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9日,杭州錢江世紀城望京B座15樓之江美術館,大美無度世界華人工匠書法家樓望淦與基于行為哲學答天問創始者魏義光進行了關鍵對話。

大美無度世界華人工匠書法家樓望淦:
寫字如做人,我為學書之人啊,任何時候都應和着大衆的節奏,不能忘卻自己學習書法的文化身份。忘了身份,書法等于沒了靈魂,丢了根。書法之魂是什麼呢?
王僧虔《筆意贊》說:“書道之妙,神彩為上,形質次之。”習書六十餘載深感,“寫字應該有分寸”,分寸之中見學問、見文化、見神妙。
字如其人。人體的形神結構具有很大的豐富性,不僅人體内部的具有豐富性,人與天地的關聯也具有豐富性。《黃帝内經》從生理角度,以精、氣、神為根本,貫穿于五髒六腑,流布于體骨筋脈肌血肉,展現為一套内在的豐富體系。
秋風過庭,人淡如菊。《人物志》對書法審美強化社會和倫理因素,展開為一套豐富的人格體系。我們的祖先傳承下來的書法藝術是由筆劃與線條組成的符号,選擇漢字為材料,通過豐富的想象與精細的加工,創造出了一種完全土生土長、純粹民族化的造型藝術來。是以,衛夫人提出意、骨、肉。
面對如此的一門藝術,民間靠師徒傳承的有效方法,将這朵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奇葩——書法傳承已經幾千年,加之近現代藝術院校的創立與發展,使其豐富的線條藝術和文學性、詩意化得到了長足的充實與發展。
雖然我沒機會進學校系統的學習教育訓練,但自己這份從小對書法藝術的喜愛與執着,一直到現在都沒有絲毫改變,書法達到與人體一樣的神之美,是我畢生的追尋。
世界品牌大會主席魏義光答天問:
您說“每當展紙運筆,尤如脫缰奔騰,疾走如飛,感覺會忘卻年齡、忘卻煩惱、忘卻一切,真有點自樂樂人的境地。”這本身就是一種神之美。
中國古代建立在生命體構造理論基礎上的審美理論,在本質上不受時間限定,與宇宙萬物有本然的聯系,決定了中國書法所有審美對象的同一性。您說“當自己創作的作品,在自身愉悅的同時,更希望得到他人的同感共鳴、欣賞認可,與大衆共享成果,同遊其間,這樣的境界才是我追崇的目标。”
其實,中國自古以來,書法藝術就是源于生活和自然的,且與之緊密關聯,被視為一律。明人楊慎說:“會心山水真如畫,巧手丹青畫似真”。人情練達亦文章,林則徐故居的對聯有這樣一句,“為政若作真書,綿密無間”,講的都是藝術與自然、社會、政治、生活的統一性,而這種統一性又都是建立在氣化宇宙的生命統一性上的。
書法藝術作品都凝結為一種物質構成,如由語言形成的文學、由筆墨形成的書畫、由音響形成的音樂,是以中國書法審美的至高境界,是将書法家和書法作品看成是生命體,而用形神的語彙去描述。
由于書法藝術有自己的特質,兩千多年來,形成了形神理論的豐富性:神、精、氣、風、情、意、妙、心、韻、骨、格、式、品、質、體、幹、境、理、肉、形、言、文、采、聲、音、筆、墨。以神之美為核心的書法審美在魏晉時期趨向成熟。
對話中,世界華人工匠書法家樓望淦說“對一個沒有學院背景的書法愛好者而言,必須要有自己的正确定位,更要有自信、自尊、自強的遠見與使命感。”
責任編輯:大美無度全球品牌價值釋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