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視障群體的愛與痛,盲人《推拿》店的愛與痛

作者:未來電影局
視障群體的愛與痛,盲人《推拿》店的愛與痛

從畢飛宇的《推拿》到婁烨的《推拿》,書籍和電影實作了兩種層面的完成,那些鮮活在文字裡的盲人群體,在熒幕上又一次給了觀衆震撼與感動。

視障群體的愛與痛,盲人《推拿》店的愛與痛
視障群體的愛與痛,盲人《推拿》店的愛與痛

困在視覺障礙裡的他們

大約十年前很火的“盲人推拿”,大約是普通人離殘障人士的生活距離最近的時候,除了做護理工作或是特殊教育工作者,我們大概很難知道,這樣一群人過着怎樣的日子。

盲人,或者說視障者,他們成為提供推拿服務的勞動者,在與外界交換消費和勞動力之外的命運和生活,被《推拿》撕開一角。

視障群體的愛與痛,盲人《推拿》店的愛與痛

除了眼睛,他們從外表上看與大部分人沒什麼差別,有胖胖的、高瘦的,也有英俊的和過分美麗的,但是這樣的外表對于視障者來說并不那麼重要,因為看不見、摸不着,他們完全無法掌握審美的變化,也僅能從外界的評價中獲知一些關于自己樣貌的消息。

梅婷飾演的女孩都紅,是被這種外界審美困擾的,來做按摩的客人總是贊歎于她的美貌,繼而表達惋惜。這種惋惜刺痛了作為盲人的都紅,她的自尊讓她不想要被人惋惜,或者說不想從他人那裡聽到“如果她不是盲人的話”可以擁有的無限可能性的美好人生。

視障群體的愛與痛,盲人《推拿》店的愛與痛

電影在制作上也充分體會了對視障群體的了解,在開頭出生硬的、像是報幕一樣的旁白,多次出現的畫外音叙述,讓觀衆被常常提醒——聲音對于常人而言是觀影的輔助,對于視障者來說則是電影的全部。

那些觸碰不到的色彩和畫面,凝聚于聲音和對白,給視障者留存電影藝術的美好,而在黑暗中摸索出的拍攝技巧,讓觀衆從直覺體驗層面感受到“突兀”的鏡頭走位,則是試圖留出的共情空間。

視障群體的愛與痛,盲人《推拿》店的愛與痛

電影也讓盲人演員們貢獻出了非常出色的表現。飾演小孔的張磊,她作為一個年輕的盲人女孩,是盲人推拿行業的真實從業者,也是真正優秀的演員。在熒屏中的她略顯笨拙但是情感豐沛的表現,一舉一動中都有爆發的表達欲;

飾演張一光的穆懷鵬是優秀的快闆藝術家,吹拉彈唱什麼都會一點,給按摩中心帶來很多歡樂,也讓觀衆從他的表演中感受到盲人藝術家對生活的熱愛。還有作為配角的很多人,與專業演員的搭戲沒有讓他們感到生疏、僵硬,反而能讓情節更加具有真實的體驗性,讓推拿店的場景都具體而連貫,也讓盲人之間互相扶持的、幫助着彼此又各自懷有隐秘情感的生活狀态得到诠釋。

視障群體的愛與痛,盲人《推拿》店的愛與痛
視障群體的愛與痛,盲人《推拿》店的愛與痛

紅燒肉和愛情

電影裡有很經典,甚至有點好笑的比喻,兩人濃情蜜意之時,王大夫誇贊自己的未婚妻“比紅燒肉還要好看”。

一個簡單、直白、聽起來很不太合适放在一起比較的人和食物被硬生生拉扯在一起,從其他人口裡說出來是愚蠢敷衍,但從王大夫口中表達出來卻隻剩下憨厚和真實,正如前文所言,對于盲人來說,“好看”的概念如此虛幻,以至于有時候會成為一種侮辱。

視障群體的愛與痛,盲人《推拿》店的愛與痛

對于他們而言,紅燒肉的好是可以直接體會到的,味覺上的享受被聯系到視覺上,“紅燒肉”成為沒什麼文化的王大夫生命中美好的、能帶給他極大幸福感的事物,而他那麼愛的小孔,隻有形容她為比紅燒肉還好看才足夠表達自己的喜歡吧。

這種對愛情的叙事是接地氣的,很多時候,那些文藝的句子和複雜的表達反而會消解情緒的真摯,而用最貼合生活的,離自己生活最近的語句才是放在生活百态中最合理的狀态。如果王大夫此時說出諸如“今晚月色真美”這樣的隐晦示愛,反而會讓劇本顯得拙劣無力了。

視障群體的愛與痛,盲人《推拿》店的愛與痛

而對于隐秘地迷戀着小孔的小馬而言,愛情更多地像是一個“虛無的概念”,看不見也摸不着,隻有迷茫地名稱,比如他喊“嫂子”時的悸動和留戀。“嫂子”是小孔,但小孔是王大夫的未婚妻,是小馬永遠無法獲得的愛情,所有遺憾和無法傳遞的喜歡都凝聚在“嫂子”的稱呼之中。

直到最後,小馬都是沉默的、不善言辭的,他從青年時期的自殺企圖開始,就展現出一股倔強的特質,與小孔的相處也保持着擰巴和無法溝通的痛苦感,隻有“嫂子”的單方面對白,很難不讓人聯想到自己曾經經曆過的某段隐秘暗戀。

視障群體的愛與痛,盲人《推拿》店的愛與痛

都紅有一段很精彩的台詞:“車和車相撞叫車禍,人和人相撞叫愛情。可現實是,車和車總是相讓,人和人總是錯過。”在走廊外,聽見這段話的沙複明故意碰響了風鈴。

一段不言之中的單戀故事隐藏在細節和遺憾之中,那些關于“美”的糾結和表述,讓他們很難看清,自己究竟是為什麼喜歡上彼此,甚至不能确認這種感情是喜歡,這種扭曲的掙紮是愛情。

視障群體的愛與痛,盲人《推拿》店的愛與痛

《推拿》裡的盲人似乎很怕承認自己墜入愛河,更多時候,他們羨慕别人的愛情,卻不斷為自己的生命感到迷茫,不知道該如何正視情感的需求,怕被光明抛棄之後又被愛情抛棄,是以更多時候,他們簡單活着、壓抑情感。

視障群體的愛與痛,盲人《推拿》店的愛與痛
視障群體的愛與痛,盲人《推拿》店的愛與痛

最終消失在茫茫人海裡

盡管在電影的中間有過自殺、切腹、斷指、複明等種種激烈的、張揚的場景和劇情,但是在最後,關于推拿店的一切都歸于平淡,沒有後續的故事,也沒有群像的美好結尾,隻有歸于茫茫人海中的簡單純粹,讓觀衆有一點氣氛壓抑着沒有能夠釋放出來的憋悶。

但生活如此,所有的故事都會歸于平淡,作為盲人的他們,不存在于“沙宗琦盲人推拿店”這個小小的環境之中,隻是社會底層的、不被重視的芸芸衆生而已,甚至可以說是衆生中過得有點可憐的人們,在電影中所展現出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看起來波瀾壯闊,讓人拍案的震撼感,放在生活和整個世界的範圍之内頃刻間化為塵埃。

視障群體的愛與痛,盲人《推拿》店的愛與痛

沙複明的詩意、小馬的倔強、小孔的糾結、都紅的自尊,他們的特質是獨特的,在電影中是美好的意象,放在生活中卻僅僅是不重要的性格而已,出了小小的盲人推拿店,還會有人關注他們的内心嗎?

還會有人試圖去了解他們,去體察他們的人性美好嗎?連問題都是冷冰冰的,是以最後,沒有人可以給出“推拿店沒了,他們去哪裡了”這樣的答案。是以電影的最後的旋律是悲傷的,頗有人走茶涼的無奈感。

視障群體的愛與痛,盲人《推拿》店的愛與痛

視障群體的生活像是流淌在大海中的純淨水,被同化、被遺忘、沒有人會主動提起,但确确實實的,他們與常人不一樣。但這并不代表着他們就不能像常人一樣感受到生活中的那些重要的瞬間,就不能體察“美”。

《推拿》試了一次又一次,終于在這種異同中找到了較為平衡的中間點,讓盲人試圖生存的樣子得到展現,不需要可憐也不需要惋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