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代民間個人和家族刻帖

  清代民間刻帖的風氣也很盛行。清代早期的民間刻帖大都是集曆代名人書法的叢帖。如卞永譽的《式古堂法帖》、陳春永的《秀餐軒帖》,雖從明末開始刊刻,但都是到了清代才完成。《職思堂法帖》、《翰香館法帖》、《秋碧堂帖》,都是康熙間刻成的法帖。卞永譽、梁清标都是清初著名收藏家,他們所刻的法帖,鑒别之精、刻工之優良,在當時法帖中是第一流的。清代初期集刻個人書法的法帖,以集王铎書法的《拟山園法帖》和集傅山書法的《太原段帖》最為著名。家族刻帖以無錫秦氏《寄暢園法帖》和《禦賜三希堂法帖撫本》最為著名。

  清代中期和後期刻帖之風更為盛行。曲阜孔繼涑刻有《玉虹樓帖》、《玉虹鑒真帖》、《玉虹鑒真續帖》、《谷園摹古法帖》、《國朝名人法帖》等。其子孔廣廉亦嗜刻帖,荟萃孔氏所刻各帖,有101卷,名為《孔氏百一帖》。嘉慶間金匮(今江蘇省無錫市)錢泳以工書著名,亦嗜刻帖,一生刻帖數十部,還摹刻了大量的碑碣、墓志等。據《履園叢話》記載有《經訓堂帖》、《诒晉齋法帖》、《清愛堂帖》、《惟清齋帖》、《寫經堂帖》、《秦郵帖》、《問經堂帖》、《吳興帖》等20餘部。南海(今廣東省佛山市)葉夢龍刻有《友石齋帖》、《風滿樓帖》等。金石學家吳榮光刻有《筠清館帖》、《嶽麓書院法帖》等。歙縣(今安徽省歙縣)鮑漱芳有《安素軒帖》,葉應陽有《耕霞溪館法帖》。這些都是當時比較著名的法帖。道光以後潘仕成刻有《海山仙館帖》,潘正炜刻有《聽雨樓集帖》,伍葆恒刻有《南雪齋藏真帖》。光緒(1875~1908)間孔廣陶刻有《嶽雪樓鑒真法帖》、陸心源刻有《穰梨館曆代名人法書》、楊守敬刻有《鄰蘇園法帖》等。清代刻帖之風極為盛行,種類和數量之多都超過前代,以上都是其中比較著名和流行的法帖。馬笙谷刻秦瀛舊藏和梁同書舊藏的明清名人信劄,《明人尺牍國朝尺牍》十卷,嘉慶20年刻成,為藝林佳話。

清代民間個人和家族刻帖
清代民間個人和家族刻帖
清代民間個人和家族刻帖

繼續閱讀