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淵和李世民的關系,竟然是美人窩裡的故事,卻是千古典範?

李世民是李淵的二兒子。公元617年,李世民19歲。當時,隋炀帝激起民變,全國範圍内到處都是起義軍。李淵作為隋朝的太原留守,其實跟遠在江都的隋炀帝已經斷絕了資訊來往。李世民認為應該和隋朝斷絕關系,招兵買馬,打自己的江山。但是他很了解李淵,不能直接說,是以找到了裴寂。

裴寂是主管太原行宮的,行宮内有大量的美女。于是裴寂叫了兩個美女去陪李淵,李淵還以為是普通人家的女子,也就享受了。而後裴寂才告訴他,這兩個是隋炀帝的女人。

李淵和李世民的關系,竟然是美人窩裡的故事,卻是千古典範?

睡了皇帝的女人,那可是殺頭之罪。要想活命,隻能起義。李淵在李世民等人的推動之下,終于宣布起義。起義軍殺向關中,準備奪取霍邑,然而大雨連日不絕,無法發起進攻。糧食也快吃完了,李淵就想後退到太原。李世民急了,說:“依靠一座太原城是守不住的。如果退回去死,還不如發起進攻,死也死得壯烈!”

是以在起義的早期,甚至起義的動機,都是李世民推動着李淵在前進。如果沒有李世民,李淵很可能不會起義,就算起義了也不一定能走到最後,就像其他的衆多起義軍隊伍一樣,最終被别人兼并。而能夠統一全國的人,最可能是窦建德;當然也可能是蕭銑,畢竟他已經差不多占領了整個南中國。當時的起義軍、武裝割據力量,并不都是草包,有很多是相當有能耐的,李密、劉武周、薛舉這些人都是一時豪傑,不一定比李淵差。

李淵和李世民的關系,竟然是美人窩裡的故事,卻是千古典範?

李淵無可奈何,隻好打消念頭,專注于進攻。在李世民、李建成和李淵兩路大軍的合圍下,拿下了霍邑。當時關中到處都是起義軍,各成門派,各求自保。李淵的女兒平陽公主發揮出了非凡的才能,她把這些大大小小的武裝力量招入自己的麾下,竟然有近20萬人。李淵從太原起義到長安城下隻有3萬人左右,然後浩浩蕩蕩的20萬人在迎接他。這一對比,相形見绌。

李淵攻下長安,扶持一個傀儡皇帝,不久之後自己稱帝,封李世民為秦王。之後李世民兵出虎牢關,發動柏壁之戰,并攻下洛陽。李淵認為李世民功勞滔天,是以封他為天策上将,在洛陽為他修建天策府。李世民在他的秦王府和天策府招攬了天下諸多豪傑,文有薛收、褚亮等,武有尉遲恭、秦叔寶等,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李淵和李世民的關系,竟然是美人窩裡的故事,卻是千古典範?

李淵知道李世民功勞很大,而且很能服人心,當然性格也四平八穩,是當皇帝的理想人選。他已經立了李建成為太子,有過改立李世民為太子的想法,但是猶豫不決。而這,也導緻了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互相争鬥,最終釀成了慘烈的玄武門之變。

這天一大早,李淵就召集了杜淹、王圭等人來到湖上(《新唐書》等沒有說具體,可能是華清池),讨論朝政。《新唐書》《資治通鑒》等并沒有說明他們到底要讨論什麼,但是從情勢發展看,讨論的應該就是換太子的事情。而就在他們讨論的時候,李世民已經殺死了李元吉,尉遲恭殺死了李建成。

李淵和李世民的關系,竟然是美人窩裡的故事,卻是千古典範?

然後尉遲恭帶着他的兵馬來到湖畔。李淵大驚失色,問是誰謀反。尉遲恭說:“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謀反,現在已經殺了!秦王指令我來保護皇上。”

李淵瞬間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也明白此時的父子關系,其實是劍拔弩張的關系。而且李淵隻能低頭。如果稍有不順意,輕者終生囚禁,重者人頭落地,追随他的兩個兒子而去。尉遲的所謂保護,其實是來逼着他表态。

李淵和李世民的關系,竟然是美人窩裡的故事,卻是千古典範?

李淵毫無辦法,隻能表态支援李世民。這之後李世民才跑來,在李淵面前失聲痛哭。他這一哭,固然是虛情假意,但是父子之間瞬間形成的巨大的裂痕迅速消除,當然這是在李世民的目的達到的情況之下。

李淵立李世民為太子,并向朝廷宣布,所有大凡小事先經過李世民,然後由李世民向他彙報。事實上把自己架空了,文武百官隻對李世民負責。而且這樣的情形也隻過了兩個月,李淵正式宣布退位,讓李世民繼承皇位。

李淵和李世民的關系,竟然是美人窩裡的故事,卻是千古典範?

父子相殺,以李世民大獲全勝告終。李淵因為美女而起義,退位後生了大量後代,也算是有福之人了。

李淵搬出皇宮。李世民安排他住了上陽宮。李淵從此過上了暗(人)無(間)天(神)日(仙)的日子:不愁吃不愁穿,每隔一段時間,李世民還來噓寒問暖;隻要他提要求,李世民想方設法都會辦到;他終日和他的一衆小老婆為伴。他退位的時候60歲,9年之後駕崩,這段時間裡生了22個兒子、17個公主。

李淵和李世民的關系,竟然是美人窩裡的故事,卻是千古典範?

這個資料是按照曆史記載。如果按照廣東李淵後人家族祠堂的記載,這個階段生了28個兒子、19個公主。總之沒有皇權的李淵,繼續為增加人口孜孜不倦努力,做出了巨大貢獻。生下一個,李世民冊封一個,所有王子和公主都有名分有地位有編制有保障,絕不遺漏,絕不嫌棄。

這時候李世民日理萬機,李淵安享天年,父子之間的關系别提有多和諧了。遺憾的是他這些幼小的兒子女兒,後來幾乎被武則天殺了個精光。好像留了個特别會拍馬屁的安定公主。李世民給她本來的封号是千金公主,後來武則天把自己年幼死亡的女兒安定公主的封号給了她。

李淵和李世民的關系,竟然是美人窩裡的故事,卻是千古典範?

李淵也不是完全不理政事。李世民發起了征伐突厥之戰,一舉獲得成功。李淵興奮壞了,專門設了宴席,不但邀請了李世民和其他皇族,連在長安的主要的文武百官也邀請了。他喝酒喝得滿臉通紅,說:“南北朝以來,突厥危害太大,可是直到隋朝,也沒能征服,反而越來越強大。我的兒子居然隻用了一次戰争就征服了!”

樂聲響起來,李淵高興得跳舞。看來他這是真的很興奮,把文武百官的熱情都帶起來了。投降的突厥可汗也當場跳舞,場面真是觥籌交錯,其樂融融。此時的李淵和李世民完全沒有利害沖突,是以父子關系也堪稱天下典範。

李淵和李世民的關系,竟然是美人窩裡的故事,卻是千古典範?

公元635年,李淵駕崩。李世民按照太上皇駕崩的禮節送葬,沒有出什麼差錯。父子關系并沒有完結。每到逢年過節,李世民都按照禮樂制度祭祀。

總體來說,李淵之是以當上皇帝,跟李世民的功勞是分不開的。李淵和李世民之間的關系是很和諧的,基本上沒有什麼吵吵鬧鬧。玄武門之變那種極度緊張,并沒有當面,而且很快被李世民化解了。

李淵和李世民的關系,竟然是美人窩裡的故事,卻是千古典範?

李世民開創了貞觀之治,其實這和李淵也有一定的關系的。李淵也是非常開明的人,在他的朝廷上可以暢所欲言。雖然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李世民登基之後,他秦王府和天策府的人員大多得到了重用,連侯君集這個不學無術的人都當過兵部尚書;但是李淵時代的老臣,他并沒有抛棄。宇文士及、杜淹、封德彜、蕭瑀、王圭、李靖、韋挺,這些人繼續身居高位,出将入相。而貞觀之治的形成,跟這些敢說敢做的大臣有非常大的關系。他們繼續李淵時代的從谏如流,拉動朝廷走向貞觀之治的美妙夢幻畫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