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教會孩子厘清“你、我、他”?1、場景模仿2、夥伴互動3、将錯就錯4、不取笑不糾錯

孩子語言發育過程中,家長都會遇到一個現象,分不清楚“你,我,他”,導緻孩子魔幻語言頻出。如要媽媽陪玩時,呼叫“媽媽,過來陪你玩”;被人問名字時,回答“你叫陽陽”等。對于家有譜系孩子的家長來講,會更有挑戰,譜系孩子一是沒有“我”的概念,二是大多數譜系孩子都存在語言和社交障礙,他們對“你”、“我”、“他”不能了解。

其實,不論是譜系孩子還是普通孩子,都會經曆語言代詞混亂的階段,一般孩子都會在2歲左右正确使用代詞,家長不要着急過早地開始教代詞。同時教代詞的順序應該按照“我-我的-你-你的-他-他的-他們-他們的”這個順序。具體該怎麼做才能有效地幫助孩子來認識“你,我,他”?

如何教會孩子厘清“你、我、他”?1、場景模仿2、夥伴互動3、将錯就錯4、不取笑不糾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1、場景模仿</h1>

模仿是語言學習最好的方式,孩子的學習不需要家長講解闡述,隻需要營造适合的語言環境,孩子可以通過多次模仿完成語言學習,代詞學習亦是如此。

家長在與孩子相處時,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場景,進行語言邏輯的代入,讓孩子在豐富的場景裡了解代詞。有意識地大量使用你我他的概念,比如吃飯的時候,可以說“這是你的勺子,這是他(姐姐)的筷子,這個酒杯是誰的?”,爸爸說“是我的”,可以再問孩子,“這個勺子是誰的?”。通過不斷的情景演練,孩子會慢慢了解用"我"來指代自己,不斷調整自己的邏輯認知,并學會運用代詞。

如何教會孩子厘清“你、我、他”?1、場景模仿2、夥伴互動3、将錯就錯4、不取笑不糾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9">2、夥伴互動</h1>

孩子的有效學習通常是在玩耍遊戲中完成的,大多數孩子愛和比自己大的夥伴一起玩,在遊戲過程中,孩子們會互相影響、啟發、學習。孩子的詞彙量,邏輯思維,溝通能力等都會得到提升,幫助孩子分辨“你、我、她”。

如何教會孩子厘清“你、我、他”?1、場景模仿2、夥伴互動3、将錯就錯4、不取笑不糾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0">3、将錯就錯</h1>

當孩子特别想要一樣東西,又無法正确使用“你、我、她”,就會把“我要”說成“你要、他要”。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家長千萬别心軟,将錯就錯,讓孩子印象深刻。如,準備孩子最愛吃的食物,問她:“誰吃?”,如果孩子想自己吃卻說成:“你吃、你吃!”,這時候家長可以将錯就錯,跟孩子說:“謝謝你哦,我吃啦!”,然後把食物吃掉,孩子一定會很着急,媽媽可以拿出另一個,說“這個誰吃?”,引導孩子說出:“給我吃”,然後媽媽說:“好的,給你吃”,說的同時把東西給孩子。這樣孩子說的時候會認真思考,多做幾次練習,孩子就明白了。

如何教會孩子厘清“你、我、他”?1、場景模仿2、夥伴互動3、将錯就錯4、不取笑不糾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1">4、不取笑不糾錯</h1>

在孩子學習代詞的階段,會出現混用“你、我、他”的情況,甚者會因模仿而出現把“媽媽”叫“老婆”,把“爸爸”叫“老公”的搞笑情景。

當發現孩子說錯時,家長不要急于糾正或者否定孩子,父母的取笑會讓孩子不知所措,甚至不敢開口再用代詞。不斷的糾正會讓家長和孩子産生焦慮情緒,可能會出現一直說不清的情況。這時的家長隻需要重複孩子的話,站在自己的角度說出正确的語言即可。

比如孩子說:“媽媽陪你玩。”媽媽可以回應:“好的,我陪你玩。”同時可以用肢體配合語言進行表達,幫助孩子了解。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我們要遵循孩子成長的規律,“你、我、他”的分辨雖然需要一定的引導,但家長不要操之過急、揠苗助長,起反作用。幫助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多變的語境可以幫助孩子掌握字、詞、句的各種用法,提升語言感覺能力,讓孩子厘清“你,我,他”不再是難事!

關注“扶星助童”,

專注探讨兒童發育遲緩、

孤獨症譜系障礙和家庭康複訓練,

傾聽您的困與惑,解除您的育兒焦慮,

私信“大賽爸爸說”,

為您答疑解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