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本《伊索寓言》再賞奇

作者:孔夫子舊書網

作者 | 究究謝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态

《伊索寓言》實在是個很好的收藏題材,不僅内容短小精悍意味深長常讀常新,而且有足夠數量的未解之謎可供探究,有足夠悠久的曆史可供品咂,有足夠豐富的版本可供欣賞(光是古往今來的畫家為其創作的插圖,幾乎就能獨立構成一部較完備的書籍插圖史)。是以,即便是已經收集了上百個有代表性的中英文版本,我仍然會不時有新的收獲,也會不時發現自己的眼界實際上有限得很。但願我這方面的小文能吸引更多的書友加入收集和研究《伊索寓言》的行列,互相切磋共同進步。

複旦大學研究吳語區方言文字的盛益民老師某次告知,澳洲國立圖書館收藏了一本美國傳教士郏愛比(A. B. Cabaniss),1856年以上海土音字寫成的伊索寓言——《伊娑婆個比方》,如今全世界已無人能讀懂這種文字,他正在安排學生進行解讀。所謂上海土音字是19世紀50年代初進入上海的美國傳教士高第丕,借鑒漢字古老的反切法,所創造的一種有聲母、韻母兩部分、專用于表達上海方言的拼音文字。他之是以另起爐竈,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樣用漢字拼寫,是因為他們進入上海後首先面對的是向底層百姓的宣教,而底層百姓識字的不多,以漢字書寫方言不利于百姓識認,影響宣教效果;另一方面漢字拼寫方言時也存在着語音、詞義方面的問題,很多方言發音根本找不到對應的漢字;再就是大多數早期來華的新教美國傳教士在進入中國之前沒有受過嚴格的中文訓練,進入中國後首先要面對的就是中文口語及書寫的學習。

古本《伊索寓言》再賞奇
古本《伊索寓言》再賞奇
古本《伊索寓言》再賞奇
古本《伊索寓言》再賞奇
古本《伊索寓言》再賞奇

這本《伊娑婆個比方》收入寓言七十餘則,據封面推斷,應該是以英國商人羅伯聃(Robert Thom)和其老師“蒙昧先生”共同完成的譯本《意拾喻言》為底本。《意拾喻言》1840年刊行時收入82則寓言,為英、漢、粵語拼音之對照本,主要是為外國學生學習中文和粵語而編;1850年代,上海施醫院翻印了此書,删去九則,并删去英語和粵語拼音,書名改作《伊娑菩喻言》。郏愛比用上海土音字翻譯的本子則依上海方言,将書名改為了《伊娑婆個比方》。希望盛老師的團隊能早日破解這個上海土音字本。

古本《伊索寓言》再賞奇
古本《伊索寓言》再賞奇
古本《伊索寓言》再賞奇
古本《伊索寓言》再賞奇
古本《伊索寓言》再賞奇

《伊娑菩喻言》在日本也翻印過兩次,書名分别叫《漢譯伊蘇菩譚》(1876年)和《江譯批評伊蘇菩物語》(1898年)。我在早先的一篇文章中提到過,《伊索寓言》傳入日本的時間甚至還早于中國。日本早在文祿二年(1593年)就最先出版了由耶稣會士翻譯的天草本《伊曾保物語》——《ESOPO NO FABVLAS》(簡稱天草本)。該譯本與同為拉丁字母書寫的《金句集》和《平家物語》裝訂在一冊,現藏于大英博物館,是世界僅有的孤本。該書後由新村出改寫成日文,又稱《文祿舊譯伊曾保物語》。第二種日譯本是慶長元年至元和(1610-1623)年間出版的國字本《伊曾保物語》,該譯本有古活字版本和整版本兩種。有研究者對早期日譯本進行比對研究後認為,利瑪窦、龐迪我和金尼閣等人在大陸明末譯介伊索寓言時,極有可能也是以史坦豪本體系的拉丁語版《伊索寓言》為底本的。

古本《伊索寓言》再賞奇
古本《伊索寓言》再賞奇
古本《伊索寓言》再賞奇
古本《伊索寓言》再賞奇
古本《伊索寓言》再賞奇

我在搜尋《伊娑菩喻言》時,很幸運地找到一本《伊蘇普寓言·今古奇觀·搜奇新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6月)。該書被收入“早期北京話珍本典籍校釋與研究”叢書中的日文卷,其中的《伊蘇普寓言》是日本人中田敬義明治十一年(1878年)根據日語版本翻譯的《北京官話伊蘇普喻言》,這也是伊索寓言的第一個北京官話譯本。中田敬義(1858-1943),日本加賀藩(今石川縣)金澤人。1871年進入外務省開設的漢語學所學習,後轉入東京外國語學校。1876年被選拔到日本駐北京公使館學習北京官話,1881年在外務省公信局任翻譯。曾參與琉球問題談判、北韓“壬午事變”斡旋、下關和談等中日重要外交事務。

古本《伊索寓言》再賞奇
古本《伊索寓言》再賞奇
古本《伊索寓言》再賞奇

中田敬義翻譯《伊索寓言》的初衷與羅伯聃譯《意拾喻言》類似,是為了友善日本人學習道地的北京官話。是以他在文中有意識地将各種事物與中國文化結合并突出北京官話特色,比如引用孔子語錄,大量使用兒化詞和口語詞,并為每則寓言冠以四字标題。中田敬義為了讓譯文的京味更純粹,還特地聘期滿族耶稣教牧師英紹古及其次子龔恩祿進行過仔細的修改潤色,可見其态度之嚴謹。這裡就直接抄錄兩則以為例證吧:

《蟹子難母》有一個母螃蟹對小螃蟹說:“你這孩子,為甚麼橫走?”小螃蟹說:“娘啊,您給我瞧一瞧您的走法,我就學您直走的法子啊。” 與其訓示,先給榜樣看,豈不聽說“己不正,不能正人”的話麼?

《蚊止牛角》有一個在牛腦袋周圍的轉着飛的蚊子,落在牛犄角上,對牛說:“牛爺,借個光,倘若我的身子重,累你,我就飛開,請隻管說。”牛說:“沒甚麼,縱然你落着,也累不着我腦袋,要飛要落都随你的便兒。我告訴你實話罷,我并不知道你在那兒呢。”心地小,所想的也小。

中田敬義在《北京官話伊蘇普喻言》漢語例言中提到:“是書悉循我日本人所譯者而譯。”而他采用的底本就是《通俗伊蘇普喻言》,由東京外國語學校校長渡部溫根據自己在沼津軍校的英語教材Thomas James: Aesop's Fables翻譯為日語,于1875年11月出版。中田敬義的《北京官話伊蘇普喻言》譯成後,在1879年也是渡部溫發行的。碰巧的是,我在購得《伊蘇普寓言·今古奇觀·搜奇新編》前不久,剛好買下了一本John Murray出版公司1848年出版的Aesop's Fables : A New Version Chiefly from Orignianl Sources,正是Thomas James英譯本的初版,而且由著名插圖大師約翰·坦尼爾爵士(John Tenniel) 配了100幀精美鋼版畫插圖——此人為《愛麗絲漫遊仙境》和《愛麗絲鏡中奇遇記》繪制的插圖已成了幾乎不可超越的經典。該書為全上等摩洛哥羊皮精裝,三面刷金,曆經一百五十年滄桑漂洋過海仍保持着不錯的品相,實在令人敬畏和珍重。扉頁還留有一個1889年的簽名。此書算是我難得的一次“大手筆”。

古本《伊索寓言》再賞奇
古本《伊索寓言》再賞奇
古本《伊索寓言》再賞奇
古本《伊索寓言》再賞奇
古本《伊索寓言》再賞奇
古本《伊索寓言》再賞奇
古本《伊索寓言》再賞奇

(此處已添加小程式,請到今日頭條用戶端檢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