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内蒙古林西縣東街村:文明鄉村多福樂

作者:中國縣域經濟報

皓月當空,休閑廳裡村民賞月品茶、笑語晏晏;溪水淙淙,鵝卵小道孩童追逐嬉戲、雀躍玩耍;華燈初上,文化廣場上音樂飛揚、舞影翩翩……走進内蒙古赤峰市林西縣城北街道東街村,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幸福生活的圖景。

近年來,東街村堅持強生态保護,抓環境治理,培養群衆良好的生活習慣,取得明顯成效。

村規民約“樹”新風

“熱愛祖國、熱愛家鄉,轉變觀念、與時俱進……”走進城北街道東街村,傳來孩童稚嫩、清潤的聲音,孩子們正在朗誦新出台的“東街十條”。經過反複修訂,“東街十條”涉及道德限制、遵紀守法、村容村貌、紅白喜事等,基本涵蓋了村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人情減負方面,規定“喜事新辦、喪事從簡”,幫助群衆極大減輕了人情往來上的負擔。

“以前過年前後是辦喜事的高峰期,自從村規民約出台後,鞭炮的聲音比以前少了,大家夥也不再大操大辦了,既省錢,又不破壞環境,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村民白喜瑞說。

内蒙古林西縣東街村:文明鄉村多福樂

東街村村規民約——東街十條(李曉川 攝)

為了讓“東街十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東街村還特别設定了“人情新風”紅黑榜,遵守村規民約的上“紅榜”,給予獎勵。對拒不遵守相關制度且影響較壞的上“黑榜”,并視情節分别給予批評教育、責令整改、取消享受或暫緩享受優惠待遇等處罰。

此外,“東街十條”一改以往形式單一、内容千篇一律的問題,條條款款都是依據村民的實際需求制定,并用宣傳欄、地插、牆繪等形式生動活潑地展現出來。如今,村規民約不僅僅寫在紙上、挂在牆上,更融入了村民心裡,在村規民約的限制下,鄉村文明新風悄然吹進了東街村的角角落落。

草原書屋“育”人才

“自從有了‘草原書屋’,大家在空閑的時候都會來這裡翻閱書籍,不僅豐富了業餘文化生活,還解決了很多種植、養殖方面的問題。”東街村黨支部書記胡振軍說。

東街村草原書屋現有各類書籍1500多冊,不僅有農區居民的精神食糧,也是知識傳播和資訊交流的重要平台。草原書屋内的書籍緊密結合農時、農情、種養、技術等内容,成為農區居民增收緻富的“科學書屋”。借助各種書報刊,東街村将黨和國家的惠農方針政策及時傳達給村民,激發他們的閱讀積極性,養成讀書習慣,使更多的村民能夠成長為有文化、有技術、有能力的現代新型農民。

内蒙古林西縣東街村:文明鄉村多福樂

東街村民在草原書屋學習(李曉川 攝)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草原書屋還設定了黨史知識和紅色故事書籍專區,讓村民們更好地了解黨的風雨曆程。東街村還利用“草原書屋”組織黨員、群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将草原書屋打造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陣地,通過舉辦讀書分享會、觀看愛國主義電影、閱讀黨史書籍,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志願服務“強”幸福

“作為一名志願者,就要有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的決心和意志,不怕繁瑣工作,更不計較付出後的回報。”獲得林西縣“最美志願者”稱号的李曉靜說,“我将繼續用一顆溫暖、關愛、赤誠之心,參與志願服務活動,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李曉靜是東街村志願者隊伍中的一員,随着人們思想意識的不斷提高,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服務隊伍不斷壯大,志願服務覆寫面也在持續擴大,一個個“紅馬甲”活躍在各個角落,如關注留守兒童、醫療服務、志願幫扶、清潔家園等。

内蒙古林西縣東街村:文明鄉村多福樂

文明和諧、幹淨整潔的東街村與志願服務息息相關。(李曉川 攝)

東街村先後組建了關愛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等志願服務隊,定期為轄區居民開展義診,進校園、進公園開展安全宣傳教育,精準“認領”困難家庭,定制幫扶舉措。此外,組織志願者開展清理道路、法律宣講、環境整治、關愛老人等志願服務。

“打造優秀志願服務隊伍,深入開展多種志願服務活動,形成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和影響力,讓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城北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田富說。(記者 宮立靈 通訊員 楊玉婷 李曉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