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关于屯田制不得不说的历史--兼论西汉中期名将赵充国

作者:无射之月

谈起中国古代的“屯田制”,印象最深的就是高中课本中关于曹操实行屯田的记载,所以印象中不免觉得屯田制应始于东汉末年曹魏时代,这个印象甚至有点根深蒂固。但随着阅读的增加,对历史学习的深入我发现原来固有的观念是错的,最起码对“屯田制”的源流、种类等其实是不清晰的。我们了解更多的是“军屯”,即士兵闲时为民,占时为兵,开展农业生产,自给自足。屯田制,最早肇始于秦,汉代初期文帝、武帝都曾经实行过屯田,不过规模不大。

直至汉宣帝时选择边关将领时,赵充国已经年逾七十,宣帝认为他年龄过大,不再适合领兵。但赵充国认为他久与匈奴作战,熟悉情况,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他说“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度。”(自此才有了成语“百闻不如一见”)。最终宣帝同意他继续驻守边关以备匈奴、乌桓等少数民族寇边。

宣帝为解决北方战祸,极力想出兵解决经年战争,疲于应付的尴尬局面,令赵充国统兵出关消灭匈奴残余势力。赵充国总结以往对北方少数民族用兵的经验教训向宣帝上书,提出了不同意见。

赵充国认为:如今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连年不断,大汉周边少数民族蠢蠢欲动,怕后续会接连动乱,恐至无法善后的境地,应该考虑整体,而不应该仅仅盯着北方少数民族。战争年久不决,徭役不息,将士牛马消耗巨大,百姓负担很重,大规模对北方动兵,得不偿失,甚至有动摇国本的风险。他向汉宣帝提出了“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对为何实行屯田进行了充分解释和说明。

一、将士万人,留屯以备羌,开环种地可得粮食,一举两得。

二、屯田驻守,将羌虏等各地分开,弱化其势力。

三、当地百姓可以一起耕作种田,有利于农业生产。

四、骑兵不出战,省下了士兵和军民的日常消耗。

五、到了春天,可以沿着边关巡视,震慑少数民族。

六、农闲之时,伐木修缮邮亭,强化金城守。

七、北方游牧民族因边关防守无法突破,只能在苦寒之地流窜,天气自然灾害疾病等将会大大削弱其实力。

八、让汉朝军队不会堕入长途追击伤亡无数的境地。

九、对内不会损害国家实力,对外让少数民族无机可乘。

十、不惊动黄河以南少数民族,防止生变。

十一、 整治桥梁,使其可通西域,对西域产生震慑。

十二、 军费大幅节省,徭役减止,以备不虞。

一开始,汉宣帝并不同意赵充国的屯田之策,但基于对其的尊重,多次催促其出兵,赵充国多次逆龙鳞,直陈必须实行屯田的利害关系。其手下为了避祸,曾劝他:假如出兵失败,作为将领守住即可,有利无利,和他们(主战派,也包含宣帝)争论什么呢?一旦惹恼了皇帝,派遣绣衣使者(类似明代锦衣卫)来责问你,你都自身难保,还谈论什么安定国家呢?!赵充国说:“吾固以死守之,明主可为忠言!”就不顾一切地上奏了“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宣帝最终采纳其屯田政策。后来的形势发展基本都验证了赵充国的想法,以前反对他的人都逐渐信服。退休之后朝廷每有四夷大议,常与参兵谋,问筹策焉。终年86岁。“充国以功德与霍光等列,画未央宫”。可以看出,皇帝对其何等重视,将其列入功臣图中。汉成帝时,西羌曾经有战事,想起将帅之臣,追思赵充国,就让黄门郎杨雄在赵充国图像前做颂一则。由此可见,赵充国不仅是忠臣,也是良将,殊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