,建構起了被子植物科級水準最為完整的“生命之樹”,為未來被子植物的進化研究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重建被子植物“生命之樹”是一大熱點問題

“被子植物是全球陸地生态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早白垩紀被子植物的崛起,重塑了全球陸地植被和生态系統格局,也為昆蟲、兩栖爬行類、鳥類和哺乳動物的多樣化提供了栖息地、食物和能量來源。”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德铢研究員介紹,自達爾文進化論提出以來,重建被子植物的“生命之樹”一直是植物學研究的一個熱點問題。

近30年來,随着分支系統學和分子系統學的興起,被子植物系統發育研究不斷取得進展,從最初根據形态學和解剖學特征将被子植物亞門分為單子葉植物綱和雙子葉植物綱的二分法到1998年基于分子系統學研究成果提出的不分綱或亞綱的目級系統。

“數十年來,被子植物家族級及以上的系統發育關系僅部分解決。通常繪制為環狀基因組的葉綠體一直是植物系統發育重建最重要的分子資料來源。不分綱或亞綱的目級系統也更新到第四版并得到廣泛采納。”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馬朋飛介紹,然而,被子植物八個主幹分支間的關系一直未得到很好解析,核心被子植物五大分支之間的關系仍不清楚,不少目級、科級水準的系統發育關系亟待解決。

研究覆寫所有公認的被子植物家族代表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李德铢帶領的研究團隊,多年來緻力于被子植物系統發育研究。他們依托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通過與美國佛羅裡達大學、德州植物研究所、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英國皇家植物園丘園和愛丁堡皇家植物園,南非約翰内斯堡大學和澳洲科廷大學等機構合作,開展了世界範圍内被子植物科級水準的全面取樣,通過協同攻關,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

繼2019年在《自然·植物》發表被子植物的起源與早期演化研究的重要成果後,這個團隊又開展了被子植物科級水準最完整取樣的系統發育基因組學研究。

“研究以裸子植物8個目12科77屬162種為外類群,選取不分綱或亞綱的目級系統第四版承認的被子植物416個科,以及被子植物系統發育網站認同的17個科,覆寫全部433科2024屬4660種4792個葉綠體基因組的80個基因,建構了被子植物科級水準最為完整的‘生命之樹’。”李德铢說。

在2019年被子植物葉綠體系統發育樹的基礎上,研究新增了73個科的葉綠體基因組資料,建構了被子植物基于葉綠體系統發育樹2.0版,對被子植物科級水準的系統發育關系進行了深度解析,其中75%以上的目間及其以上的關系和78%科級及其以上的關系得到90%或更高的統計支援。

對被子植物的八大主幹分支,包括基部的無油樟目、睡蓮目和木蘭藤目,以及核心被子植物五大分支系統關系的深入研究表明,核心被子植物在分化早期可能發生了快速輻射演化。除了幾個發生了輻射分化的葉綠體基因可能完全丢失的大花草科,以及異養植物科、蛇菰科、帽蕊草科等4個葉綠體基因嚴重丢失的科外,大部分目級和科級水準的系統發育關系得到了很好的解析,有望全面更新不分綱或亞綱的目級Ⅳ系統。

“新的研究,清楚地闡明了諸多深層的系統發育關系,特别是那些處于和高于家族水準的關系。所提出的可靠的系統發育樹,必将有助于未來被子植物的進化研究。”李德铢說。

10月29日,此項研究成果在國際生物學重要期刊《BMC生物學》上線上發表。

趙漢斌

(科技日報昆明10月31日電)

來源: 科技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