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網友“飄贛”爆料,某出版社的《伊索寓言》被投訴了。

《伊索寓言》都能被投訴?
意料之外,可看看動辄被舉報的新聞,卻也“情理之中”。
吓得小編立即假裝上海市民,登入市民熱線看個究竟。
官方還沒有公布處理結果,網站上多是普通人的生活瑣事。
萬幸,沒有因為一個人的私欲影響更多孩子讀經典的權利。
《伊索寓言》到底哪裡觸怒了這位家長。
帶着童真,小編讀了《蟹和蛇》的故事,大意是“蟹和蛇住在一起,蟹總是真誠和友好地與蛇相處,而蛇卻陰險卑鄙,蟹總想幫助蛇,讓他棄惡從善,真誠正直。蛇卻把蟹的好心勸告當作耳邊風,結果蟹趁蛇睡覺的時候把它弄死了。”
絕對政治正确的我,當然飛身踩一腳,血腥暴力實錘了,不删你删誰?
可作為一個腦子還算靈光的爸爸,小編會跟孩子聊,面對一個陰險卑鄙的人怎麼辦?
蟹何苦跟陰險的蛇做朋友,是不是傻?
除了大義滅親,蟹還有沒有其他的選擇?
蛇被同居夥伴掐死,是以選擇舍友很重要。
掐死蛇的蟹,該坐牢。
……
能聊的東西太多,視孩子的耐心而定。
用小故事誘發思考是寓言的應有之義。
可有家長天天達咩,這個毒草那個毒瘤,瞅啥都覺着惡臭,一腳踹飛千萬别靠近自家的小花。
萬一孩子個性萌發,有了自己的主張,有了跟家長不一樣的思考……總之,孩子不乖,社會背鍋就是了。
是以,考慮到确實有家長習慣“細思恐極”,善做驚訝狀,追求極端安全感,小編必須整一套完美無害綠色經典作品。
《水浒傳》?
不行,阮小七拎刀砍人,“今日割你一雙耳朵,權且留個印記”。
《西遊記》?
不行,百花羞公主的兩個娃,直接沒命。“把兩個孩子拿到寶象國中,往那白玉階前螟下,可憐都掼做個肉餅相似,鮮血迸流,骨骸粉碎。”
《紅樓夢》?
不行,裡面的龍陽、斷袖……孩子看這個早了點。
《三國》?
諸葛亮你站起來,看把司馬懿忽悠的。
掐指一算,确實有點難度。
下個月《天書奇譚》修複版上映,公認的動畫長片大作,國産動畫巅峰作品,富貴能變着花樣盛贊它是人間精品,這個總該沒錯吧?
且看故事,老少鹹宜。
袁公憐憫世人送仙術下凡,培養弟子勇鬥妖邪,教訓貪官污吏,懲治貪嗔僧徒,裡裡外外鋤強扶弱正能量充沛。
再看制作水準,八十年代的動畫長片,集結全國優秀動畫人才,幾年出一部的精品,從配音到場景,豈是水貨能比的。
每一幀都是國畫水準。
but,小編掉進二極管思維回不來了。
你看,如果想投訴,縱然是《天書奇譚》也是全身槽點。
袁公盜取法術造福人間,這不是公然鼓勵偷盜行為嗎?
寺廟僧徒二人貪财好色,侮辱信仰實錘。
狐狸精為什麼要變成美女,尖下巴瓜子臉,媚态畢現,卻成為縣老爺的座上賓,宣揚畸形審美惡臭了。
另一隻瘸腿狐狸化作醜陋書生,侮辱文化人?
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不能說這樣的家長鋪天蓋地,隻能說大有其人。
講真,看多了家長以暴力、血腥、勾心鬥角、渲染人心險惡等等等等名義發起的舉報投訴,小編為那些被投訴被舉報的作品鳴不平,都jio着自己是個邪惡的人。
家長防微杜漸天天風聲鶴唳,義務做着巡視員,見一個滅一個。
而小編我鍵盤亂飛,對着他們口吐芬芳,結果,大機率還是他們見一個滅一個。
是以,是我錯了?我髒了?
以緻小編都覺着自己面目猙獰,抱着一本《伊索寓言》,惡狠狠說:“My precious”。
說來慚愧,當小孩們被塞進無菌溫室的時候,同樣的年紀,小編我可能正在看《力王》。
用十二指腸勒死人的那種。
可我也沒學壞。
真害怕舉報者盯上各大社群平台上了“童年陰影”系列,小時候的經典影視劇都在他們的打擊範圍内。
前幾天,小編看了一段畢贛的采訪,他是《地球最後的夜晚》《路邊野餐》的導演,聊起霹靂貝貝,童年電影留下的印記,至今依舊深刻。
《霹靂貝貝》出自中國兒童電影制片廠,編劇是著名作家張之路。
請記住這個制片廠,還有這個編劇,我們童年的很多陰影就是出自他們之手。
《霹靂貝貝》中,小男孩獲得外星人的超能力,可憑空放電。
貝貝是童年時的意難平,富貴不忿于他放棄超酷的能力。
如果放在今天,定會有家長擔心孩子摸電門要求将它下架。
《瘋狂的兔子》裡外星人試圖通過電腦控制地球,學校還組織過集體觀看。國小生被集體洗腦後,在扭曲的畫面中群魔亂舞的樣子,屬實陰影。
在今天,過于驚悚少兒不宜也會成為它的罪狀。
并非說兒童就可以肆無忌憚接觸任何作品,可30多年前的兒童作品,并沒有将我們煉成廢鐵。如今精神消費品空前豐富,明明能夠彼此選擇各有所好,可偏偏有人選擇看不慣就要消滅之。
貌似正義卻突破邊界,侵犯别人追劇的權利,怎麼看都帶着自私和懶惰。
此刻,雖然富貴吐槽一通,卻添了更多無力感。
你說吐槽有用嗎?
貌似也沒有,畢竟誰在投訴?無人知曉。
你心中不滿想掰扯兩句,也找不到對象。
但我還是想說,無菌環境下的生物,一到外界,就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