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國的天然火山博物館,被稱之為火山教科書,是世界頂級旅遊資源

火山,一種有岩溶通道連接配接的丘或山,固體碎屑、熔岩及熔岩流的堆積物是火山的重要組成物質,在中國目前建立的12個火山地質地貌景觀的國家公園裡,有一個世界級的世界地質公園——五大連池。

我國的天然火山博物館,被稱之為火山教科書,是世界頂級旅遊資源

五大連池位于中國黑龍江省黑河市境内,地處小興安嶺山地向松嫩平原的轉換地帶,1060平方公裡的區域内,火山林立,熔岩 浩瀚,湖泊珠連,礦泉星布;14座新老期火山群峰聳立,800多平方公裡的熔岩台地波瀾壯闊,數百處自湧礦泉天然出露。新期火山噴發的熔岩,阻塞了遠古河道,形成了5個溪水相連的串珠狀火山堰塞湖,五大連池是以而得名。山川輝映,水火相容,由此構成了“世界頂級旅遊資源”,被科學家比喻為“天然火山博物館”和“打開的火山教科書”。

我國的天然火山博物館,被稱之為火山教科書,是世界頂級旅遊資源

五大連池火山群,在廣袤的平原上有規律地呈“井”字形排列。以5個南北向串珠狀湖泊為界,東西各分7座。東面的7座是:東龍門山、西龍門山、東焦得布山、西焦得布山、小孤山、莫拉布山、尾山;西面的7座是藥泉山、卧虎山、筆架山、南格拉球山、北格拉球山、黑龍山、火燒山。兩座新期火山黑龍山和火燒山,噴發于1719—1721年(康熙五十八年—六十年),距今不足300年,是五大連池火山群中最年輕的兩座火山,擁有我國目前儲存最完好的火山口和火山微地貌遺迹。在這兩座火山周圍,形成了波瀾壯闊的大面積裸露熔岩,其中結殼熔岩和翻花熔岩交替出現,各種熔岩流動的原始痕迹新鮮如初。其餘的老期火山12座,火山錐體及塊狀熔岩流至今儲存完好,生态環境優良。

我國的天然火山博物館,被稱之為火山教科書,是世界頂級旅遊資源

五大連池互相連通,20餘千米的縱長,40多平方千米的池水面積,100m左右的最深處,衆多資料無不展現了五大連池的壯美,在其周圍環繞着的14座火山如如同守護者一般,分布四周的熔岩台地上五大連池火山岩石的成分十分特殊,是世界上鉀質玄武岩的典型代表,被喻為“研究地球深部結構的天然探針”,在地球演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我國的天然火山博物館,被稱之為火山教科書,是世界頂級旅遊資源

五大連池火山群一般認為是由14座火山組成,是我國第四紀的著名火山,不包括蓮花山。在火山群周邊多是岩漿岩,其岩漿岩分布面積達到800餘平方千米。其中兩座近期火山,老黑山和火燒山總面積達到68.3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1/11,其構成物質為高鉀玄武岩岩盾和椎體,其中,熔岩盾是主體。兩座火山中的老黑山是五大連池中比高最高的,海拔達到515.5m,高處地面165.9m,受制于地形的限制,整體上并不是規則的盾形,其漏鬥内壁十分陡峭,從火山口向内望去,讓人頭暈目眩。

我國的天然火山博物館,被稱之為火山教科書,是世界頂級旅遊資源

老黑山火山口位于火山頂部,呈現環形,其直徑約350m,整體因山體多黑色浮石而得名。火山口内僅零星分布着一些植物,在紫紅色、黑褐色岩石的襯托下,略顯蒼涼,也在無聲地呐喊,仿佛在訴說着噴發時的驚心動魄。而位于老黑山東北方向3千米處的火燒山就顯得嬌小一些,海拔高度僅340m,面積9.5平方千米,整體疊覆與老黑山熔岩之上。

我國的天然火山博物館,被稱之為火山教科書,是世界頂級旅遊資源

老黑山與火燒山是富鉀火山最新活動的典型代表,其最近噴發時間距今不到300年,也是我國對火山記載中噴發時間、地點記載最為确切的。據嘉靖年間《黑龍江外記》描述,在墨爾根,今嫩江縣東南側,忽有一日,平地上突然冒出火光,伴随着劇烈地震,山石飛走,火光經過幾日才逐漸熄滅,火光誕生之地變成一池沼。

我國的天然火山博物館,被稱之為火山教科書,是世界頂級旅遊資源

如此詳細的火山觀測記錄在世界也極為少有,對火山噴發的時間、地點、噴發狀态、産物等進行詳實的記載。是世界火山觀測史上重要的一筆。在一次次噴發之中,由于噴出的岩漿物質粘度較低,多為噴氣構造,也成為了該地最具魅力的景觀。形狀各異的造型,1537個噴氣錐,無不讓人聯想到起拔地而起、岩漿橫溢的壯觀景象。

我國的天然火山博物館,被稱之為火山教科書,是世界頂級旅遊資源

關注羊羊,帶你領略地理的魅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