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 記者 陳超 田剛】北京木瓜移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基于海量資料和核心算法,為客戶提供最優廣告投放方案,形式主要分為搜尋展示服務和效果類服務,向海外使用者進行展示和推廣;截至2018年,公司在臉書及谷歌媒體管道出海營銷收入分别排名前二和前五。
木瓜移動創辦于2008年,設立初期的經營規模并不大,根據該公司在2016年申請挂牌新三闆時釋出的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截止到2013年末,該公司的未配置設定利潤科目餘額還為-8604.02萬元,存在金額巨大的累計虧損,可見創業時期的木瓜移動經營并不樂觀。
有趣的是,2011年8月,木瓜移動的創始人沈思女士曾連續參加了21期《非誠勿擾》節目,雖然最終沒有在節目中牽手成功,反而得到了一個“網際網路美女CEO”的稱号。

木瓜移動于2016年4月在新三闆挂牌,但僅過了8個月,便在2016年12月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挂牌,後于今年3月釋出了科創闆招股說明書(申報稿)并遞交了科創闆上市申請。但是木瓜移動的核心業務,是否與科創闆的定位相符,是值得反思的。
木瓜移動的核心業務是代理facebook的CPM(按投放每千次展示計費的模式),此項業務采購占到木瓜移動采購總額的9成以上份額,也即木瓜移動的經營嚴重依附于facebook,本質上屬于facebook的展示類廣告投放業務的代理商。展現在毛利率方面,木瓜移動的代理業務毛利率非常微薄,核心業務“搜尋展示類”業務的毛利率分别為4.26%、4.65%和3.79%,與一般簡單廣告代理行業5%的“中間費”費率一緻,且在最近一年大幅走低。
根據上交所釋出的《科創闆股票發行上市稽核問答的通知》,優先推薦的企業業務類型包括:1、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2、屬于新一代資訊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 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科技創新企業;3、網際網路、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企業。
木瓜移動的facebook代理業務,是否符合國家戰略?是否屬于亟待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未來是否可能形成科技創新成果?都是令人懷疑的。
不僅如此,木瓜移動的研發實力也令人懷疑,根據招股書第169頁顯示,木瓜移動2016年到2018年的研發費用支出金額分别為2790.32萬元、2730.61萬元和3052.43萬元,而根據招股書第45頁顯示,木瓜移動“取得的科技成果包括1項美國專利、10項正在申請的發明專利和17項軟體著作權”。
與此同時,在招股書第156頁顯示,木瓜移動唯一一項美國專利為“大資料叢集同步管理系統核心子產品”,授權日期為2018年2月13日,也即公司申請科創闆上市前夕;而此項技術投入生産時間則早在2014年4月。與此相類似的是,木瓜移動共10項正在申請的專利中,有7項的投入生産時間在2014年及以前,且無一項是在2018年新投入生産的技術。
那麼,木瓜移動在2018年支出的金額高達3千萬元以上的研發投入,除了給研發及技術人員發工資之外,取得了什麼科研成果?針對上述質疑,木瓜移動并未回複環球網記者的采訪。
根據上交所在3月18日舉辦的保薦代表人系列教育訓練班(科創闆專題)第一期教育訓練班内容,在提到“評估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6個角度”中,就包括“是否具有高效的研發體系,是否具備持續創新能力,是否具備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基礎和能力”。而木瓜移動是否具備“高效的研發體系”和“持續創新能力”,也是值得拷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