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炎的詞多追懷昔遊,感慨身世之作,風格接近姜夔,是以與姜夔并稱“姜張”。
張炎,字叔夏,号玉田、樂笑翁。所撰《詞源》為論詞專著,提倡雅正,崇尚清空。詞作内容多是追懷昔遊、感慨身世之作。南宋風雅派的代表詞人,得到清代浙西詞派的推崇。詞集《山中白雲詞》。
《解連環》(楚江空晚):作者明詠孤雁,暗寫自身,借孤雁形象和遭遇,寫四處漂泊的身世之感,也寄寓了南宋遺民亡國後失落、仿徨,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此詞重點在寫孤雁之“孤”,結構上有“以意貫串”的特點。
張炎《解連環》(楚江空晚)是一首頗負盛名的詠物詞,作者張炎也是以被人戲稱為“張孤雁”。詞中寫蘇武在匈奴不降志受辱、甯死不屈,暗指文天祥等民族英雄。《解連環·孤雁》中,“料因循誤了,殘氈擁雪,故人心眼”寫的是蘇武在匈奴不降志受辱,甯死不屈,暗指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為詞意帶來一點亮色。
料因循三句:用蘇武故事。《漢書·蘇武傳》載,蘇武出使匈奴,被拘斷食,吃冰雪和氈毛不死。後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放還蘇武,匈奴詭稱其已死,漢使者說天子在上林苑射得北方大雁,雁足有蘇武書,匈奴單于隻得放還蘇武。
“寫不成書,隻寄得、相思一點”,張炎《解連環》(楚江空晚)。
“漫長門夜悄,錦筝彈怨。想伴侶、猶宿蘆花,也曾念春前,去程應轉。暮雨互相,怕蓦地、玉關重見。未羞他、雙燕歸來,畫簾半卷。”作者在這幾句中用長門、錦瑟兩個典故渲染孤雁聲之悲,寫孤雁對遠方伴侶的思念和期待,用雙燕歸來反結雁之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