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一位官員,在椅子上綁47支火箭沖向天空,成了世界航天第一人不愛文科愛理科陶廣義搖身一變成了萬戶萬戶的飛天夢想為理想獻出了生命

文|飛魚說史

明朝一位官員,在椅子上綁47支火箭沖向天空,成了世界航天第一人不愛文科愛理科陶廣義搖身一變成了萬戶萬戶的飛天夢想為理想獻出了生命

随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太空對于人類來說,已經不再是無法踏足的禁地。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拉開了國人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類的序幕。

2016年3月8日,國務院批複同意将每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

時至今日,我們已經度過了六個航天日,而在剛剛過去的航天日中,我國首個火星車也有了一個威武霸氣的名字——祝融号

航天,是一個民族夢,是以我們不能忘記那些為祖國航天事業作出貢獻的每一個人。

錢學森、楊利偉、聶海勝……

此外,同樣值得人們記住的,還有六百多年前的一位明朝官員,此人一門心思想要上天,他的名字叫萬戶。

此人原名為陶廣義,明太祖朱元璋親自賜名為“成道”,後來又得到了“萬戶”的封賞,從此之後,人們便習慣稱他為萬戶。

那麼為何這個明朝人會和航天扯上關系,難道生長在明朝的萬戶已經開始探索飛天了不成,那豈不是比制造飛機飛天萊特兄弟還要早好幾百年?

明朝一位官員,在椅子上綁47支火箭沖向天空,成了世界航天第一人不愛文科愛理科陶廣義搖身一變成了萬戶萬戶的飛天夢想為理想獻出了生命

您還别說,事實确實如此。

而在四十多年前的一次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上,天文學家們還将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萬戶山,以紀念這位“世界上第一個試圖利用煙花作飛行的人”。

是以,萬戶又被稱為世界航天第一人,而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主題公園内也矗立着他的雕像。

那麼萬戶究竟是怎麼飛天的呢,他的辦法簡單粗暴,直接在椅子上綁了47支煙花(火箭),而他便是坐在椅子之上。

萬戶飛天就此拉開序幕……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50">不愛文科愛理科</h1>

元末時期的浙江金華,一個陶姓的大戶人家喜得貴子,父母為他取名叫廣義,或許他的父母是期望他将來可以做官發财,廣施仁義。

還别說,陶廣義還真是一個好學生的苗子,隻不過讓父母很不了解的是,他根本不愛文科,卻異常偏愛理科,尤其對實體化學,甚至可以用如癡如醉來形容。

而陶廣義的這種愛好,還是源于一次煉丹事故。

最初的陶廣義是喜好煉丹的,不說長生不老,延年益壽也是不錯的,為此陶廣義還将自己的書房改裝成了煉丹房。

明朝一位官員,在椅子上綁47支火箭沖向天空,成了世界航天第一人不愛文科愛理科陶廣義搖身一變成了萬戶萬戶的飛天夢想為理想獻出了生命

還别說,有資本就是任性。

而在一次煉丹的過程中,他的煉丹爐發生了爆炸,差點沒有被炸飛天的陶廣義,自此開始研制煙花爆竹和火器。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陶廣義很快就掌握了各種制造火器的技巧,威力極大的火箭也在他的精心研究下,被造出了一個又一個。

在那個亂世,這些火器不光能點燃聽響,還可以用于打仗。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50">陶廣義搖身一變成了萬戶</h1>

根據相關史料,古代的火箭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是将火把裝在箭上,然後發射出去,後來古代中國發明了火藥,在唐末也開始用到戰争之中。

而到了北宋年間出現了人類曆史上最早、最原始的“火藥箭”,後來這種火藥箭也被用在了戰争上,并随着古絲綢之路傳入歐洲,進而在世界戰争史上都産生了影響。

陶廣義生在元末亂世,他制造的火器自然也不能隻看光聽響。

明朝一位官員,在椅子上綁47支火箭沖向天空,成了世界航天第一人不愛文科愛理科陶廣義搖身一變成了萬戶萬戶的飛天夢想為理想獻出了生命

後來朱元璋趁勢而起,在他攻取婺州的時候,陶廣義便帶着自己一幹弟子和火器以及制造火器的技藝投靠了朱元璋。

後來在朱元璋多次的戰争中,陶廣義的火器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等到後來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之後,便将陶廣義封為了萬戶,并且親自為他賜名“成道”。

而陶廣義自身也是極其渴望成道的,更重要的是,陶廣義成為了極其有夢想的“萬戶”。

不過他的夢想可不是功成名就,而是能像鳥兒一樣翺翔在自由自在的天空中。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50">萬戶的飛天夢想</h1>

話說萬戶的飛天夢想并不是隻出現在夢中,他一直琢磨着該怎麼能實作,當他看着火箭嗖嗖升天的時候,他就覺得火箭的動力是可以利用的。

但是隻有火箭還不行,因為火箭會爆炸,是以萬戶不能直接抱着火箭飛天。

在思考了許久之後,萬戶想到了還得借用其它的工具,為此,他想到了自己坐着的椅子,于是他就把自己制造的火箭綁在椅子上。

明朝一位官員,在椅子上綁47支火箭沖向天空,成了世界航天第一人不愛文科愛理科陶廣義搖身一變成了萬戶萬戶的飛天夢想為理想獻出了生命

為了讓動力充足和能夠持續,萬戶在椅子上整整綁了47支火箭,還分為了前後兩排,還别說,萬戶真是個人才,這方法都能想出來。

可是隻飛上天還不行,還得想辦法要降落才行,不然火箭把自己帶上去了,然後在高空來個自由落體,這豈不是直接摔成了肉餅餅。

既然升空的動力都有了,降落對于萬戶來說自然不是難事,而他想到的辦法是利用風筝降落。

就這樣萬戶的裝備齊全了,綁着47支火箭的椅子用于上升,巨型風筝用于降落,升天和落地都有了辦法,最後一步便是找個敢于做實驗的人。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50">為理想獻出了生命</h1>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裡,萬戶将自己準備的裝備都拿出來了,他決定自己親自飛,于是他坐在早已經準備好綁有火箭的椅子之上,手持兩個巨型風筝。

等他準備好之後,他就指令仆人點火。

可是仆人卻不敢點火,因為他知道,萬一這實驗失敗之後,萬戶怕是就沒命活下來了。

萬戶早已經将生死置之度外,他決定為了心目中的理想拼一把,也是便指令仆人趕緊點火,不要害怕。

仆人在顫抖中點燃了導火索,随後萬戶被點燃的火箭推着徐徐離開了地面,可是當第二排火箭被點燃時,意外卻發生了,隻聽一聲巨響,第二排的火箭一起爆炸了。

明朝一位官員,在椅子上綁47支火箭沖向天空,成了世界航天第一人不愛文科愛理科陶廣義搖身一變成了萬戶萬戶的飛天夢想為理想獻出了生命

而萬戶所坐的椅子也被點燃,直接成為了一個巨大的火球,從空中墜落,沒有絲毫意外,萬戶失去了生命。

萬戶雖然死了,可他的故事和精神卻一直流傳了下來。

他是世界上第一個利用火箭向太空搏擊的英雄,他的努力雖然失敗了,但他借助火箭推力升空的創想是世界上第一個,是以他被世界公認為“真正的航天始祖”。

而前蘇聯兩位火箭學家費奧多西耶夫和西亞列夫也在他們的《火箭技術導論》中,說中國人不僅是火箭的發明者,而且也是“首先企圖利用固體燃料火箭将人載到空中去的幻想者”。

而這些都要歸功于萬戶……

參考資料:《明史》等。

(本文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