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鄭州烤鴨的傳說和朱元璋有關

荊建利/文

鄭州烤鴨的傳說和朱元璋有關

大家都知道,民間流傳着許多乾隆與美食的傳說,都知道他是個名副其實的饕餮大王。其實還有一位美食大王,俗稱“吃貨”,這個人就是那個愛惡作劇,請了要飯的給大臣們做“珍珠翡翠白玉湯”的朱洪武朱元璋。朱元璋愛吃豬腳的傳說,已經表過,今天說說朱元璋和鄭州烤鴨的傳說。

鄭州烤鴨的傳說和朱元璋有關

有些故事情節該重複還得重複。還是追溯到了元末朱元璋少年時期。那時候天下大旱,赤地千裡,瘟疫盛行,蝗災蜂起。莊稼絕收,饑民無數。父母餓死後,兄弟姐妹流落失散。朱元璋一路要飯,來到了管城縣。又輾轉到荥陽的洞林寺出家當了和尚。至今賈峪鎮還流傳着朱元璋出家的傳說。其實朱元璋沒出家之前,還在洞林湖畔給地主當過放牛娃。當然朱元璋也在洞林湖邊發過鴨子。說到這裡,你也别不信。賈峪鎮現在還流傳着朱元璋給人家當放牛娃的傳說呢。

朱元璋給人家放牛的時候,還沒加入義軍,更沒有成為明教弟子。他還是一個“萬惡舊社會”的一個“根紅苗正”的少年兒童。這一天,朱元璋和幾個小孩子一塊出去放牛。本來嘛,小孩子也不能幹啥,也不能在家光吃閑飯,總得找點支事幹幹。即便如此,也常常餓得兩眼發昏。連詛咒老天的力氣都沒有了。

有一次,朱元璋放牛時餓得昏倒,隻見來了一個賣燒餅的,一下子給了三個油焖大餅!朱元璋吃了還想吃,醒來結果是夢,去他奶奶的!後來,朱元璋偷了地主家的茄子,吃吃還是餓,回到了地主家裡,見人家留下的刷鍋水廚房裡的人還沒倒掉,朱元璋一下喝了個精光!唉,越說越扯遠了。

鄭州烤鴨的傳說和朱元璋有關

有一天,朱元璋給地主王老好放牛,還有其他幾個“同黨”。朱元璋放着放着,肚子裡咕咕咕咕地叫。腸胃沒啥消化,一個勁糾纏不清,死纏爛打呢。

其他幾個娃娃,曾經和朱元璋一起玩過當皇上的遊戲。朱元璋早成他們心中至高無上的皇帝了。有個娃娃說,皇上我餓!另一個娃娃也說,我也餓!大家都說我也餓!皇上要想當上好皇上,就是要千方百計地解決子民的溫飽問題。

朱元璋在困苦的環境中早養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他看來看去,想去想來,眼光落到吃草的牛的身上。嗨,要是我也是牛,“愛卿們”都是牛就好了。當牛真好,沒的吃的可以吃草。當皇上就辛苦,還不能光“吹牛”,咱得……有一種想法在朱元璋的腦子裡電閃般出現!

朱元璋說:“愛卿們,你們想吃肉嗎?”

有個小孩大聲嚷:“狗才不想吃肉咧!”

朱元璋說:“眼前這頭牛你們吃得完嗎?”

幾個小孩一聽,吓壞了,紛紛說:“這是大地主王老好家的牛呀!你不怕嗎?”

朱元璋笑了:“怕、怕、怕,我怕你幹妹子!”

結果,王老好家的那頭牛被朱元璋給宰了。幾個娃娃一起動手,把牛擡到洞林湖旁,把牛剝了洗了然後烤了。香氣飄了老遠。那就是現在也要花高價錢才能買得到的狗日的牛肉啊!

朱元璋和幾個娃娃邊吃邊說:“啥時候你們拿東西朝觐皇上。”

有個娃娃搶着說:“改天我請你吃烤鴨!”隻是底氣不足。

說到這裡,“老泡”們不再一愣一愣的吧,“烤鴨”在這裡等着您呢!

“此話當真?”别說朱元璋不相信,說給誰,誰也不相信!

那個小孩說:“誰說瞎話誰死了當忘八,死了還馱着碑!”

鄭州烤鴨的傳說和朱元璋有關

正說着,王老好來“查崗”經過,這叫監視,其實他被肉香吸引過來了。可到了跟前,别說牛肉了,牛骨頭也不見影了。

王老好急了:“牛呢!”

朱元璋和幾個娃娃來到了一個丘陵土崗夾縫邊,指着裡面事先插好的牛尾巴,說:“牛鑽裡邊了,出不來!”

王老好看着牛尾巴,瞳孔放大縮小好幾倍。朱元璋一看,隻見王搶步過去拽牛尾,仰臉後倒,差點摔死他個鼈孫的。

最後可想而知,朱元璋被王老好給打了一頓。還趕出了地主莊園。這更堅定了朱元璋“苦大仇深”的階級立場。

朱元璋放不了牛,日子于是就混不下去了。混不下去就混不下去呗,當一天和尚就撞一天鐘,日子咋還不是過着。後來朱元璋還真是在荥陽洞林寺當了幾天胸無大志的撞鐘和尚。再此期間,朱元璋洞林湖放過鴨子。

鄭州烤鴨的傳說和朱元璋有關

朱元璋在洞林寺出家當了和尚,方丈見他年紀小,又聽他說自己曾經放過牛。于是對朱元璋說,寺廟裡養了一群鴨子,你每天到洞林湖邊放鴨子吧。

鄭州烤鴨的傳說和朱元璋有關

朱元璋一聽,這活還真不賴!于是就去了。有一次,朱元璋發現所趕的鴨子少了兩三隻。這要是趕回去,就是方丈不追究,其他管事的和尚還能放過他。找來找去,聞到了一股香味。順着香氣,來到了一個土溝裡,發現幾個小屁孩正在烤鴨呢!朱元璋一下子就明白了。

鄭州烤鴨的傳說和朱元璋有關

不過,他最喜歡的美食就是烤鴨。再看看那個做烤鴨的家夥,也不知從哪裡弄來的佐料,整出來的鴨子還真是那麼回事。那家夥說,烤鴨采用炭火烘烤,可以做到成菜後鴨子吃口酥香,肥而不膩。要是制作時取用洞林湖水,所烤的鴨子,更加皮薄肉嫩,口味更佳。朱元璋看着烤好的鴨子,嘴角立馬挂着哈喇子了。他邊吃吃邊不住贊歎:“鄭州烤鴨果然名不虛傳!将來一定能流傳百世,榜登管城名肴!”

小屁孩們見了皇上來了,趕緊向“皇上”讨賞賜。朱元璋便把鴨子撕給他們吃,也就是說,朱元璋也原諒了那幾個娃娃。

鄭州烤鴨的傳說和朱元璋有關

本來嘛,也是朱元璋先提出大臣們做烤鴨孝敬“皇上”的。烤鴨吃完以後,大家都發了愁,朱元璋回到寺廟怎麼向寺廟裡管事的和尚交待?朱元璋看了看洞林湖,眼珠子一轉,還真有主意了。朱元璋把湖邊栖息的野鴨子趕回了寺廟。管事的和尚一看,沒啥問題。至于第二天,野鴨子飛走了。管事的和尚想破腦袋也沒想明白裡面究竟怎麼回事。

鄭州烤鴨的傳說和朱元璋有關

後來,朱元璋連和尚也當不成了。還俗以後,和其他幾個娃娃。可能這幾個娃娃叫劉伯溫、徐達、胡大海、郭英、常遇春吧。先是參加義軍,後來加入明教,利用那個叫做張什麼的,一躍成為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

朱元璋一下子君臨天下,身份顯赫。

鄭州烤鴨的傳說和朱元璋有關

朱元璋當了皇帝天天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吃不完的珍馐美味。也就是說,吃遍了山中走獸雲中雁,陸上牛羊海底鮮。可朱元璋還是很想念童年時代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歌一謠。尤其是那個曾經讓他念念不忘的,不是少年時的小九妹,也不是青年時代的小阿嬌,是鄭州烤鴨,烤鴨啊親!

朱元璋當然吃不到當年的“管城烤鴨”了,那個曾經一起混的日子,曾經也一起參加過義軍,也一起加入明教,也成為了開國元勳,隻可惜錯就錯在小時候和哥們一起混。朱元璋抓住了一個錯,确切地說找了借口,給宰了。是以想吃吃不成了。禦膳房即便是展開“食神争霸賽”,也難以滿足朱元璋曾經難以忘懷的胃口。他就憑着自己是皇上,逼着大廚們做烤鴨。幾個掌勺犯難,哪有那個配方,做,做,做,讓你姐,讓你妹,讓你大姨媽去做吧。埋怨歸埋怨,總不能不要腦袋吧,就給皇上做烤鴨,一天一天變法做。

鄭州烤鴨的傳說和朱元璋有關

正是這樣,朱元璋建都南京後,明宮禦廚便取用南京肥厚多肉的湖鴨制作菜肴。為了增加鴨菜的風味,廚師采用炭火烘烤,成菜後鴨子吃口酥香,肥而不膩,受到人們稱贊。明朝遷都北京以後,南京烤鴨經過發展成為北京烤鴨。說到鄭州烤鴨,選材于北京填鴨。制成的烤鴨外觀美觀、紅潤油亮,具有外脆裡嫩、肥而不膩、味道鮮美的特點。鄭州烤鴨完全是工藝改進,技術提升。至于洞林湖畔那個曾經朱元璋吃烤鴨的傳奇故事,卻不被衆多國人所知。

鄭州烤鴨的傳說和朱元璋有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