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黃河川流不息奔騰向前,孕育了五千年燦爛的華夏文明,也沉澱着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為深入落實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國家戰略,保護傳承黃河地區非遺文化,發展“敕勒川味道”文旅品牌,助力鄉村振興,帶動周邊經濟發展。7月19日,大暑節氣來臨之際,在托克托縣孟氏莊園舉辦“賞黃河非遺 品敕勒川味道——百人百組傳承二十四節氣系列活動”。
本次活動由呼和浩特市文化旅遊廣電局主辦,呼和浩特文化人才(庫)百人百組百萬人帶動工程組委會辦公室、托克托縣文化旅遊體育局、呼和浩特市敕勒川文化旅遊創意中心、呼和浩特市非遺保護促進會、托克托縣人民文化體育館、内蒙古牟尼烏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承辦。
活動當天,10餘種非遺項目齊聚孟氏莊園。惟妙惟肖、活靈活現的非遺面塑、剪紙,悠揚婉轉、悅耳動聽的非遺吹歌、二人台,讓觀衆們耳目一新、流連忘返。活動現場,還開展了二十四節氣大暑養生知識普及、孟氏炖魚非遺技藝展示、托縣農副産品展銷、網紅帶貨直播等活動,充分展現黃河非遺項目的文化魅力,再現舌尖上的敕勒川味道。
活動期間,還對“孟氏炖魚傳習所”進行揭牌。非遺孟氏炖魚技藝起源于黃河飲食文化,在融合發展中逐漸形成極具特色的地域美食風味。孟氏炖魚選取3至4斤當季黃河鯉魚,采用托縣特級紅辣椒面,慢火炝鍋,炝出辣油,将鯉魚放入鍋内,加鮮姜片、托縣小茴香、花椒等香料小火慢炖。湯鮮味美,色澤紅豔,魚肉爽滑、微辣開胃。2020年入選“敕勒川味道”美食推廣名錄,受到廣大食客的一緻好評。
據介紹,近年來,呼和浩特市文化旅遊廣電局以建設文化旅遊強市為目标,積極推動“非遺+文旅”深度融合,在全市範圍内,發掘整理非遺項目300餘項,建立非遺傳習基地(所)近80個,每年開展“非遺進景區”“非遺進社群”“非遺進校園”“非遺進鄉村”等非遺文化活動數百場,進一步盤活我市非遺資源,實作了非遺文化與旅遊資源協同并進的良好趨勢,為我市文化旅遊産業發展提供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