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屯田制不得不說的曆史--兼論西漢中期名将趙充國

作者:無射之月

談起中國古代的“屯田制”,印象最深的就是高中課本中關于曹操實行屯田的記載,是以印象中不免覺得屯田制應始于東漢末年曹魏時代,這個印象甚至有點根深蒂固。但随着閱讀的增加,對曆史學習的深入我發現原來固有的觀念是錯的,最起碼對“屯田制”的源流、種類等其實是不清晰的。我們了解更多的是“軍屯”,即士兵閑時為民,占時為兵,開展農業生産,自給自足。屯田制,最早肇始于秦,漢代初期文帝、武帝都曾經實行過屯田,不過規模不大。

直至漢宣帝時選擇邊關将領時,趙充國已經年逾七十,宣帝認為他年齡過大,不再适合領兵。但趙充國認為他久與匈奴作戰,熟悉情況,沒有比他更合适的人。他說“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隃度。”(自此才有了成語“百聞不如一見”)。最終宣帝同意他繼續駐守邊關以備匈奴、烏桓等少數民族寇邊。

宣帝為解決北方戰禍,極力想出兵解決經年戰争,疲于應付的尴尬局面,令趙充國統兵出關消滅匈奴殘餘勢力。趙充國總結以往對北方少數民族用兵的經驗教訓向宣帝上書,提出了不同意見。

趙充國認為:如今對北方少數民族的戰争連年不斷,大漢周邊少數民族蠢蠢欲動,怕後續會接連動亂,恐至無法善後的境地,應該考慮整體,而不應該僅僅盯着北方少數民族。戰争年久不決,徭役不息,将士牛馬消耗巨大,百姓負擔很重,大規模對北方動兵,得不償失,甚至有動搖國本的風險。他向漢宣帝提出了“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對為何實行屯田進行了充分解釋和說明。

一、将士萬人,留屯以備羌,開環種地可得糧食,一舉兩得。

二、屯田駐守,将羌虜等各地分開,弱化其勢力。

三、當地百姓可以一起耕作種田,有利于農業生産。

四、騎兵不出戰,省下了士兵和軍民的日常消耗。

五、到了春天,可以沿着邊關巡視,震懾少數民族。

六、農閑之時,伐木修繕郵亭,強化金城守。

七、北方遊牧民族因邊關防守無法突破,隻能在苦寒之地流竄,天氣自然災害疾病等将會大大削弱其實力。

八、讓漢朝軍隊不會堕入長途追擊傷亡無數的境地。

九、對内不會損害國家實力,對外讓少數民族無機可乘。

十、不驚動黃河以南少數民族,防止生變。

十一、 整治橋梁,使其可通西域,對西域産生震懾。

十二、 軍費大幅節省,徭役減止,以備不虞。

一開始,漢宣帝并不同意趙充國的屯田之策,但基于對其的尊重,多次催促其出兵,趙充國多次逆龍鱗,直陳必須實行屯田的利害關系。其手下為了避禍,曾勸他:假如出兵失敗,作為将領守住即可,有利無利,和他們(主戰派,也包含宣帝)争論什麼呢?一旦惹惱了皇帝,派遣繡衣使者(類似明代錦衣衛)來責問你,你都自身難保,還談論什麼安定國家呢?!趙充國說:“吾固以死守之,明主可為忠言!”就不顧一切地上奏了“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宣帝最終采納其屯田政策。後來的形勢發展基本都驗證了趙充國的想法,以前反對他的人都逐漸信服。退休之後朝廷每有四夷大議,常與參兵謀,問籌策焉。終年86歲。“充國以功德與霍光等列,畫未央宮”。可以看出,皇帝對其何等重視,将其列入功臣圖中。漢成帝時,西羌曾經有戰事,想起将帥之臣,追思趙充國,就讓黃門郎楊雄在趙充國圖像前做頌一則。由此可見,趙充國不僅是忠臣,也是良将,殊為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