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機制創新,“四帶一自”民生工程出新彩——嶽西縣推進全縣特色産業高品質發展

作者:安青網

栽桑養蠶作為嶽西縣的傳統特色産業,積澱了厚重的蠶桑絲綢文化底蘊,通過一根根細細的蠶絲,編織出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

集約化養蠶,傳統産業煥新機

在嶽西縣蓮雲鄉蓮塘村蠶桑種植基地,綠綠蔥蔥的桑樹長勢十分喜人,當地農戶正在基地内除草作業,為蠶寶寶生長提供良好的原料保障。這個蠶桑産業園由嶽西縣興炜種養專業合作社運作,為探索蠶桑産業規模化、集約化、高效化發展新模式,合作社緻力于推行雜交桑高密度栽培草本化、小蠶共育标準化、溫控大棚智能化、大蠶條桑省力化、營繭蔟具優良化、蠶桑生産機械化等新技術,推進傳統蠶桑生産更新發展。

産業園内建有1座120平方米标準化小蠶共育室、6個溫控通風養蠶大棚和180平方米倉儲附屬用房,固定資産投資達200多萬元。基地每年可養蠶6批,每批次可養蠶100盒,年可産鮮繭6萬斤,年産值達100多萬元。産業園共涉及青年、月亮、柏枝、雙橋、竹林、油坊6個村民小組,蓮塘村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組織農戶以土地入股,村集體以資金入股,每年享受固定分紅,周邊群衆通過村集體到産業園務工達千餘人次。

“在‘四帶一自’民生工程的支援下,我合作社流轉土地249.8畝,用‘龍頭企業+合作社+村集體+農戶’這種模式,建立規模化蠶桑産業園,帶動48戶農戶就近就業增收。”合作社負責人劉炜說道。

就地深加工,農業工業齊增收

嶽西縣和平鄉和繭站内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繭重130斤,拿好這張收據,到下面付款處領錢。”循着聲音,農戶笑盈盈地接過收據,直奔付款處。桑葉綠、蠶兒壯、繭子白,連日來,該村繭站收購點來往的人群絡繹不絕,門前,農用車、三輪車、機車,川流不息,繭子鋪得遍地都是,蠶農們一邊等着蠶技員來檢驗,一邊拉着家常,開着玩笑。

”聯豐公司在全縣設定了23個蠶繭收費站,就近及時收購蠶繭,解決了全縣80%以上的蠶繭銷售問題,公司每年收購鮮繭400多萬斤,投入收購資金1億多元。“安徽聯豐制絲有限公司負責人儲山村說道。

近年來,嶽西縣将蠶桑業作為的地方重要特色支柱産業,縣委政府大力支援蠶桑産業發展,連續出台的惠農支援政策,極大地調動了農民栽桑養蠶的積極性,嶽西縣桑園面積達8萬畝,年養蠶8萬多盒,年産鮮繭5000多噸,蠶農收入達2億多元,蠶桑生産連續13年穩居全省第一位。全縣共有繭絲綢加工企業4家,繭絲綢綜合加工能力位居安慶市第一位。繭絲綢行業年綜合産值達7億元。

資源化利用,産業鍊條延伸

嶽西縣蠶桑資源綜合利用範圍廣,桑枝食用菌讓廢棄桑枝變“寶藏”,桑枝系列工藝品遠銷歐美,“嶽西桑皮紙”被故宮選為倦勤齋修複裝裱唯一專用紙,獲國家地理标志産品保護,桑芽茶、桑果幹、桑葚酒、桑葉菜等産品批量上市。小桑枝三度“變廢為寶”,嶽西縣“桑-蠶-菌-桑(燃料)”生态循環利用新模式串起了一個綠色大産業,被專家譽為“循環農業典範”。嶽西縣正從傳統的“一粒繭、一根絲”單一産業發展模式向“一片桑園、一系列資源”多元化發展模式跨越,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科普化展示,蠶桑文化傳承

安徽第一個村級蠶桑科普館坐落在來榜鎮斑竹村,以“蠶桑曆史文化、來榜蠶桑現代成就、蠶桑科技展示”為主線,分為序廳、蠶桑文化曆史廳、來榜蠶桑廳和蠶桑科普廳四個闆塊。進入正門,映入眼簾的便是《蠶桑》主題浮雕,牆面采用浮雕形式表達了嫘祖與蠶的淵源故事,依照館區一一走過,大量的中華曆代蠶桑絲綢文化,來榜蠶桑曆史文化等史料,以不同形式和不同手法展示出來,聲光電,蠶标本,種桑養蠶微縮場景等,無不使人身臨其境,蠶桑科普館旁邊便是斑竹村産業園,斑竹村産業園設計理念來源于絲綢之路,是根據絲綢之路路線設計而成,讓大家在了解蠶桑曆史文化軌迹的同時更直覺不失趣味。來榜鎮作為安徽省蠶桑第一鎮,以農業産業強鎮建設為契機,正着力打造蠶桑産業示範強鎮。

推行鍊長制,特色産業更新

為加快建構嶽西特色現代化産業體系,嶽西縣正大力推行産業鍊鍊長制,按照“一位縣級上司、一個牽頭部門、一個工作專班、一個工作方案、一套支援政策,一個考核辦法”的模式,着力打造茶葉、蠶桑、中藥材、香榧、蔬菜、高山蔬菜等十大産業鍊,圍繞現有産業強鍊、延鍊、補鍊,打造一二三産融合發展的綠色經濟産業鍊,鑄造一批具有嶽西特色優勢、在省内外有影響力的産業叢集、産業基地、領航企業和拳頭産品,鞏固“四帶一自”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形成百億級、十億級産業梯次發展格局,推進全縣特色産業高品質發展。

(黃文儀 王申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