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湯》
一鍋南瓜湯中見證着三人的友情,從秩序失控,互相埋怨,彼此尋找,最終重歸于好的簡單故事。
繪本超人讀完後感覺,兒童世界的社會秩序其實和承認世界的社會秩序無差。每個人都在一段親密關系中承擔着彼此的角色。
然而有一天,當其中的秩序或者說某種關系或角色開始改變的時候,也是這段關系開始有裂痕的初始。彼此之間經曆了一番思考,後悔,重新找尋,最終回到當初的親密關系。
這樣的人際交往在成人世界中每天都在輪番上演着。而經曆的過程其實就是每個人成長的痕迹。
《南瓜湯》就是将這樣的深刻意義注入到一隻貓,一隻松鼠,一隻小鴨子的生活當中,讓孩子們閱讀的時候,成為其中的一種小動物,來感受其中豐富的内心活動。
很多家長在親子閱讀的時候經常會問,讀了繪本之後孩子能夠讀懂什麼?其實繪本,更多的時候是給孩子提供兒童眼中的世界,有他們自己的秩序和規則,不一定要讀懂多少或者能夠說出這本繪本有多少的深意涵蓋在裡面才算是讀懂了繪本。
當孩子看到繪本的封面,借助插畫師的繪畫技術,縱使是未識字的稚童,也能夠帶着最原始的閱讀期待進行閱讀。
《南瓜湯》裡面有兩條主線,其中一條是三個小動物吹奏的樂器,就像交響樂團一樣,每個人負責不同的樂器,合奏出美妙的樂音。另外一條主線是三個小動物分别負責南瓜切片,攪動湯水,加鹽,每個人的分工明确,合作完成的南瓜湯就成為世界上最好喝的湯。
然而所有的美好和寂靜都被小鴨子的一個念頭打破,随着鴨子想要掌握松鼠專用的大廚湯勺,湯勺掉地的“哐啷”一聲,整個故事的節奏就變得緊張和快速。
正是這樣的節奏,讓整個《南瓜湯》從一開始的有序美好到一個沖突的激化,這樣慢節奏到快節奏的轉變,讓閱讀的孩子心情也會随之起伏,進而閱讀的興趣就會大大增加。親子閱讀的時候可以在這些地方多問一句,“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相信兒童的奇妙想象力會給你很多不經意間的驚喜。
貓和松鼠落下後悔的淚水,決定去尋找好朋友鴨子的過程,也将《南瓜湯》的故事推向了溫情的節奏,整個節奏又慢慢的緩下來。最後鴨子回來,開始攪拌南瓜湯的時候,貓和松鼠沒有說一句話,即使湯賤的滿地都是,連鍋都燒起來了,都沒說話。
這個時候,可以追加提問“為什麼一開始鴨子隻是動了勺子,就被夥伴們排擠嫌棄,現在都這樣弄南瓜湯,夥伴們為什麼都不說一句話,還說這是世界上最好喝的南瓜湯?“
這就是前後的一個故事埋線,當孩子能夠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說明她了解了,真正的友情就是了解和包容。
整個故事沒有半點的說教,也沒有一絲絲的雞湯嵌入,就是一個普通的生活細節,在兩條線的牽引下,引起了些許的沖突,進而牽引着小讀者的心忽上忽下,或許這就是繪本的魅力。
請相信,陪着孩子多讀幾遍繪本,遠比于你苦口婆心反複唠叨的效果要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